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有限元法建立人颌骨模型,动态模拟不同撞击力致伤下颌骨,探讨撞击伤发生时,下颌骨生物力学变化。方法:依据正常成人颌面部 CT 扫描数据,利用 Mimics 等软件建立人颌骨有限元模型,在 LS-DYNA 等软件中模拟撞击物以不同条件致伤人下颌骨的过程,分析损伤过程中下颌骨生物力学变化。结果:建立了人颌骨有限元模型,模拟了不同撞击力致伤人下颌骨的过程;下颌颏部、下颌角及髁突颈部为应力集中区;离撞击部位越近,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应力峰值越大。撞击伤应力由撞击点呈放射状向四周传导,传导中应力逐渐减小。横截面积较小的部位易出现应力集中,损伤最严重。结论:撞击物的质量、速度、撞击角度是损伤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口腔疾病是影响军人健康与战斗力的常见病多发病[1],军人口腔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部队的战斗力.驻澳门部队是在一国两制条件下履行防务的特殊部队,为了解该部队官兵常见口腔疾病的患病情况,更好地开展口腔医疗保障工作,本研究对驻澳门某部官兵常见口腔疾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不同正中矢状面(MSP)在面部对称性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30例颌面部正常者的颌面部螺旋CT资料,将影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通过相应解剖标志点在三维原模型上定位MSP,建立3种MSP,分别为由鼻根点—前鼻棘点—后鼻棘点构成的平面(N-ANS-PNS)、由鼻根点—前鼻棘点—蝶鞍点构成的平面(N-ANS-S)...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大鼠脂肪干细胞(r ADSCs)诱导成神经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第一步,通过酶消化法获取r ADSCs并进行培养,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进行鉴定,确定获取的细胞为r ADSCs;第二步以原代培养的r ADSCs为研究对象,传代至第2代后,采用神经诱导培养基,诱导r ADSCs成神经细胞,诱导所得细胞通过形态学及免疫荧光进行鉴定。结果 第一步中细胞培养增殖良好,增殖曲线显示细胞生长活跃,增殖能力强;免疫组化检测相关抗原CD90、CD105为阳性,与造血干细胞相关抗原CD45为阴性,说明所得细胞为r ADSCs。第二步中,诱导培养的细胞神经球免疫荧光染色Nestin阳性,细胞免疫荧光染色MAP-2阳性,结合形态学可确定ADSCs已成功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结论 r ADSCs生长活跃,表现出稳定的增长及增殖能力,并可定向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舌鳞状细胞癌的颈部淋巴结转移分布规律,为舌癌颈淋巴结清扫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996—2004年手术治疗的137例舌癌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并进行Cox回归分析及spe姗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本组137例病例中,经病理证实有淋巴结转移pN(+)76例,颈淋巴结转移率55.47%,其中颈淋巴结转移受累区域为Ⅰ、Ⅱ、Ⅲ、Ⅳ、Ⅴ,其中Ⅱ区最高;Cox分析显示,T分期、N分期、颈淋巴结转移最低受累区域、淋巴结包膜外侵犯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N(-)和pN(+)中颈淋巴结转移最低受累区域Ⅰ、Ⅱ、Ⅲ、Ⅳ和Ⅴ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6.15%、46.88%、41.18%、0.00%、0.00%(P〈0.01)。结论舌癌颈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一个重要因素,且舌癌颈淋巴结转移最常见于Ⅰ、Ⅱ、Ⅲ区,临床颈淋巴结转移阴性(CN0)患者可选择包括Ⅰ、Ⅱ、Ⅲ区的区域性清扫,可有助于提高颈部控制率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3D打印上颌骨模型上预制作钛网支架复合游离皮瓣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年来治疗的18例上颌骨缺损、术中将在术前根据CT数据制作的个体化3D模型上预备的内固定钛网支架植入形成面部支撑、复合游离皮瓣关闭口鼻腔的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8例患者中,应用腹直肌皮瓣4例、前臂皮瓣6例、上臂外侧皮瓣3例、股前外侧皮瓣5例,所有组织瓣均成活良好,术后面部外形对称,口鼻腔及口腔上颌窦封闭完全,均能经口腔进食,术后语音清晰,仅有2例合并有软腭缺损患者术后进流食时偶有轻度鼻腔返流现象。结论个体化3D模型并预制作钛网结合游离组织瓣修复上颌骨缺损在改善患者术后的功能和外形上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但对游离组织瓣封闭口鼻腔后对义齿修复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普萘诺尔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普萘诺尔治疗血管瘤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取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胰酶消化后制成单细胞悬液,常规培养,在达对数生长期时,加入不同浓度的普萘诺尔干预,24 h后采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率,流式细胞仪Annexin V-F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作用24 h后,128μg/ml以上浓度的普萘诺尔明显抑制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而且能够明显增加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结论 普萘诺尔对人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并能够诱导人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3D打印上颌骨手术模型的误差,为口腔颌面外科3D打印技术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方法 应用熔纤3D打印技术制作标准几何模型和上颌骨模型,观测两种模型的表面光洁度,测量几何模型的外形数据和精细度,测量上颌骨模型与颌骨标本骨性标志物间的距离误差.结果 3D打印标准几何模型的表面X-Z、Y-Z平面呈水平排列,X-Y平面呈经纬交错排列,精度误差率在-1.67%~1.47%;最高解析度X及Y轴边长为0.25 mm,Z轴边长为0.50 mm.3D打印上颌骨模型骨性标志点间距离的误差率在-0.08%~1.96%,X轴向上误差率均值为1.59%,Y轴为0.86%,Z轴为0.42%,X轴误差率显著大于Y、Z轴(P<0.05).结论 3D打印技术制作上颌骨模型具有很高的精确度,通过合理设计可以提高模型制作精度来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的并发症及术后效果。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6月,对白内障患者580例700只眼,作上方巩膜隧道切口,长约5.5 mm,深1/2巩膜厚度;隧道宽3 mm,环形撕囊、水分离,双手法旋转晶体核进入前房,圈套器托住核,利用内切口剪切作用,劈核同时套出1/2核,剩余1/2核旋转90°用圈套器套出;吸净皮质植入人工晶体,确认切口水密,切口无需缝合。结果 580例700只眼切口均愈合良好,术中后囊破裂14只眼,占2%;全部Ⅰ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术后角膜内皮水肿、混浊56只眼,占8%;1 w后均能恢复。术后第1 d视力0.2~0.5有630只眼,占90%;术后1 w视力0.6~1.0有686只眼,占98%。有14只眼术后视力低于0.1,为眼底病变所致。结论该术式经济适用,效果良好,适用基层医院开展复明手术,尤其对硬核性白内障(4~5级硬核)其疗效优于超声乳化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提出经腮腺实质内面神经中段解剖法并评价其在区域性腮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统计了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行腮腺良性肿瘤手术患者136例,按照面神经解剖方法分类,分为顺行总干解剖法(顺行组,70例)、逆行分支解剖法(逆行组,34例)、实质内中段解剖法(中段组,32例),比较3组的手术时间,面神经损伤和耳垂感觉状况,涎瘘、Frey’s综合征发生率,并进行美学评价。结果 中段组手术时间较其他两组明显缩短(P<0.05);中段组术后未出现涎瘘患者,顺行组涎瘘发生的比例较高(9例,12.9%)(P<0.05);中段组和顺行组术后面神经损伤率均较低(顺行组3例,4.3%;中段组1例,3.1%),逆行组面神经损伤比例偏高(7例,20.6%)(P<0.05);中段组和逆行组均未出现耳垂感觉减退情况,而顺行组出现比例较高(12例,17.1%)(P<0.05);术后中段组及顺行组患者对术后面部外形比较满意,而逆行组对美观评价一般(P<0.05)。结论 面神经中段解剖法在技术上是可以实行的,在腮腺良性肿瘤的区域性切除术中,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