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下颌后牙区舌侧埋伏阻生牙拔除术中微创技术的应用。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医学院口腔综合科就诊需拔除下颌后牙区埋伏阻生牙的患者19例,术前经锥形束CT(CBCT)准确定位,选择舌侧翻瓣,利用气动式外科专用切割手机与外科动力钻精确去骨和分牙,微创拔除患牙。结果 19例患牙及牙根均顺利拔除,手术时间14~26 min,平均20 min。所有患者术后反应较轻,均无明显肿胀。无一例发生术后感染、舌麻木、损伤邻牙等并发症,创口均一期愈合。结论 对于下颌后牙区舌侧埋伏阻生牙,术前经CBCT准确定位,选择合适的舌侧切口,利用气动式外科专用切割手机联合外科动力钻微创拔除,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研究两种微创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综合科就诊的需拔除双侧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50例。采用随机、单盲、自身牙弓左右侧交叉对照的研究方法,一侧患牙使用45°冲击式气动手机法(联合使用加长球钻去骨、加长裂钻分牙)拔除,对侧患牙使用超声骨刀法(超声骨刀去骨、45°冲击式气动手机配合加长裂钻分牙)拔除。比较两种方法术中去骨时间、阻生牙完全脱位时间、患者术后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及患侧面部肿胀百分率等。结果 50例患者的100颗患牙均顺利拔除,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出血、创口感染、干槽症等并发症。45°冲击式气动手机法术中平均去骨时间和阻生牙完全脱位时间均短于超声骨刀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45°冲击式气动手机法术后48 h疼痛VAS评分和患侧面部肿胀百分率均略高于超声骨刀法,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45°冲击式气动手机法和超声骨刀法均为安全性较高、术后反应较小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微创拔除方法,两者在拔除相同阻生类型的患牙时产生的手术创伤基本相当,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更短、设备成本更低的优势,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各种微创拔牙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拔除,但对其手术创伤的评估缺乏客观量化的指标。牙拔除术后肿胀度能较为客观地反映手术创伤程度。目前常用于评估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拔除术后肿胀度的方法包括肿胀视觉模拟评分法、直接测量法及光学3D测量法等,这些方法的评估原理不同,评估精确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文章就以上几种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并分析其优缺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研究两种微创法拔除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综合科就诊的需拔除双侧下颌阻生第三磨牙患者50例。采用随机、单盲、自身牙弓左右侧交叉对照的研究方法,一侧患牙使用45°冲击式气动手机法(联合使用加长球钻去骨、加长裂钻分牙)拔除,对侧患牙使用超声骨刀法(超声骨刀去骨、45°冲击式气动手机配合加长裂钻分牙)拔除。比较两种方法术中去骨时间、阻生牙完全脱位时间、患者术后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及患侧面部肿胀百分率等。结果 50例患者的100颗患牙均顺利拔除,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术后出血、创口感染、干槽症等并发症。45°冲击式气动手机法术中平均去骨时间和阻生牙完全脱位时间均短于超声骨刀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45°冲击式气动手机法术后48 h疼痛VAS评分和患侧面部肿胀百分率均略高于超声骨刀法,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 0.05)。结论 45°冲击式气动手机法和超声骨刀法均为安全性较高、术后反应较小的下颌阻生第三磨牙微创拔除方法,两者在拔除相同阻生类型的患牙时产生的手术创伤基本相当,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更短、设备成本更低的优势,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