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0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死髓牙根管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收集死髓牙根管治疗术368例进行分析。结果:根管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疗效与患者的年龄,牙位,病变及治疗操作等因素关系明显。结论:熟悉根管解剖形态及其变异,可以进一步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S-甲基异硫脲(SMT)是否对鼻咽癌细胞株CNE-2有抑制细胞增殖的能力和促进凋亡的能力,探讨SMT对顺铂(DDP)的抗CNE-2细胞作用是否存在增敏效应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选用鼻咽癌细胞株CNE-2作为研究对象,以A549作为对照,R.T-PCR测试CNE-2是否表达iNOS.用不同浓度的SMT、DDP和二者联合干预CNE-2细胞后,MTT试验及集落形成实验观察其对细胞活力的影响.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水平.硝酸还原酶法测NO的含量.结果 以iNOS高表达的肺癌细胞株AS49为阳性对照,CNE-2细胞证实为iNOS阳性表达.SMT能以浓度依赖性的方式有效地抑制CNE-2细胞的增殖.0.5μmol/mL的SMT与6μg/mL的DDP共同干预CNE-2细胞,较之单用SMT或DDP抑制CNE-2细胞的凋亡形态学改变明显,凋亡小体以及核固缩现象增多,早期凋亡率增多(P<0.05).0.5μ moi/mL的SMT与6μg/mL的DDP共同干预CNE-2细胞,与正常组相比,两组NO含量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SMT能够有效地和浓度依赖性地抑制CNE-2细胞的增殖.SMT对DDP的抗CNE-2细胞作用具有化疗增敏效应,其机制可能与NO含量有关,但具体增敏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纯钛表面喷砂处理后,利用飞秒激光蚀刻形成表面周期性微结构,初步评价其表面理化性能。方法 12个直径10 mm、厚4 mm的纯钛圆片样本,根据表面处理方式,随机分为喷砂组(S组)、喷砂酸蚀组(SA组)、喷砂飞秒激光蚀刻组(SL组)。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高温润湿角测量仪,分析3种钛表面的表面形貌、化学成分、粗糙度及润湿性。采用 SPSS19.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EM及CLSM观察显示,飞秒激光在喷砂钛表面蚀刻出均匀整齐的周期性微米级结构,SL组钛表面呈二级粗糙度复合结构。EDS分析显示,SL组钛表面Al元素减少(SL组4.37%SA组0.32>S组0)。表面粗糙度测量显示,SL组钛表面粗糙度显著增大 [SL组(7.33±0.38)μm>SA组(1.08±0.12)μm>S组(1.05±0.14)μm](P<0.001);表面静态接触角测量显示,SL组钛表面静态接触角显著减小 [SL组(34.4±2.5)°P<0.001)。结论 喷砂联合飞秒激光蚀刻纯钛表面具有优良的理化性能,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钛种植体表面改性技术。  相似文献   
5.
颧骨复合体骨折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59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方法:59例颧骨复合体骨折病例中,A型骨折15例(25.42%),B型骨折25例(42.37%),C型骨折19例(32.20%)。所有患者均行外科手术治疗。采用颞部切口3例(5.08%),前庭沟切口1例(1.69%),单纯冠状切口22例(37.29),冠状切口+下睑缘切口14例(23.73%),冠状切口+结膜囊切口6例(10.17%),冠状切口+前庭沟切口4例(6.78%),冠状切口+下睑缘切口+前庭沟切口9例(15.25%)。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59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疗效:开口度及咬合关系均得到明显改善;颜面部外形恢复满意,两侧基本对称;复视消失;神经症状中的感觉异常恢复好。结论: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复位和固定应根据受伤时间、骨折类型、功能障碍和面部畸形等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手术入路应该有利于充分暴露术区、骨折的复位及固定。恢复颧弓前后向距离及外侧凸度是纠正颧突点位置、重建面部高度和面容突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γ分泌酶抑制剂司马西特通过Notch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破骨细胞形成以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提取5周龄C57/BL6鼠的骨髓腔巨噬细胞进行培养,通过MTT法检测司马西特对巨噬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通过破骨细胞诱导、TRAP染色及骨吸收试验评估司马西特对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破骨细胞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培养24、48、96 h时,司马西特对巨噬细胞的IC50分别是6.03、5.79、5.18μmol/L.TRAP染色显示,对照组破骨细胞形成数量(209±8)个/孔,100、200、400 nmol/L司马西特组的破骨细胞数量分别为(183±14)、(91±10)、(22±7)个/孔(P<0.05).体外骨吸收结果显示,对照组骨吸收面积百分比(93.3±3.0)%,100、200及400 nmol/L司马西特组的骨吸收面积百分比分别为(80.6±6.6)%、(52.2±6.6)%、(27.4±5.8)%(P<0.05).C?fos、TRAP、Cath?K以及NFATc1等破骨相关基因表达量随着司马西特用药浓度的增高而显著降低(P<0.05).400 nmol/L司马西特组Cleaved?Notch1、NFATc1以及Hes1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司马西特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以及骨吸收,对骨关节炎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γ分泌酶抑制剂司马西特通过Notch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破骨细胞形成以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提取5周龄C57/BL6鼠的骨髓腔巨噬细胞进行培养,通过MTT法检测司马西特对巨噬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通过破骨细胞诱导、TRAP染色及骨吸收试验评估司马西特对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破骨细胞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培养24、48、96 h时,司马西特对巨噬细胞的IC50分别是6.03、5.79、5.18μmol/L.TRAP染色显示,对照组破骨细胞形成数量(209±8)个/孔,100、200、400 nmol/L司马西特组的破骨细胞数量分别为(183±14)、(91±10)、(22±7)个/孔(P<0.05).体外骨吸收结果显示,对照组骨吸收面积百分比(93.3±3.0)%,100、200及400 nmol/L司马西特组的骨吸收面积百分比分别为(80.6±6.6)%、(52.2±6.6)%、(27.4±5.8)%(P<0.05).C?fos、TRAP、Cath?K以及NFATc1等破骨相关基因表达量随着司马西特用药浓度的增高而显著降低(P<0.05).400 nmol/L司马西特组Cleaved?Notch1、NFATc1以及Hes1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司马西特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以及骨吸收,对骨关节炎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γ分泌酶抑制剂司马西特通过Notch对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破骨细胞形成以及骨吸收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提取5周龄C57/BL6鼠的骨髓腔巨噬细胞进行培养,通过MTT法检测司马西特对巨噬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通过破骨细胞诱导、TRAP染色及骨吸收试验评估司马西特对破骨细胞形成的影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破骨细胞形成相关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Notch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培养24、48、96 h时,司马西特对巨噬细胞的IC50分别是6.03、5.79、5.18μmol/L.TRAP染色显示,对照组破骨细胞形成数量(209±8)个/孔,100、200、400 nmol/L司马西特组的破骨细胞数量分别为(183±14)、(91±10)、(22±7)个/孔(P<0.05).体外骨吸收结果显示,对照组骨吸收面积百分比(93.3±3.0)%,100、200及400 nmol/L司马西特组的骨吸收面积百分比分别为(80.6±6.6)%、(52.2±6.6)%、(27.4±5.8)%(P<0.05).C?fos、TRAP、Cath?K以及NFATc1等破骨相关基因表达量随着司马西特用药浓度的增高而显著降低(P<0.05).400 nmol/L司马西特组Cleaved?Notch1、NFATc1以及Hes1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司马西特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以及骨吸收,对骨关节炎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1,ZO-1)在口腔疣状癌和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分析ZO-1相关的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参与口腔癌发生发展的情况。方法:取20例口腔鳞癌及其癌旁组织,10例口腔疣状癌组织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标本,荧光实时定量Real-time PCR方法检测ZO-1基因mRN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口腔疣状癌与鳞癌组织中ZO-1基因mRNA的表达低于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与癌旁组织(P<0.05);口腔疣状癌中ZO-1基因mRNA的表达高于鳞癌(P<0.05)。结论:ZO-1作为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中的关键蛋白,其在口腔疣状癌与鳞癌中表达水平的差异,表明口腔鳞癌与口腔疣状癌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上皮间充质转化现象。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学院"5+3"一体化学生为调研对象,调查学生对科研的自我认知和参加科研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增加科研训练课程及科研实践、丰富科研活动种类、实施科研导师负责制等建议,以期提升"5+3"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完善"5+3"一体化科研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