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14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头颈部肿瘤放疗、舍格伦综合征和创伤等均可引起涎腺组织的不可逆损伤。目前,临床中所使用的常规药物并不能从根本上重建涎腺的功能,而组织工程技术为临床重建涎腺功能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成体干细胞作为一种可能的种子细胞备受关注,下面就涎腺组织来源的、其他组织来源的干细胞及其提取培养、分化潜能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正畸前戴用RW-splint是否可引导或确定下颌处于正中关系位,以期为后期诊断设计提供帮助.方法 选择安氏Ⅱ类1分类错畸形患者20例,在固定矫治前进行RW-splint治疗,测量前牙覆盖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的前牙覆盖量为(6.792±0.795)mm,治疗后半年的前牙覆盖量为(7.720±0.930)mm,治疗前和治疗后半年前牙覆盖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19,P<0.01),治疗后半年与治疗前前牙覆盖量变化值为(0.928±0.657)mm.结论 正畸前戴用RW-splint可引导或确定下颌处于正中关系位,为后期诊断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患者垂直向咬合情况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TMD)的关系. 方法 选取37例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20例非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的口腔疾病患者纳入对照组,评估其垂直向、颊舌向、近远中向咬合状况,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下颌牙列Spee曲线测量. 结果 观察组 TMD患病率(51. 4%)显著高于对照组(15. 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7. 24,P=0. 007);观察组垂直向咬合异常率(40. 5%)高于对照组(10.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5. 79, P=0. 056),观察组和对照组颊舌向、近远中向咬合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和对照组Spee曲线平均深度分别为(2. 41 ± 0. 26) mm、(2. 05 ± 0. 18) mm,观察组Spee曲线深度较对照组有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 51,P=0. 009). 结论 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患者TMD发生率高于非近中阻生患者;下颌第三磨牙近中阻生引发垂直向咬合异常.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通过系统评价以及Meta 分析,探讨自锁托槽在疼痛、复诊次数、椅旁操作时间以及总的治疗时间等方面与传统托槽进行对比的优势.方法 检索CENTRAL、PubMed、MEDLINE、EMBASE、CNKI 和SIGLE 共6 个数据库,检索日期截止2013 年3 月1 日.结果 共4 篇文献复合纳入标准,其中2 篇关于复诊次数、2 篇关于总的治疗时间,未检索到椅旁操作时间对比的文献.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在正畸治疗后的4 h、24 h、3 d 和7 d 内的疼痛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复诊次数和总的治疗时间上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由于总效应不够明显,尚不能说明自锁托槽相对于传统托槽在疼痛、复诊次数、椅旁操作时间、总的治疗时间等方面的优势.因纳入的研究数量有限,仍需更多关于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在以上各方面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实验.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骨性支抗Ⅲ类颌间牵引体系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硬组织及颞下颌关节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40例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向患者提供治疗方案后按照患者意愿进入实验组及对照组。实验组进行快速扩弓后在患者双侧颧牙槽嵴植入微型种植钉,种植钉与快速扩弓器紧密结扎形成刚性结构,下颌粘结全牙弓式夹板,进行口内全天Ⅲ类颌间牵引,力值为150 g/侧,对照组快速扩弓后戴用传统前牵引面罩,力值为500g/侧,患者平均治疗时间为9个月。在治疗前后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比较患者硬组织变化情况,CBCT检查分析颞下颌关节情况。结果: 实验组Ⅲ类错牙合均得到改善,侧貌由凹面型变为直面型,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上下前牙轴倾度无明显变化,上颌骨向前生长,A点前移,SNA、ANB增大;SNB无明显变化;下颌角增大下颌骨顺时针旋转。颞下颌关节形态结构良好,颞下颌关节前上后内外间隙均未见改变。与对照组相比,上颌骨基本保持平动,上切牙未像对照组出现明显唇倾,但下切牙出现较明显的舌倾。结论: 骨性支抗III类颌间牵引体系可促进鼻--上颌骨复合体生长且未对颞下颌关节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定量评估微手术辅助正畸治疗对下前牙区牙槽骨开裂的效果。方法:从佛山市口腔医院正畸科2014年8月~2015年8月就诊的成人病例中,选取下前牙区有牙槽骨开裂的错牙合畸形患者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告知的前提下,选取患者下前牙区进行微手术正畸治疗,通过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评价不同治疗阶段中下前牙区牙周状况。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手术前及术后半年下前牙舌侧牙槽骨厚度高度无显著差异。术后半年下前牙区唇侧牙槽骨厚度显著增加(P<0.05),下前牙区唇侧牙槽骨高度在术后半年显著增加(P<0.05)。结论:微手术正畸治疗下前牙区牙槽骨开裂疗效显著,下前牙区唇侧牙槽骨厚度高度在术后半年显著增加,牙周组织健康。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研究生中试行“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并与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对比,探讨TBL在口腔正畸学研究生临床前理论课程设置中的应用经验。TBL可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尚需继续探索完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微种植体支抗(MIA)不同植入部位对患者术前焦虑水平和术后疼痛程度及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需在上颌前牙区,上颌磨牙区,下颌磨牙区需植入MIA患者每组各40例,在术前采用改良牙科焦虑量表(MDAS);术后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进行调查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接受MIA植入术的患者,术前焦虑的评分值为(10.44±3.54)分,有51.6%的患者评分高于11分,为高焦虑患者.患者术前焦虑程度与植入部位并无明显相关性(P>0.05).但植入后疼痛程度与植入部位呈明显相关性,前牙区组和上颌磨牙区组疼痛程度较重,下颌磨牙区组较轻,三个区域在术后6、12、24 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焦虑组与低焦虑组疼痛的高峰均出现在术后6~12 h期间,疼痛高峰强度大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开始的强度及疼痛持续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植入部位与患者术前焦虑水平并无明显相关性,但和术后疼痛强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植入术前焦虑的严重程度与术后疼痛高峰强度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提示临床上应考虑MIA的直径,头部的圆滑程度,所选择植入部位与周围组织黏膜的关系等,并且应在植入术前对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行为干预,以降低患者恐惧的心理,进而减少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在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研究生中试行“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并与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进行对比,探讨TBL在口腔正畸学研究生临床前理论课程设置中的应用经验.TBL可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但尚需继续探索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