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口腔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以目前食品加工业中广泛使用的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为研究对象,通过与蔗糖、葡萄糖和果糖的比较,研究高果糖玉米糖浆对变形链球菌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将变形链球菌uA159分别接种于0.25%、0.5%、1%、3%、5%五组不同浓度TSB糖培养基培养18h后,用磷酸盐缓冲液洗脱2次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540nm检测各试管中的A值,计算粘附比,行方差分析,比较粘附力。结果:4种饮食糖培养基的粘附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HFCS组的变形链球菌粘附比显著低于蔗糖组,与葡萄糖和果糖组之间无显著差异;5组浓度糖培养基的变形链球菌粘附比之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FCS对变形链球菌粘附力的促进弱于蔗糖,与葡萄糖和果糖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对高果糖玉米糖浆(high-fructose corn syrup,HFCS)和蔗糖经变异链球菌(S.mutans)代谢后主要酸性产物的定量分析,比较两者的致龋性.方法:S.mutans UA159分别接种与含10 g/L HF-CS、含10 g/L蔗糖的两种TSB培养基中,37℃、900 mL/L N2、100 mL/L CO2条件下进行培养.分别于培养后1、4、8、24、48 h各时间点,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两种培养基中乳酸、甲酸、乙酸和琥珀酸的量.结果:S.mutans在两种糖培养基中产生的乳酸最多(与其他各酸相比P <0.05);而其他各酸的产量基本一致(P>0.05);两种培养基中的有机酸产生量在各时间点略有差异,但总趋势相同,即两种糖培养基中各有机酸的产量均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P<0.05).结论:高果糖玉米糖浆和蔗糖经S.mutans代谢后均能产生大量高致龋性的乳酸,说明两者都有较强的致龋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蒽酮法,分别测定和比较变形链球菌代谢高果糖玉米糖浆(high-fructose cornsyrup,HFCS)和蔗糖所合成的细胞外多糖的含量,研究变形链球菌利用高果糖玉米糖浆合成细胞外多糖的能力。方法 配制质量浓度为0.25%、0.5%、1%、3%和5%的高果糖玉米糖和蔗糖培养基,将变形链球菌UA159接种其中,37℃微需氧培养24h后,用蒽酮法测定各培养基中所合成的细胞外水溶性和水不溶性多糖的含量。结果 除0.25%组和0.5%组中HFCS和蔗糖培养基中所合成的胞外水溶性多糖没有差异(P > 0.05)外,其它各组两培养基中所合成的胞外水溶性多糖均有差异,且蔗糖明显高于HFCS(P < 0.05)。5组浓度的HFCS组和蔗糖培养基中所合成的胞外水不溶性多糖均存在差异且蔗糖组明显高于HFCS(P < 0.05)。结论 在本实验设定的糖浓度范围内,变形链球菌利用高果糖玉米糖浆合成细胞外多糖的能力尤其是合成细胞外水不溶性多糖的能力较蔗糖弱。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测量变异链菌代谢高果糖玉米糖浆(high-fructose corn syrup,HFCS)和蔗糖后△pH值的变化,比较两种糖对变异链球菌产酸能力的影响。方法:配制质量浓度为0.25%、0.5%、1%、3%和5%的高果糖玉米糖浆和蔗糖培养基,将变异链球菌UA159于上述各培养基37℃微需氧培养,分别于培养1、4、8、24、48 h各个时间点,用酸度计测量培养前后的pH值,计算ΔpH值,代表变异链球菌的产酸能力。结果:在本研究设定的糖浓度范围和培养时间段内,高果糖玉米糖浆(HFCS)和蔗糖培养基中的ΔpH值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在培养4~8 h内,HFCS培养基内pH值下降速度快于蔗糖培养基。在培养4、8、24 h时,5种浓度的HFCS培养基中ΔpH值均明显大于蔗糖培养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培养1 h和48 h时,两种糖培养基中ΔpH值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培养4~8 h内,HFCS利于变异链球菌代谢产酸,而在24~48 h内,蔗糖则显示出较强的持续产酸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本研究旨在评估复合树脂充填术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对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知识获取、技能发展和整体学习体验的影响。方法 2019级口腔医学专业41名本科生在进入实习前分为两组进行临床前培训:试验组使用复合树脂充填术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对照组观看复合树脂充填术操作视频。对比两组学生临床实习时首次复合树脂充填操作的考核情况和教学反馈。采用SPSS 20.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 试验组学生在反复使用复合树脂充填术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训练后能掌握该复合树脂充填术的操作要点,均获得较高的分数(平均达91.77分),平均用时10.39 min。在实习阶段,试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器械选择(85.71% vs.40.00%)、粘接剂涂布(76.19% vs.45.00%)和分层充填(100.00% vs.75.00%)操作正确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学生一致认可该虚拟仿真系统的使用价值,并表示愿意在实习前使用该系统进行岗前练习,19名学生(90.48%)对此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学习体验表示满意。结论 复合树脂充填术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可以使学生在临床实习前提升对复合树脂充填术的理解和熟练度,有助于更好地过渡至实习阶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