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与胶原膜靶向结合后在兔颅骨引导骨再生(GBR)模型中的成骨效应。方法    将20只普通级雌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周组和6周组,每组10只。所有大白兔均制备颅骨GBR模型,在颅顶骨植入4个钛筒,分别盖rhBMP-2/CBD胶原膜(rhBMP-2/CBD胶原膜组)、rhBMP-2胶原膜(rhBMP-2胶原膜组)、胶原膜(胶原膜组)和不盖膜(空白组)。分别在2周和6周时处死各对应组的大白兔,取样制作硬组织切片和石蜡切片,染色后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2周时可见胶原膜阻挡了纤维组织的长入,4组钛筒上层均无新骨生成,其中rhBMP-2/CBD胶原膜组钛筒顶端毛细血管增生量明显较其余3组多。6周时可见rhBMP-2/CBD胶原膜组钛筒上层大量新骨生成,与来源于颅骨骨面的新骨界限明显,而其余3组钛筒顶端未见新骨生成。结论    rhBMP-2与胶原膜靶向结合可形成具有骨诱导性的胶原膜,缓释rhBMP-2使胶原膜下方大量新骨生成,表层成骨可阻止纤维组织的长入和防止植骨床的塌陷,使成骨速度加倍。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对脱矿牙本质小管的表面矿化作用及对模拟污水中铅离子的吸附作用。方法 选择牙冠完好无损、新鲜拔除的前磨牙和磨牙制作离体牙本质片各30个,使用10%的枸橼酸酸蚀处理牙本质片2 min,建立小管开放的牙本质敏感模型。脱矿牙本质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10片/组。空白对照组:蒸馏水刷洗;HA组:0.2 g HA刷洗;n HA组:0.2 g n HA 刷洗。每天早晚分别用蒸馏水、0.2 g HA 和 0.2 g nHA刷洗牙本质片表面2 min,连续7 d,表面处理后扫描电镜(SEM)观察牙本质片表面情况,能谱仪(EDS)分析钙、磷原子百分比并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配制系列浓度的HA悬液和nHA悬液,分别取1 mL与50 mL初始浓度为1 mg/L的铅离子溶液反应24 h,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测定上清液中铅离子浓度,计算铅离子吸附率及吸附能力。结果 扫描电镜下空白对照组的牙本质片表面光滑,牙本质小管空虚。HA组的牙本质片表面为块状颗粒物覆盖,附着疏通,管径缩小。nHA组的表面堵塞物细腻、均质,附着紧密,牙本质小管管径明显缩小。经HA刷洗后可显著增加牙本质片表面钙、磷原子百分比,增加量为:nHA组>HA组>空白对照组(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本实验的浓度范围内,HA对铅离子的吸附随浓度升高而下降,最高附率达83.01%,nHA对铅离子的吸附率随着浓度升高先升高后达吸附平衡,吸附率高达98.79%。并发现HA对铅离子的吸附能力倍数与其浓度倍数呈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nHA较普通HA具有更好的脱矿牙本质表面矿化能力和铅离子吸附能力。  相似文献   
3.
宁晖丽  陈玫  刘成霞  赵建江 《重庆医学》2016,(31):4393-4395
目的 探讨激光荧光龋齿诊断仪用于牙科充填物下龋损检查的可行性和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激光荧光龋齿诊断仪测量各种材料(1种窝沟封闭剂、6种树脂和1种银汞)1 mm厚时的自身荧光值,然后测量荧光值为99的龋损组织位于0~1mm封闭剂和树脂下、1 mm和2 mm银汞下时的荧光值.结果 材料自身荧光值均小于龋齿诊断界值13.龋损位银汞下时,测量值接近0.龋损位封闭剂和树脂下时,测量值减少,减少量分别为64.3±29.6和73.7±21.6,测量值与材料厚度呈负相关(P=0.000),诊断一能检查到龋损的封闭剂和树脂厚度分别为(0.384±0.250)mm和(0.340±0.203)mm.结论 该诊断仪不能用于银汞下龋损的检查,可用于极薄的封闭剂和树脂下龋损的检查.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根管预备过程中使用橡皮障技术降低根管内厌氧菌数量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牙体牙髓科需要对双侧下颌第一磨牙进行根管预备的患者40例,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将治疗中同一患者使用橡皮障的患牙(n=40)作为实验组,将未使用橡皮障的对侧患牙(n=40)作为对照组,根管预备前后进行根管内菌落采样计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的牙齿经根管治疗后患牙内厌氧菌数目明显减少(p<0.001)。实验组术后菌落计数大大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根管预备过程中使用橡皮障能有效降低根管内微生物污染效果,对口腔感染控制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锥形束CT研究下颌切牙根管解剖特点,及其与性别、年龄、牙位的关系。方法使用锥形束CT观察316例共1148颗下颌切牙,获得其断层图像后进行三维重建,通过计算机图像观察其根管数目及根管类型。记录被检查者的性别、年龄和牙位。计算下颌切牙双根管检出率,统计根管类型,分析根管解剖特点与性别、年龄、牙位的关系。结果下颌切牙双根管检出率为27.5%,其双根管类型以Vertucci分类的Ⅲ型最多,占14.1%。双根管在各年龄段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29岁和30~39岁两个年龄段的双根管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6.8%和36.5%。下颌切牙双根管的检出率女性高于男性。侧切牙双根管的检出率高于中切牙,结论下颌切牙双根管检出率较高,锥形束CT在诊断双根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10%柠檬酸酸蚀牙釉质不同时间的效果,以获得研究早期釉质龋的可靠体外实验模型,探索更高效的牙釉质脱矿实验方法.方法 选取离体人恒前磨牙切割制成牙釉质块,经10%柠檬酸及部分饱和酸缓冲脱矿系统脱矿,扫描电镜观察牙釉质表面经柠檬酸酸蚀不同时间(90 s、120 s、150 s)及部分饱和酸缓冲脱矿系统脱矿1周后的形态学特征,并用显微硬度计检测标本脱矿前后表面显微硬度.结果 牙釉质进行脱矿处理后,釉质表面呈现酸蚀状外观.酸蚀90 s时,仅见小部分釉柱晶格脱矿溶解,脱矿牙釉质的能力有限;酸蚀120 s时,与早期自然龋损近似,呈蜂窝状;酸蚀150 s时,牙釉质表面呈酸蚀样破坏形貌,属于过度酸蚀;而部分饱和酸缓冲脱矿系统脱矿效果相对较差.结论 柠檬酸具有较强的酸蚀作用,其脱矿牙釉质的能力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强,10%的柠檬酸酸蚀120 s可获得早期釉质龋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与胶原膜靶向结合后在兔颅骨引导骨再生(GBR)模型中的成骨效应。方法 将20只普通级雌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成2周组和6周组,每组10只。所有大白兔均制备颅骨GBR模型,在颅顶骨植入4个钛筒,分别盖rhBMP-2/CBD胶原膜(rhBMP-2/CBD胶原膜组)、rhBMP-2胶原膜(rhBMP-2胶原膜组)、胶原膜(胶原膜组)和不盖膜(空白组)。分别在2周和6周时处死各对应组的大白兔,取样制作硬组织切片和石蜡切片,染色后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 2周时可见胶原膜阻挡了纤维组织的长入,4组钛筒上层均无新骨生成,其中rhBMP-2/CBD胶原膜组钛筒顶端毛细血管增生量明显较其余3组多。6周时可见rhBMP-2/CBD胶原膜组钛筒上层大量新骨生成,与来源于颅骨骨面的新骨界限明显,而其余3组钛筒顶端未见新骨生成。结论 rhBMP-2与胶原膜靶向结合可形成具有骨诱导性的胶原膜,缓释rh BMP-2使胶原膜下方大量新骨生成,表层成骨可阻止纤维组织的长入和防止植骨床的塌陷,使成骨速度加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激光荧光龋齿诊断仪(laser fluorescent,LF)用于白色窝沟封闭剂下龋损检查的可行性.方法 从龋损离体恒牙上分离出龋损组织,通过一圆柱状模具,将龋损组织固定于封闭剂上,然后在其上方堆积固化封闭剂,获得圆柱状的测量样本11个,逐层磨除龋损组织上方的封闭剂,LF测量龋损组织封闭前和不同厚度封闭剂下的荧光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使用白色封闭剂后荧光值显著减低(P <0.001),且荧光值与封闭剂厚度呈负相关关系(r=-0.628,P<0.001).LF在封闭剂厚度为0~0.5 mm、0.5~1.0mm和1.0~2.0mm时的龋损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4.1%、24.2%和4.8%.结论 LF对白色封闭剂下龋损可提供一定的辅助诊断信息,但随着封闭剂厚度的增加,LF诊断龋齿的能力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