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强化降脂治疗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脂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02例有血脂异常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阿托伐他汀常规治疗组(20mg/d)与强化降脂治疗组(40mg/d),每组51例,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6m检测血脂,颈动脉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变化.结果 治疗后6m,两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脂(TG)水平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有升高,强化降脂组较常规降脂组血脂变化更明显(P<0.05或P<0.01),强化降脂组CIMT、斑块面积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强化降脂组缺血性脑血管病复发率较常规组明显降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强化降脂治疗能有效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血脂水平,有效延缓和逆转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的复发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构建现代化护理技能实训中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护理技能实训中心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包括场地建设、教学设备的配套、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在内的诸多方面的有机结合,而借助实训中心开展模拟教学法是突显现代护理教育理念、实现实践教学改革目标的有效手段。为适应临床护理多层次的教学要求,培养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护理人才,我校着力于建设智能仿真模拟人ECS模拟准临床环境,并以此为基石逐步完成现代化护理技能实训中心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
刘俊超 《基层医学论坛》2016,(19):2634-2635
目的:观察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的效果。方法抽选2014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接收的84例慢性原发性失眠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n=42,使用右佐匹克隆治疗)和对照组(n=42,使用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比对照组的28.57%低,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右佐匹克隆用于慢性原发性失眠的临床治疗中具有疗效明确、安全性好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俊超  刘丹  贾银芝  吴云  王振中  萧伟 《中草药》2017,48(13):2674-2681
目的研究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诱导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模型导致的细胞内源性代谢物的变化及山茱萸环烯醚萜苷类特征成分莫诺苷对异常代谢的调节作用,寻找莫诺苷保护损伤HUVECs潜在的代谢生物标志物,探索莫诺苷保护AGEs诱导损伤HUVECs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AGEs诱导制备HUVECs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技术,对3组细胞样本进行分离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等模式识别方法对变量数据进行分析,t检验进行显著性统计分析,筛选出潜在生物标志物。通过独特通路分析(IPA),构建代谢组学特征网络图。结果模式识别能够较好地区分对照组、模型组和给药组细胞;进一步根据VIP数值大小筛选出30个对分类有显著贡献的离子,定性鉴定出10种潜在代谢生物标志物,这些内源性物质在给药组细胞内的水平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找到5条代谢通路,构建了莫诺苷保护AGEs诱导HUVECs损伤的代谢组学特征网络图。结论莫诺苷可使AGEs诱导损伤的HUVECs中代谢物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保护作用可能与5条相关代谢通路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翼点入路前循环动脉瘤手术治疗相关问题。方法经CTA或DSA明确诊断的颅内前循环动脉瘤患者21例,回顾性分析应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21例前循环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时机与近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术前Hunt-Hess分级I级7例,Ⅱ级9例,Ⅲ级4例,Ⅳ级1例。成功夹闭动脉瘤颈21例,术中动脉瘤破裂4例。随访2~12个月,良好16例,轻残3例,重残1例.死亡1例。本组近期疗效良好率为85.8%(20/21),病死率为6.6%(1/21),术中破裂发生率19.05%(4/21)。结论Hunt-Hess分级Ⅰ-Ⅲ级前循环动脉瘤患者应尽早手术,翼点入路是治疗颅内前循环动脉瘤的经典入路;控制性降压可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激光原位开窗腔内重建治疗累及弓部分支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效果及其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血管外科收治累及弓部主动脉夹层病人181例,172例接受激光原位开窗腔内修复技术治疗。纳入标准为夹层累及主动脉弓部,腔内技术修复主动脉夹层过程需重建弓部分支血管。主动脉夹层病变范围距离冠状动脉开口<15 mm,升主动脉直径>45 mm的病人排除。结果:172例病人行激光原位开窗及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其中37例(21.51%)在急性期,135例(78.49%)在亚急性期。重建弓部分支血管技术成功率95.93%(165/172)。院内死亡6例(3.49%),卒中2例(1.16%),截瘫4例(2.33%),近端支架源性夹层2例(1.16%),无远端支架源性夹层。随访168例(97.67%)。共重建311个弓上分支血管。CT血管造影随访(10.6±5.4)个月,显示弓上分支血管通畅295个,通畅率94.86%。172例中152例(88.37%)表现为胸主动脉段部分或全部假腔血栓形成。结论:应用激光原位开窗技术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分支夹层成功率高,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脑手术患者术后耐甲氧西林革兰阳性菌所致颅内感染的万古霉素治疗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颅脑手术患者共145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72例和B组73例,其中A组患者采用鞘内给药;B组患者采用静脉给药;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疗效及脑脊液中的药物达峰时间,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颅脑手术后耐甲氧西林革兰阳性菌颅内感染患者1周治愈率A组的为56.9%,明显高于B组的17.8%,2周的治愈率A组高达94.4%、B组仅41.1%,A组给药形式治疗效果更好;患者脑脊液中的药物达峰时间A组为4h、B组为16h,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万古霉素鞘内给药能够快速提高患者脑脊液中的药物浓度,起效快并且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有效去除痛安注射液中无效杂质,优化配液过程中除杂工艺的最佳参数,该文以痛安注射液为研究对象,以白屈菜碱的质量浓度、青藤碱的质量浓度、固含物减少率、有关物质检查结果等为评价指标,考察冷藏、热处理、碳吸附等工艺对药液中杂质及有关物质的去除情况,优化工艺参数并确定除杂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冷藏时间36 h,热处理时间15 min,活性炭用量0.3%,100℃吸附10 min,能够有效的去除痛安注射液中鞣质等杂质,保证成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中吸烟个体血清在具核梭杆菌(Fn)侵入 KB 细胞及在侵入过程中对 KB 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作用。方法:提取慢性牙周炎吸烟个体10例(Y 组)、慢性牙周炎非吸烟个体10例(N 组)、牙周健康非吸烟个体5例(H 组)的血清。分别将各组血清200、400、800μl 添加至 Fn 感染 KB 细胞模型,作用24 h 后计数细菌菌落。用人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各组上清液中 MMP-1的浓度。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3组800μl血清引起 Fn 侵入 KB 细胞的侵入率(%)分别为12.59±1.27、8.03±0.075和7.99±0.14(P <0.05),KB 细胞分泌 MMP-1的浓度(μg/L)分别为400.04±21.02、252.57±18.89、262.47±35.29(P <0.05)。200μl 和400μl 血清组与 N 组、H 组比较, Fn 侵入率及 KB 细胞 MMP-1分泌量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较高剂量吸烟个体血清有利于 Fn 侵入 KB 细胞并促进KB 细胞分泌 MMP-1。  相似文献   
10.
自2002年以来,我科通过局麻钻孔加尿激酶注射治疗横窦骑跨型硬脑膜外血肿2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8~42岁,平均28岁。均有枕部外伤史,有短暂昏迷史者18例,伤后多表现为逐渐加重的头痛、呕吐。入院时GCS评分7~15分,受伤至手术时间12h~7d,其中<3d者8例,3~7d者18例。1.2影象学检查结果枕骨骨折18例。血肿量10~50ml者24例,其中幕上多于幕下11例,幕上等于幕下8例,幕上少于幕下5例。有2例为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清除术后迟发性血肿。血肿量<10ml者2例,血肿均位于横窦表面。26例病人幕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