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6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唇腭裂患者上颌骨牵引成骨术后发音方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行颅外支架式上颌骨牵引成骨术(rigidexternaldistraction,RED)唇腭裂患者治疗前后的错误发音数量变化、不同发音部位、不同发音方法以及不同类型错误发音发生特点及其变化评价,分析上颌骨RED对患者发音方式的影响。方法:1999年至2001年行上颌骨RED的唇腭裂术后上颌发育不足患者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15.05岁。所有患者RED前后进行语音测听并分类。治疗前后错误发音的差异性用非参数检验。结果:RED术后42.9%患者错误发音数较RED前增加,19.0%减少,38.1%无变化。从发音部位,舌尖前音错误发音发生率最高,其次为舌面音。从发音方法,错误发音多发于塞擦音。错误发音类型以咽喉摩擦/爆破音为主,其次为腭化构音和声门爆破音。上颌骨RED后腭化构音累及音节数减少,但咽喉摩擦/爆破音和声门爆破音反而增加,尤其是咽喉摩擦/爆破音。结论:唇腭裂患者经RED前移上颌骨后,会对患者发音方式产生影响,在行语音治疗前需考虑全面。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成年男性舌根部舌下神经解剖走行特点,指导临床舌根部射频温控减容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时针形电极刺入舌根部的部位及深度,以避免损伤舌下神经。方法:选择10具成年男性的舌标本,定型后在冰冻状态下作冠状切面,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与测量系统行舌下神经定位测量,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侧舌下神经呈对称性分布。(2)成年男性舌下神经舌内部分的主干(本实验为舌盲孔前后15mm范围内)其垂直向解剖走行基本恒定,距舌表面(22.21±2.22)mm;水平向走行中,舌盲孔后一般位于舌中内(近中线侧)(28.61±2.66)%处,舌肓孔前为(21.89±1.93)%处。结论:本实验为舌根部射频温控减容术治疗OSAHS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范围:在不超过(22.21±2.22)mm深度且舌盲孔后避开中内(近中线侧)(28.61±2.66)%区域、舌盲孔前避开中(内近中线侧)(21.89±1.93)%区域,基本不会损伤舌下神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应用选择性子官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32例临床效果。方法 32例子宫肌瘤患者均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两侧子宫动脉插管,经导管注入PVA颗粒,阻断肌瘤血供。结果 32例栓塞成功率96.88%,随访6个月,月经量及月经周期恢复正常,贫血好转。术后3个月瘤体平均缩小40%以上;术后6个月瘤体平均缩小50%以上,其中3例完全消失;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选择性子官动脉栓塞是子宫肌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t,bFGF)对体外培养的beagle犬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ils,BMSCs)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第2代BMSCs的培养液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25、50、100、200ng/mL)的bFGF,连续6d倒置显微镜下动态观察BMSCs的形态和生长情况.行MTT比色、碱性磷酸酶(alkalin ephosphatase,ALP)活性定量检测、ALP和Von Kossa染色。结果:浓度为50ng/mL的bFGF可明显促进犬的BMSCs增殖(P〈0.05),但无显著促进犬BMSCs分化的作用(P〉0.051。结论:bFGF能有效促进犬BMSCs的增殖,且与bFGF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牵引成骨技术在颌骨畸形继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 hypopneasyndrome,OSAHS)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收集自 1 997年 1 0月~2 0 0 2年 9月共 46例颌骨畸形伴OSAHS少年儿童 ,患者睡眠呼吸障碍经夜间多导睡眠监测证实。年龄从 4~ 1 8岁 ,平均年龄 1 1 4岁 ,其中颞下颌关节强直伴小下颌畸形 32例 ;小下颌畸形患者 9例 ;第一、二鳃弓综合征 2例 ;Crouzon综合征 3例。患者术前常规拍照、摄头颅定位侧位片 ,全景片。每位患者根据畸形情况 ,采取单侧或双侧牵引成骨治疗 ,根据侧位片预测 ,一般牵引到略微反覆盖为准。牵引幅度为 5~ 35mm ,平均牵引幅度 1 8 34mm。比较患者术前后颅颌面形态、呼吸道测量分析、多导睡眠监测结果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患者术后颌骨畸形明显改善 ,头影测量分析提示上呼吸道狭窄得以显著缓解 ,最小后气道径 ( x±s)由 (5 48± 2 76)mm增加到 (9 97± 2 0 5)mm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apnea hypopneaindex,AHI, x±s)从术前 (66 31± 1 7 1 5)次 /s降低到 (3 1 6± 1 70 )次 /s,以上结果统计分析表明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 )。结论 牵引成骨治疗颌骨畸形继发OSAHS患者具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在MR灌注影像指导下,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内溶栓治疗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脑梗死的时效及并发症.方法 分别对15 例发病后3 h和12例3~6 h内头颅MR PWI/DWI不匹配≥20%的急性缺血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内r-tPA(0.9 mg/kg)溶栓治疗,治疗前后NIHSS评定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治疗后和随访期用Barthel指数(BI)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不同时间窗内的t-rPA溶栓静脉治疗后NIHSS的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明显,分别有1例出现皮下淤斑和梗死区渗血.结论 在MR的PWI/DWI不匹配≥20%的情况下,急性大脑中动脉脑梗死3 h内和3~6 h内两个时间窗,用r-tPA静脉溶栓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肥胖伴OSAHS患者X线头影测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分析肥胖伴OSAHS患者头影软硬组织的测量特征。方法 采用本科开发的OSAHS患者计算机头影测量分析系统,对67例年龄在40~60岁、BMI≥30以上的OSAHS患者(诊断经nPSG监测确立,患者AHI≥51和12例同年龄组的正常人头影软硬组织进行测量对照分析。结果 本组肥胖伴OSAHS患者头影硬组织测量特征表现为下颌骨后缩,舌骨向后下移位;软组织测量特征上表现为舌、软腭矢状面积显著增加,舌、软腭占口咽腔比明显增加,软腭后和舌后咽径明显减小。口咽部狭窄(软腭和舌后区)最多见(54.02%),软腭水平咽腔阻塞占29.89%,上、中、下咽腔同时阻塞为1.15%,87.35%肥胖伴OSAHS患者存在上气道狭窄,72.41%患者为多部位阻塞。结论 大部分肥胖伴OSAHS患者头影硬组织测量存在异常,此类患者睡眠时上气道通气不畅多发生于口咽区,大部分患者为多部位狭窄或阻塞。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测试咬肌、颞肌和翼外肌的肌电图,评价下颌骨骨折治疗前后咀嚼肌功能的变化及治疗效果,并动态观察咀嚼肌功能的恢复过程。方法 收集下颌骨单侧骨折病例20例,利用肌电图仪分别测定术前、术后第7天和随访1个月后的咬肌、颞肌和翼外肌的肌电变化情况。通过轻收缩时记录到的运动单位电位的波峰和时限,以及最大收缩时募集电位的大小,分别进行不同测定阶段之间的两两比较,得出肌功能的变化情况,对咀嚼肌功能进行客观评价。结果 20例单侧下颌骨骨折病例,治疗前测定各肌的各个指标,健侧较患侧均高;经配对t检验对两侧各指标进行比较,差别无显著性。经过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测定各肌肉的各个指标,健侧和患侧较术前都有提高,尤其在一个月后有明显增高,经配对t检验比较不同阶段的指标,差别显著。结论 测定肌电图可以客观地了解术后肌功能的变化,为外伤手术后的康复治疗提供明确的指标。下颌骨骨折的患者经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咬肌、颞肌和翼外肌功能均都有明显提高,主要表现在术后1个月,而在手术后1周无明显变化。下颌骨骨折对于同侧和对侧肌均有影响,而对同侧肌的影响比健侧明显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详细阐述前臂桡侧游离皮瓣的应用解剖、制作技术、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应用及新近研究进展。方法对我科自1979年以来,725例应用前臂桡侧游离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各类缺损的病例,进行了临床分析。结果前臂桡侧游离皮瓣质地优良、血供可靠已及切取方便,总成功率达96.6%;主要缺点是牺牲前臂的一条主供血管—桡动脉,供区疤痕明显,影响美观。结论前臂桡侧游离皮瓣是口腔颌面外科应用最多皮瓣,也是修复口腔颌面部软组织缺损的首选皮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