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将162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5例,用bFGF治疗;对照组77例,用0.2%洗必泰溶液治疗。结果示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47.1%和90.6%,对照组分别为15.6%和6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bFGF对轻型口腔溃疡和疱疹样口腔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采用三段片段弓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深覆患者后上颌中切牙、上颌第一磨牙的控制情况.方法:选择12~14岁安氏Ⅱ类1分类高角深覆患者20例,采用三段片段弓,在4个上切牙段阻力中心远中侧2 mm处施加50 g压低力及约20 g后退力,腭杆加强支抗.治疗前及治疗6月后摄X线定位侧位片,并测量和统计.结果:上颌第一磨牙近中移动和垂直伸长量分别为0.60 mm±0.35 mm和0.80 mm±0.52 mm;上颌第一磨牙轴倾角无变化;上中切牙水平后移量及垂直压低量分别为-.20 mm±2.12 mm和3.10 mm±0.54 mm;上中切牙阻力中心后移量及压低量分别为-4.12 mm±1.96 mm和3.20 mm±0.66 mm;上中切牙与腭平面夹角由123.21°±4.26°降低成116.00°±3.96°.结论:三段片段弓技术在同时压低和后退上切牙时,可有效控制后牙支抗,是一种有效的矫治伴有切牙唇倾深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混合牙列期矫治的Ⅱ类错He,在下颌切牙明显前移后是否会继发牙龈退缩。方法:将67名Ⅱ类错He病人治疗前后的X线头颅侧位片的下颌部位叠加,发现其中45例病人的釉牙骨质界最小前移量为1mm,切缘最小前移量为2mm。对照组为同期30例Ⅱ类错He病人,但经过治疗后釉牙骨质界未前移,下颌切牙缘最大前移量为1mm。分别在治疗后7.83年和9.38年随访其中明显前移组病人30例,未前移对照组病人21例。通过X线头颅侧位片、研究模型,并结合临床检查分析下切牙牙周组织状态。结果:在下切牙牙龈退缩程度、附着龈宽度、嵴上连接组织附着高度、牙周袋深度、牙龈出血指数、可视菌斑指数等方面均无组间差异。从治疗前到治疗后,从治疗后到随访复查的两个时段内发生牙龈退缩的下切牙数目、下切牙临床冠高度的增加量也未见组间差异。结论:伴有牙槽后缩的青春期病人,在治疗时可使下切牙明显前移而不加大牙龈退缩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孙衍龙  田蕊  席茹 《口腔医学》2008,28(1):52-53
目的观察Carisolv(伢典)凝胶去腐技术治疗乳牙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98例127颗中、深龋患牙作研究。Carisolv组:应用Carisolv(伢典)凝胶化学—机械去腐技术。对照组:常规牙钻去腐、制备洞型。结果治疗过程中无疼痛率、患儿合作率,Carisolv组优于对照组(P<0.01)。Carisolv组充填3个月及1年后充填成功率及继发龋发生率分别为97.06%、85.24%、9.84%。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arisolv(伢典)凝胶去腐技术治疗乳牙龋病减少了牙钻和麻醉的使用,减轻了患儿的疼痛和不适感,提高了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采用三段片断弓技术对 2 0例成人安氏 1类高角深覆牙合进行矫治 ,常规腭杆口外弓加强支抗 ,压低前牙前及压低半年后摄定位侧位片。结果显示 ,上颌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的夹角没有改变 ;上中切牙切缘至腭平面距离明显减小 ;上颌第一磨牙阻力中心至腭平面距离无显著性差异 ;上颌第一磨牙阻力中心至翼上颌裂点与腭平面垂线的距离略增大。提示该技术在整体压低上中切牙的同时 ,可有效地保护后牙支抗 ,是一种高效矫治深覆牙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口腔正畸与面部美容学诱导发育张君王旭霞郭泾席茹口腔正畸以口腔颜面部解剖生理为基础,通过研究“颅面和口腔的生长发育”,利用现代先进的诊断、分析设备,通过错牙合畸形的早期矫治中断牙合、颌、面的异常发育方向,并以美学理论为指导诱导面部向健康容貌美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骨性Ⅱ类与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第二恒磨牙的萌出位置和钙化时间上的差异.方法 对平均年龄为11.2岁的220例患者的治疗前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其中19%为骨性Ⅰ类错(牙合)畸形,32%为上颌骨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49%为下颌骨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结果 各错(牙合)畸形组中第二恒磨牙钙化阶段的分布相近,骨性错(牙合)畸形类型与第二恒磨牙的发育阶段没有明显相关性.在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组最大年龄组(12岁以上),上颌第二恒磨牙的萌出位置更偏牙合向.结论 上颌骨骨性Ⅱ类错(牙合)畸形中,上颌第二恒磨牙萌出较早,但钙化时间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