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1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80℃冷藏胚骨,软骨移植的实验研究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争取政府的支持是发展卫生事业的关键广东省深圳市卫生局刘家琛,邓宜兴1991年以来,深圳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卫生工作十分重视,将卫生事业的建设纳入社会发展的总体计划,加强对卫生工作的领导,从人、财、物等多方面支持卫生工作,使卫生事业的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的...  相似文献   
3.
下颌骨重建的方法很多,最常用的是新鲜自体骨移植。常规骨移植的存活依靠周围组织的早期血管化,因此要求受区软组织创床柔软、无感染并含有健康的血管系统。由于炎症、手术或放射治疗等在局部形成瘢痕组织,可直接影响血运,在这种血运欠佳的创床上进行骨移植很困难。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因癌肿的广泛切除或外伤,在修复骨缺损的同时,还需要补充大量软组织。这也是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艾滋病(AIDS)合并分枝杆菌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提高对AIDS患者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和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临床特征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搜集2016年6月至2021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确诊并收治的135例AIDS合并分枝杆菌血流感染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病原学特点、影像学特征和诊治情况。分析比较合并MTB感染者和NTM感染者的相关资料。结果: (1)病原学检查:135例研究对象中MTB感染者64例(47.4%),NTM感染者71例(52.6%)。NTM分离株中以鸟分枝杆菌为主(40株,56.3%)。(2)临床表现:研究对象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83.7%,113/135)、咳嗽(44.4%,60/135)、乏力(30.4%,41/135)、腹泻(25.2%,34/135)等。MTB感染组发热(92.2%,59/64)、咳嗽(56.3%,36/64)、咳痰(32.8%,21/64)的发生率,以及体温峰值[(39.0±1.0)℃]均明显高于NTM感染组[分别为76.1%(54/71)、33.8%(24/71)、11.3%(8/71)、(38.6±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21,P=0.011;χ2=6.869,P=0.009;χ2=9.263,P=0.002;t=2.025,P=0.045)。(3)实验室检查:MTB感染组降钙素原[1.57(0.42,6.71)ng/ml]、白细胞计数[6.62(3.39,8.78)×109/L]、血红蛋白[(95.5±21.5)g/L]、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率(45.3%,29/64)均明显高于NTM感染组[分别为0.31(0.11,1.80)ng/ml、4.03(2.81,6.20)×109/L、(78.7±14.6)g/L、11.2%(8/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433,P=0.001;Z=-2.798,P=0.005;t=5.344,P<0.001;χ2=19.609,P<0.001)。MTB感染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14(8,55)×106/L,明显高于NTM感染组的7(2,20)×106/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34,P=0.001)。(4)影像学表现:MTB感染组粟粒影(17.2%,11/64)与胸腔淋巴结肿大(85.9%,55/64)的发生率高于NTM感染组[分别为1.4%(1/71)和71.8%(51/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491和3.971,P值分别为0.004和0.046)。(5)治疗转归:MTB感染组住院时间为18(8,25)d,明显短于NTM感染组[26(15,3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44,P=0.001)。MTB感染组死亡率为17.2%(11/64), 明显高于NTM感染组(2.8%,2/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28,P=0.021)。结论: CD4+T淋巴细胞明显降低的AIDS患者,如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临床表现,同时伴有炎性指标明显升高、贫血、低蛋白血症和肺部典型的影像学改变时,应警惕合并分枝杆菌血流感染的可能。MTB与NTM感染虽然在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但缺乏特异性。  相似文献   
5.
所谓游离复合肋骨瓣是指带有血管的肋骨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移植。一般的骨移植,由于移植骨块的血液循环中断,除骨膜下表面少数细胞存活之外,大部分都发生坏死而被更替。移植骨块为成骨细胞的爬行性取代起了支架作用。换句话说,植骨必须经过死而复生。  相似文献   
6.
对于某些头颈部肿瘤和外伤的诊断和治疗,颈动脉造影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特别是颌面部和上颈部搏动性或闻有血管杂音的肿块,以及考虑到可能与颈部血管关系密切的肿块,做颈动脉造影就更有重要意义了。此外,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的迅速发展,显微外科技术在头颈部的应用日益广泛,利用选择性颈动脉造影技术来验证血管吻合后  相似文献   
7.
背阔肌肌皮瓣的应用在最近引起了很大注意。这种肌皮瓣很可靠,既可用做带蒂瓣,也可用做游离瓣。然而,把它做为旋转岛状瓣用于头颈部却几乎没有提到过。我们从尸体解剖证实这是可行的,临床尝试也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8.
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灶不明的颈淋巴结转移是临床上经常遇到而又难以处理的一个问题,值得引起注意。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原发灶不明颈部转移的发生率 1973年,Winegar复习了几位学者的文献资料,原发灶不明的颈部转移约占颈淋  相似文献   
9.
唇腭裂患者术后鼻畸形的矫正是一个难题。最近作者采用取自肋软骨的“C”形软骨移植片,来抬起患侧扁平塌陷的鼻孔,使鼻尖部突起。  相似文献   
10.
血管栓塞疗法已有数十年历史。1930年Brooks首次用肌肉块栓塞血管治疗了一例颈内动脉一海绵窦瘘的病人。1960年Luessenhop应用甲基丙烯酸甲酯经颈动脉进行栓塞疗法成功地治愈了脑动静脉畸形。1970年Djindjian和Longacre等在超选择性血管造影后栓塞了颈外动脉及其分支。近十余年来,随着血管造影技术的改进和完善血管栓塞疗法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它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对于神经外科、耳鼻喉科、颌面外科和颈部外科都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主要阐述血管栓塞疗法在头颈部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