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肿瘤科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护理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6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其余6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常规组采用常规管理方式,实验组针对我院肿瘤科护理风险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统计并对比两组在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等方面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等方面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多项数据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科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预防护理缺陷的发生,改善医患、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AO微型接骨板在牙种植同期骨诱导成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无种植禁忌症,唇侧骨板缺损多的前牙15例,同期在唇侧安置AO微型接骨板,植入人工骨粉,覆盖生物膜,完成种植体植入术。6个月后行二期手术,取出接骨板,常规修复。结果:15例患者中有1例3个半月出现钛板暴露,将其取出后不影响骨缺损区骨再生,本组所有患者牙槽嵴成骨明显,唇侧骨达到满意形态,修复后的牙龈质地、色泽良好。结论:AO微型接骨板起帐篷支架作用,结合生物膜有效的维持膜下骨空间,降低单独使用钛膜和生物膜导致的组织瓣裂开和感染风险以及再生骨量不足的风险,可达到理想的引导骨再生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3.
江涛  张华萍 《肝脏》2010,15(3):234-235
本文回顾性分析近几年来本院256例应用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载量水平变化及HBeAg的血清转换率,探索早期判断该药疗效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4.
开胃进食汤治疗胃窦炎的体会长治市人民医院(046000)魏文义张华萍关键词胃窦炎开胃进食汤中医药疗法胃窦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病程缠绵,易复发,属于中医的胃痛、痞满等病证范畴。其病因正如《素问》所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肋,膈咽不通...  相似文献   
5.
唇腭裂是一种先天性的唇部畸形,发生于刚出生的婴儿身上,病症严重,手术治疗起来也比较困难,给人影响非常之大.唇腭裂手术最常见问题是不对称,口或鼻的一侧与对侧不一致.唇腭裂手术的目的是闭合缺损,有的需做第二次手术,这样儿童就可以正常喂食和讲话.唇腭裂和所有的手术一样,也有风险和特殊的并发症,需引起注意.唇腭裂最好从小抓起,越早手术,恢复的情况越理想,毕竟在传统审美观的趋势下,唇腭裂容易使患者产生一种自卑心理.此外,唇腭裂也会造成一生的语言障碍,以及外貌上的影响.所以唇腭裂手术是一个十分越的选择.因此唇腭裂病人手术前后的护理,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起着重的作用.唇裂是颌面部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除常与腭裂并发症外,其中少数病人还有身体其他部分的畸形.唇裂可造成唇部外形缺陷和吸吮,咀嚼,吞咽,语言,表情等功能障碍.腭裂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可单独发生,也可与唇裂同时伴发.腭裂不仅有软组织畸形.腭裂病人的吸吮,进食,语言等生理功能障碍及面容比唇裂更为严重,对病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均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口腔科是医院交叉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消毒室是口腔科器械回收发放的重要部位,也是口腔科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口腔科器械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污染比较严重,消毒室护士承担着回收清洗消毒灭菌工作.污染的器械对护士的健康构成潜在的威胁,消毒灭菌不彻底直接造成院内感染和疾病传播.为了杜绝院内感染和职业感染的危险因素,我们强化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管理防护措施,最大限度控制院内感染发生,把院内感染控制在零,确保了医疗质量和职业安全工作顺利进行.现对危险因素和防护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桂参止痛合剂治疗中重度晚期癌症疼痛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桂参止痛合剂(康赛德)对晚期癌症伴中重度疼痛患者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69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6例)应用桂参止痛合剂50~150ml,每8小时1次,对照组(33例)路盖克片1~2片,每6小时1次。两组均连用7天。评价指标为疼痛强度,疼痛缓解率,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桂参止痛合剂总的疼痛缓解率为80.6%,对中、重度疼痛的缓解率分别为92.6%、55.6%。与对照组相比,止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但生活质量改善明显为优,不良反应低,患者接受程度好。结论:桂参止痛合剂是治疗中度癌痛较好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细节护理在肿瘤护理管理中所产生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7年1月在我院肿瘤科接受护理治疗的患者1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2015年2月—2016年1月的6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其余患者分为实验组。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细节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以及心理状态与护理依从性。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差错、护理缺陷、护理投诉等方面的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多项数据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常规组患者,同时实验组患者的依从率评分优于常规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肿瘤护理管理中所产生的影响突出,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品管圈活动降低无创通气患儿鼻中隔皮肤损伤发生的效果观察。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立"降低无创通气患儿鼻中隔皮肤损伤发生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原因,针对原因设定目标,制订相应对策,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经过品管圈活动5个月的良性干预,无创通气患儿鼻中隔皮肤损伤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鼻中隔皮损由开展品管圈前的37.50%降低到12.5%,进步率达66.6%,护士工作成就感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 四川省南桐矿区卫生局与南桐矿区保险公司办事处,在南桐矿区联合开展了母婴安康保险业务。保险条款规定,凡在南桐矿区区级医院、保健单位分娩的产妇,自愿交10元钱的保险费,产妇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