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6篇
药学   1篇
  2024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渐进性咬合紊乱对幼年和成年雌性大鼠髁突软骨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1,2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渐进性咬合紊乱模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髁突软骨中VEGFRs的表达情况,通过计算阳性细胞数的方法,分析大鼠髁突软骨适应性改建过程中VEGFRs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VEGFR-1,VEGFR-2在大鼠髁突软骨中的分布趋势基本相同,均主要分布在大鼠髁突软骨的肥大层和过渡层,在增殖层少量表达,在纤维层未见到其阳性细胞表达;正常雌性大鼠髁突软骨从7~11周龄VEGFRs表达逐渐增强,11周龄后降低,并保持在一个稳定水平;幼年及成年实验2周组、幼年实验8周组、成年实验6周组VEGFRs阳性细胞数与其同龄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幼年实验4周组及6周组,成年实验4周组VEGFRs阳性细胞数分别明显低于其同龄对照组(P〈0.05),而成年实验8周组则明显高于其同龄对照组(P〈0.05)。结论:VEGFRs参与了大鼠渐进性咬合紊乱所致髁突软骨的改建活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弧氧化技术用于超细晶纯钛表面处理的可行性。方法:通过微弧氧化方法在超细晶纯钛和普通纯钛(对照组)表面制备氧化涂层,然后测定各组材料表面氧化涂层的组成、厚度、粗糙度,并分析其表面形貌和涂层的结合强度。结果:通过微弧氧化在超细晶纯钛和普通纯钛表面形成的氧化涂层主要由O、Ti、P、Si、C组成,两组的各元素比例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涂层的表面形貌均为疏松多孔结构,超细晶纯钛组的涂层厚度为(7.833±0.771)μm,普通纯钛组(4.775±0.558)μm(P<0.05);超细晶纯钛实验组和普通纯钛对照组粗糙度值分别为(1.391±0.143)μm和(1.346±0.091)μm(P>0.05),涂层的结合强度分别为(23.900±1.267)N和(23.867±1.134)N(P>0.05)。结论:超细晶纯钛经微弧氧化处理后可在其表面形成疏松而多孔的氧化涂层;涂层表面的元素组成未发生改变,结合强度能满足临床中种植体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骨关节病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和生活影响较大的疾病,其病因和病理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骨关节病患者软骨下骨的改变备受重视.下面就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软骨下骨改变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的关系,软骨下骨改变病理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海奥口腔修复膜修复及Geistlich Bio-Gide胶原膜修复在即刻种植牙膜引导骨再生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本院行即刻种植牙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9)及B组(n=39)。给予A组患者海奥口腔修复膜修复,B组则采用Geistlich Bio-Gide胶原膜修复。比较两组植骨情况、术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种植修复效果,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植骨厚度、植骨高度、成骨厚度、成骨高度、水平骨成长效果及垂直骨生成效果均高于A组(P<0.05)。术后3个月B组患者VA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种植成功率高于A组,且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与海奥口腔修复膜比较,Geistlich Bio-Gide胶原膜修复能改善即刻种植牙膜引导骨再生治疗患者植骨情况与种植修复效果,且有助于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不同激活剂催化后新型长链硅烷溶液对瓷和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3种不同类型激活剂催化不同浓度长链硅烷溶液后处理瓷表面,流动树脂粘接瓷试件。电镜观察表面形态并测量其粘接强度。结果:双组份长链硅烷溶液粘接强度明显高于单组份长链硅烷溶液,其中乙酸激活剂组粘接强度最高,月桂酸组最低。6%长链硅烷溶液与激活剂混合后粘接强度最高。电镜显示乙酸组在被粘体表面形成了大量、厚度均一的偶联剂覆盖区,月桂酸组被粘体表面形成了大量的串珠样自聚体。结论:乙酸宜作为长链硅烷分子的激活剂;6%的长链硅烷分子与乙酸混合后粘接强度最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联合引导性骨再生(GBR)修复前牙区囊肿刮治根尖术后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西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80例前牙区囊肿刮治根尖术后组织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 年龄(46.91±8.02)岁, 接受GBR治疗;观察组男19例、女21例, 年龄(46.58±7.94)岁, 接受CGF联合GBR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龈退缩量(GR)及术后3个月的美学修复效果[红色美学标准(PES)及白色美学标准(WES)]、修复效果满意度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术前, 两组患者PD、CAL及GR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 观察组PD、CAL均低于对照组[(4.51±1.06)mm比(5.33±1.01)mm、(5.08±1.13)mm比(6.84±1.42)mm], GR高于对照组[(2.97±0.80)mm比(2.49±0.87)mm], 差异均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喷砂酸蚀对超细晶纯钛表面MC3T3-E1细胞粘附与增殖的影响。方法:将超细晶纯钛棒和纯钛棒切割为直径6 mm,厚度3 mm钛片试件,试验组为喷砂酸蚀超细晶纯钛组,对照组分别为未处理的超细晶纯钛组和喷砂酸蚀纯钛组。在对其表面形貌特征和亲水性进行检测后,在试件表面接种MC3T3-E1细胞,观察细胞的初期粘附情况,测定细胞密度,存活和生长状态。结果:喷砂酸蚀超细晶纯钛后,其表面形成大量微小的弹坑状凹陷,且表面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接种细胞后,喷砂酸蚀超细晶纯钛初期粘附优于对照组;细胞密度在培养中后期优于对照组;而细胞活性在培养中期优于两对照组,培养后期3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喷砂酸蚀超细晶纯钛的表面性能得到改善,能诱导MC3T3-E1细胞在其表面粘附和增殖,可作为纯钛种植体种植体的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