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究桑寄生治疗牙周炎的作用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和体内实验验证,探究桑寄生乙醇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生长作用的影响以及对实验性大鼠牙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CMSP)中检索桑寄生有效作用成分,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作用靶点,经GeneCards、DisGeNET和OMIM数据库检索得到牙周炎相关靶点,通过Venny分析获得共同靶点。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PPI网络并筛选关键基因,经DAV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 3.10.0软件构建桑寄生“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经分子对接验证药物成分与靶点的结合情况。采用倍比稀释法测定桑寄生乙醇提取物对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单颗前牙即刻种植修复后的牙龈美学效果。方法选择19例患者行即刻种植,同时使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行骨组织引导再生,观察种植体周软组织愈合情况,6个月后行组织环切二期手术及种植冠修复,分别于修复完成的当天及6、12个月观察种植修复体周软组织变化情况,并对其进行美学评价和满意度调查。结果种植成功率为100%,种植修复当天及6、12个月的牙龈附着水平测量值分别为(2.97±0.53)、(3.26±0.51)、(3.41±0.48)mm。28个龈乳头达到PIS 3级,10个为2级;改良菌斑指数为0或1,龈沟出血指数为0或1,牙龈色质正常,软组织健康状况好。84%的患者对种植义齿的美观效果满意,16%的患者表示基本满意,无不满意患者。结论龈乳头在修复完成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一定程度的自动恢复。应用即刻种植修复可达到良好的软组织美学效果,应用时一定要注意操作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胰岛因子1(Islet1,Isl-1)在上颌牙牙髓神经生长发育的3个不同时期中投射表达的影响。方法:用Wnt1cre/+雄鼠与Isl1f/f雌鼠配出Wnt1cre/+;Isl1-/-基因敲除的小鼠,做基因鉴定(PCR)。取发育不同时期第13.5 d、14.5 d、15.5 d小鼠胚胎头部(实验组),同窝非基因敲除小鼠为对照,冰冻切片。用免疫荧光方法标记牙髓神经,比较第13.5 d、14.5 d、15.5 d小鼠上颌牙胚在基因敲除小鼠中与同窝对照小鼠中神经分布情况。结果:PCR结果鉴定为基因敲除小鼠以及同窝对照小鼠;分别在第13.5 d、14.5 d、15.5 d观察基因敲除小鼠与同窝对照小鼠牙髓神经,且各个时期的实验组中神经分布明显减少,对照组中神经分布较多。结论:在牙髓神经的生长发育过程中,Isl-1这一转录因子对牙髓神经的投射表达产生影响,可能是Isl-1调控牙胚周围的转录因子,并影响牙髓神经的投射。  相似文献   
4.
背景:脱细胞真皮基质可作为软组织支架使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在其中增殖,并最终成为宿主组织的一部分.目的:观察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引导即刻植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选择口腔修复行即刻种植患者15例,使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行骨组织引导再生,种植体植入后,测量术中、植入后6,12个月唇侧骨壁厚度,同时观察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愈合情况.结果与结论:6个月后均完成最终修复,无感染及明显并发症.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有效关闭了即刻种植位点的软组织创口,6个月内逐渐与种植体周软组织发生整合.植入后6,12个月种植位点唇侧骨壁厚度与唇侧骨量高于术中测量值(P < 0.05),植入后6,12个月组间骨壁厚度及骨量变化不明显(P > 0.05).说明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屏障膜能有效引导骨组织再生,降低即刻种植术中关闭创口的难度,短期临床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一种快速简便、原代培养成功率高、可重复性高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培养方法。方法将处理后的牙齿整个用酶进行消化,原代培养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对培养出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组化方法鉴定其来源,通过生长曲线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 8~14 d内可获得实验用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成功率为90%,细胞形态呈长梭形。波形丝蛋白染色呈阳性,角蛋白染色呈阴性,符合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结论采用全牙酶消化法可以快速、成功地培养出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且简单易行,可重复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铸造桩核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牙体大面积缺损的患牙76颗,修复前完善根管治疗,牙体预备后直接法完成铸造桩核,临床试戴合适后粘接,修整后取模行金属或烤瓷全冠修复。经6~37个月观察,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修复成功74颗,失败2颗,其中牙根折裂1颗,松动脱落1颗,成功率97.4%。单纯铸造桩核修复与修复后作为固定或活动义齿修复的基牙,其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铸造桩核能和根管及剩余的牙体组织紧密贴合,粘接后固位力强,具有良好的抗折能力,为全冠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固位形和抗力形,是修复牙体大面积缺损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新疆维吾尔族美貌女性侧貌软组织形态角度测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新疆维吾尔族美貌女性侧貌软组织角度参考值并分析角度与侧貌特征的关系,为口腔颌面相关学科医生提供临床参考数据。方法:按标准选取31名新疆维吾尔族美貌女性,在自然头位摄取其侧面数码照片,在计算机上用photoshopCS软件选择13个软组织标志点,测量15个角度值,应用SPSSl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处理,使用Dahlberg’s公式计算测量方法误差。结果:新疆维吾尔族美貌女性侧貌软组织角度测量值范围。方法误差显示了测量方法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结论:所测角度在侧貌软组织特征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美学三角”可以作为侧貌美学分析的参考平面,“种族金字塔”中的3个角度可用于分析种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背景:脱细胞真皮基质可作为软组织支架使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在其中增殖,并最终成为宿主组织的一部分。 目的:观察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引导即刻植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效果。 方法:选择口腔修复行即刻种植患者15例,使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行骨组织引导再生,种植体植入后,测量术中、植入后6,12个月唇侧骨壁厚度,同时观察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愈合情况。 结果与结论:6个月后均完成最终修复,无感染及明显并发症。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有效关闭了即刻种植位点的软组织创口,6个月内逐渐与种植体周软组织发生整合。植入后6,12个月种植位点唇侧骨壁厚度与唇侧骨量高于术中测量值(P < 0.05),植入后6,12个月组间骨壁厚度及骨量变化不明显(P > 0.05)。说明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屏障膜能有效引导骨组织再生,降低即刻种植术中关闭创口的难度,短期临床结果满意。关键词: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牙种植体;即刻种植;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组织膜 缩略语注释:GBR:guided bone regeneration,骨组织再生技术;ADM:acellular dermal matrix,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16.00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畸联合贴面修复在上前牙宽大间隙病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笔者医院口腔科2018年1月-2022年1月行修复上前牙宽大间隙的4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接受的治疗修复方案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贴面修复,观察组采用正畸联合贴面修复,比较评估两组在修复后即刻及修复后12个月的临床效果。结果:修复后即刻临床效果对比,观察组牙冠形态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12个月临床效果对比,观察组牙龈质地、红白美学指数评分、牙冠形态及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修复后即刻临床效果比较,观察组牙龈质地修复后12个月评分高于修复后即刻,修复后12个月两组修复体颜色评分均高于术后即刻(均P<0.05)。结论:对于上前牙宽大间隙病例的临床修复,正畸联合贴面修复临床效果好,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香加皮治疗牙周炎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中医药百科全书(ETCM)和中药分子机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BATMAN-TCM)检索筛选香加皮有效作用成分及靶点,并通过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检索预测成分的作用靶点。应用人类基因信息数据库(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获取牙周炎相关靶点,将药物与疾病靶点进行韦恩分析获得共同靶点。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基因相互作用数据库(STRING)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关键基因筛选以及MCODE聚类分析,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香加皮“药物-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药物成分与靶点蛋白对接情况。结果 筛选得到香加皮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