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2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非腭咽闭合不全型腭裂语音的音声特点.方法采集68例非腭咽闭合不全型腭裂语音、30例腭咽闭合不全型腭裂语音和30例正常语音样本,测量其共振峰频率、带宽、音高、音强等声学特性值以及其语音清晰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非腭咽闭合不全型腭裂语音的8项声学特性值和正常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其语音清晰度为75.48%,明显高于腭咽闭合不全型腭裂语音(35.00%).结论非腭咽闭合不全型腭裂语音和正常语音有着不同的声学本质,其语音清晰度较腭咽闭合不全型腭裂语音为高.  相似文献   
2.
错构瘤是一种多成分肿瘤,是正常组织在通常所在位置过度增生形成的瘤样肿块。口腔颌面部发生错构瘤并不多见,腭裂伴发错构瘤在临床上更为罕见。作者报道1例不完全性腭裂患儿同时伴发腭部错构瘤的病例,为小儿口腔颌面部肿瘤的诊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行为疗法在语音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 为提高语音障碍的治疗效果。应用行为疗法治疗腭咽闭合功能不全型(VPI)患者,方法 20例VPI患者,其中先天性腭咽闭合功能不全5例,咽成形术术后10例,腭成形术术后5例,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龄4.0-38.4岁,平均年龄17.8。采用行为疗法进行语音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定量检测汉语语音清晰度和吹气实验。结果 治疗效果满意,治疗后的汉语语音清晰度和吹气实验较治疗前有显著提高。结论 行为疗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语音治疗方法,但要注意严格掌握适应证和个体化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客观评价咽成形术失败后语音障碍患者可以弥补治疗的方法。方法:对6例一期咽成形术后失败患者,再次实施咽后壁组织瓣转移术,术后进行详细观察和随访,并在术后4周开始吹气训练、行为疗法、语音治疗;对每例患者术前、语音治疗前后行汉语语音清晰度、吹气和冷镜检查,同时用CSL比较其音声特征的变化。结果:6例患者术后供区和受区伤口均一期愈合,聘咽闭合功能(VPC)明显改善,经语音治疗后,患者的语音清晰度达到或接近正常。结论:咽成形术失败后再次手术能补救一期咽成形术后失败的部分病例,除应该严格掌握咽成形术失败后再次手术的适应证外,术者熟练的操作技能也非常重要,同时术后语音治疗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5.
<正>上唇正中裂是口腔颌面部十分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常与鼻部、眶部、上牙槽及颅脑畸形伴发,其发病率低,仅占各种面裂畸形的0.43%~0.73%[1]。我科于2008-04收治了1例上唇正中裂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颅内前颞部皮样囊肿伴皮肤窦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分析在我科治疗的2例颅内前颞部皮样囊肿伴皮肤窦道患者的病史,临床治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讨论。结果:病例1,女,3岁,因右颅内脓肿而就诊。病例2,男,5岁,因右颞间隙感染就诊。2例病例右前颞部皮肤均有窦道,感染控制后行颅内外联合手术,见囊肿条索均穿过颞骨与硬脑膜粘连。病理证实为皮样囊肿。术后分别随访14个月和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前颞部皮样囊肿伴皮肤窦道非常罕见,会引起脑膜炎和脑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治疗不当易复发。需行CT或MRI检查,且施行颅内外联合手术,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菲两国及不同地区唇腭裂临床治疗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不同国家、地区唇腭裂治疗的现状,为基层医院规范开展唇腭裂治疗提供具有实用参考意义的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对2007-02-2007-07,间菲律宾Davao市医疗中心(第一组)、中国兰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第二组)和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唇腭裂治疗研究中心(第三组)住院手术的唇腭裂病例进行比较分析。第一组共200例,男133例,女67例;单侧唇裂150例,双侧唇裂48例,腭裂2例。年龄分布是:0~12个月53例,2~4岁85例,5~12岁52例,13~18岁4例,19~25岁4例,>26岁2例。第二组共160例,男85例,女75例;单侧唇裂54例,双侧唇裂7例,腭裂53例,唇裂二期17例,牙槽突裂植骨1例,腭瘘与复裂28例。年龄分布是:0~12个月10例,2~4岁56例,5~12岁58例,13~18岁23例,19~25岁8例,>26岁5例。第三组共300例,男175例,女125例;单侧唇裂36例,双侧唇裂16例,腭裂98例,唇裂二期36例,牙槽突裂植骨33例,面横裂、斜裂5例,腭瘘与复裂29例,咽成形术32例,腭心面12例,robin 3例。年龄分布:0~12个月72例,2~4岁90例,5~12岁52例,13~18岁43例,19~25岁42例,>26岁1例。结果:第一组以唇裂为主,且手术年龄普遍过大,唇裂术式以Millard为主,口轮匝肌的对位吻合为主流术式,但该组病例单一。第三组的手术年龄小于前2组,病种明显丰富于前2组。前2组唇裂术后上唇组织明显过紧。结论:唇腭裂是颌面部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也是目前全球各类慈善组织或基金会热衷服务的项目之一。开展的内容与所在医院的设施有密切的关系,手术的病种除与医院设施相关外,参与术者的操作技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做好术后随访是该类手术有待加强的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先天性腭咽闭合功能不全型(CVPI)患者的音声学特点。方法 应用计算机语音工作对28例CVPI患者和20例正常人的音声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先天性腭咽闭合功能不全型患者和正常人在被检音的F2、B2、F3和B3上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被检音结果有差别,正常组的F1、F2和F3清晰可见,各共振峰之间着色较浅,能量集中,冲直条和乱纹明显。哺音起声时间较长,病例组的F1颜色略深、宽度加大,F2、F3不很清楚,较正常组的位置低、弱化和加宽,在各共振峰之间出现若干能量集中区,着色较深,形成多余共振峰,位于元音之前的冲直条和乱纹大大减少。结论 CVPI患者在第2、3共振峰和带宽上与正常组有显著性差异,在语图上也有相应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CT三维重建测量分析单侧唇腭裂继发鼻畸形患者鼻翼基底软、硬组织的对称性。方法:对101例单侧唇腭裂术后鼻畸形患者的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将病例分为A、B 2组,A组为69例未接受牙槽突裂植骨手术的鼻畸形患者,B组为32例接受牙槽突裂植骨手术的患者,就INM、LPA、IPA、Gbase、Gsup、Glat、Sbal等反应梨状孔周围骨性结构的鼻翼基底部软组织标志点的对称性进行测量分析,应用SPSS 11.5软件包,对2组资料中的左右侧成对测量指标进行配对t检验,观察其到各个标准平面的距离有无显著差异。结果:健-患侧的对称性分析结果显示,A组患侧LPA,IPA点较健侧偏后、下、外侧,4对软组织标志点在患侧均较健侧偏后。B组患侧的LPA、IPA点较健侧偏下,仅LPA点较健侧偏后,患侧的Glat较健侧偏后、下,Sbal点偏后。结论:三维CT测量结果提示,未行牙槽突裂植骨术的患者在梨状孔中下份的骨性结构呈现出明显的不对称,裂隙侧无论是在水平方向还是垂直方向,都较健侧明显偏移。而接受牙槽突裂植骨手术的患者,其梨状孔结构的对称性也低于预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16例伴发先天性心脏病(CHD)唇腭裂患儿围手术期的情况,对这部分患儿手术的风险进行初步评价,拟制定相应的手术指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病例资料为2004-006—2007-09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唇腭裂治疗研究中心接受唇腭裂修复术的CHD患儿16例,男7例,女9例,年龄4个月至5岁,平均年龄为1.7岁。其中未接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4例,已接受手术的患者为12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胸片、心超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后于全麻插管下接受唇腭裂修复手术,观察患儿围手术期的生命体征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16例患儿营养状况为中等偏下水平,4例患儿心前区听诊有杂音,但血常规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其中3例胸片显示有心影增大,心超检查均无明显手术禁忌。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麻插管麻醉,术程30~70 min,术后恢复情况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于此类患儿,术前必须严格排除手术禁忌,尤其是肺部炎症。全麻插管麻醉需控制深度,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出血量是保证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