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2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究垂直骨面型与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颌面骨骼及牙弓宽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7年1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垂直骨面型分为高角组(n=26)、均角组(n=28)和低角组(n=26)。观察三组上下磨牙倾斜角度和牙弓宽度。结果:就不同垂直面型患者的磨牙倾斜度进行比较,三组在下磨牙指标L6-SN、L6-PP、L6-MP,上磨牙指标U6-L6方面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F=32.141、52.485、20.083、57.685,P0.05)。就不同垂直面型与牙弓宽度进行比较,三组在WU6、~6╂~6bone方面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F=12.395、5.027,P0.05)。就垂直面型的颌面骨骼和牙弓宽度显著差异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WU6、~6╂~6bone与垂直面型呈现负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284、-0.328;而L6-SN、L6-PP、L6-MP、U6-L6呈现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654、0.751、0.446、0.769。结论:在不同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垂直骨面型患者中,上颌牙弓前中段宽度随着下颌平面角的增大而减小;因此,在临床正畸过程中,需要考虑垂直骨面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改变摇椅曲度和游离牵引钩高度来分析牙齿的受力情况.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Mimics建模软件和Ansys分析软件,建立上牙列及其支持组织、以及不同曲度摇椅曲(5°、10°、15°、20°、25°)和不同高度的牵引钩(2.1mm、4.0 mm、5.5 mm)模型,施加1.5N向后的内收力.结果:牙齿受到的应力值大于牙周膜,牙齿应力集中区主要在托槽和颊面管区域,牙周膜主要在牙颈部.尖牙受到的应力值最大,其次是侧切牙.结论:牙齿和牙周膜所受到的最大应力都是随着摇椅曲和游离牵引钩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 ,TLE)患者丘脑网络异常与认知功能下降的相关性及其机制。方法:纳入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癫痫专科门诊就诊的53例单侧TLE患者,同时招募37名人口学特征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进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ntreal cog...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改变摇椅曲的曲度和游离牵引钩的高度,分析使用种植钉配合摇椅曲整体内收前牙时该力学体系对磨牙压低作用的成因和力学机制。方法采用螺旋CT扫描,并用Mimics 10.0建模软件建立上牙列及其支持组织,以及不同曲度摇椅曲(5°、10°、15°、20°、25°)和不同高度牵引钩(2.1、4.0、5.5 mm)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1.5 N向后的内收力,分析上颌各牙齿的位移趋势。结果摇椅曲使切牙唇倾压低、远中直立和近中唇向扭转,尖牙唇倾升高、近中倾斜和近中唇向扭转,第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颊倾压低、远中直立和近中唇向扭转。随着摇椅曲曲度的增加,磨牙的位移趋势增加;但随着牵引钩高度的增加,磨牙的位移趋势减少。结论摇椅曲曲度增加,磨牙被压低的程度增加;游离牵引钩高度增加,磨牙被压低的程度降低。5°的摇椅曲配合5.5 mm的游离牵引钩,磨牙被压低的程度最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髓核切除术式对腰椎稳定性的影响。方法20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椎板开窗,半椎板、全椎板减压行髓核摘除,分析中、长期腰椎的稳定性。结果中、长期随访,发生腰椎不稳14例。其中采用全椎板切除术式24例,有10例发生腰椎不稳,占全部腰椎不稳的71.4%。单一节段一侧椎板开窗术式119例,无腰椎不稳发生,椎间隙狭窄发生率为21.0%。结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前无动力性不稳者,仅行开窗髓核切除即可获得满意疗效,不必使用内固定融合以预防远期腰椎运动节段的不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固定式牙合垫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医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的26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3例,采用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观察组:13例,采用固定式牙合垫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随访复发率及X线头影测量硬组织标志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随访复发率(0.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牙槽座角(SNA角)及下牙槽座角(SNB角)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NA角及SNB角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上下牙槽座角(ANB角)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ANB角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固定式牙合垫联合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恒牙早期前牙反牙合,具有治疗时间短、随访复发率低、改善患者容貌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RF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远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后路短节段R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对经后路切开复位砌RF-I型内固定器手术治疗胸腰椎单节段爆裂性骨折142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术前存在脊髓不完全损伤27例,术后25例完全恢复.腰痛Denis评分:PI 106例,P2 36例.功能活动按Christian评分:3分2例,4分6例,5分34例,6分63例,7分37例.满意度患者自我测评,非常满意102例,满意40例.X线检查伤后、术后、随访时情况:椎体前高分别为51.8%、97.2%、95.6%;椎体后高92.0%、99.2%、99.5%;Cobb角19.6°、4.5°、6.9°.CT检查见:椎管前后径测量伤后、术后、取钉后平均丢失44.9%、16.9%、10.2%.内固定钉、杆断裂发生7例,9枚断钉.结论 后路切开复位RF-I型内固定器固定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选用双直径角度螺纹钉,加强小关节突间植骨,及时取钉是防止断钉及矫正度丢失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腔狭窄症伴马尾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1997年1月~2005年3月,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腰椎管狭窄症395例。发现马尾综合征18例,其中完全性马尾神经损伤8例,不完全性马尾神经损伤10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8例中男8例,女10例;年龄34~80岁,平均53岁。马尾综合征由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13例,单节段L4、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high-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 HIIT)对改善脑梗死后运动障碍的作用,利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探讨相关机制。方法 将3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IIT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HIIT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进行HIIT训练。干预前后采用Fugl-Meyer(FMA)量表评估两组的肢体运动功能,并在干预结束后对受试者进行功能磁共振扫描。结果 干预6周后,两组受试者FMA评分均较前明显改善,HIIT组下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HIIT训练组右侧中央后回和左侧额下回的DC值增高(P<0.05,FDR校正);HIIT训练组在左侧额下回与右侧海马旁回、右侧颞极、双侧前扣带回、双侧腹内侧前额叶、胼胝体中部之间的连接明显增强(P<0.05,FDR校正)。HIIT组左侧额下回的DC值以及左、右侧腹内侧前额叶的FC值与FMA量表评分的上升均呈正相关(r=0.466,P=0.033;r=0.625,P=0.002;r=0.487,P=0.025)。结论 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H...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分析比较中、重度腕管综合征传统与内窥镜微创减压手术后中远期肌电图检测结果的差异,探讨两种方法治疗腕管综合征后肌电指标改善的程度.方法 选择中、重度腕管综合征患者共46例59腕,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传统切开减压组22例27腕、内窥镜微创减压组24例32腕,于术后1年进行肌电图检测,对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潜伏期、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ensory nerve action potential,SNAP)波幅及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SNCV)的随访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术后1年拇短展肌CMAP 潜伏期及SNCV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NAP波幅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电生理检测提示传统切开减压治疗中、重度腕管综合征的中远期随访的肌电指标改善程度优于内窥镜微创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