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单侧完全性唇腭裂牙槽突植骨手术前的正畸治疗及手术效果.方法:颌面外科认为牙槽突植骨手术不易进行的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伴有牙槽突裂患者18例,男13例,女5例,在牙槽突植骨前进行正畸治疗.术后定期拍摄全颌曲面断层片,观察植骨疗效,手术后观察期为0.5~2年.牙槽骨高度的评价采用Berglancl标准进行.结果:正畸治疗后,前牙扭转和舌倾得到纠正,牙槽突裂隙增宽.牙弓形态改善,为牙槽突植骨手术创造了良好条件,植骨成功率达89%.结论: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遗留严重错(牙合)畸形的患者,应该在牙槽突植骨手术前进行合适的正畸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上颌-鼻软骨整形矫治器在婴儿期双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前正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50例双侧唇腭裂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n=30)与对照组(n=20),试验组于出生10 d~1个月内进行上颌-鼻软骨整形矫治器矫治,对照组均不做术前正畸.两组患儿正畸治疗前(T1)后(T2)对比上唇裂隙、上前牙槽突裂隙关闭程度,对比两组唇腭裂联合整复术后3个月鼻翼外观满意度,作出评价.结果 两组患儿T1、T2两侧上唇裂隙及牙槽突裂隙宽度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术后鼻翼外观满意度试验组87%,高于对照组60%(P<0.05).结论 该治疗有效减少上唇及上颌骨牙槽突的裂隙宽度,改善鼻外观,达到降低手术难度,增加手术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手持式三维扫描仪在唇裂定量评价中的应用.方法:18例单侧唇裂患儿在术前使用手持式三维扫描仪获取面部三维数据,在计算机中重建面部三维图像并进行定点测量.术中对相同标志点进行直接测量.两组测量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种测量方法比较,各测量指标准确性的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误差的结果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维扫描测量的可靠性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平均绝对差别(MAD)为0.07 mm,相对误差大小(REM)为1.1%.结论:三维扫描测量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很高的重复性和有效性,又不接触患者,是唇裂手术前后对照研究及颌面部畸形形态学研究的最有前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邓利琴  余乔立  王洁 《广东医学》2007,28(2):228-229
目的 了解2~3岁低龄组儿童局部应用氟化物的防龋效果.方法 选取广州市第二幼儿园2~3岁儿童共210例,随机分为两组,氟保护漆组(104例)和氟化凝胶组(106例),分别以氟保护漆及氟化凝胶进行防龋,每半年一次共3次.随机抽取2005年5~6月在我院保健门诊就诊的2~3岁儿童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儿童防龋前后的患龋率.结果 3组的患龋率在防龋前差异无显著性,防龋后3组患儿的患龋率差异有显著性.氟保护漆组的患龋率在防龋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而氟化凝胶组及对照组的患龋率在防龋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氟化物防龋能有效降低龋病的发生率,氟保护漆操作简单、儿童易接受配合,是群体防龋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个性化鼻模在唇裂整复术后鼻畸形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单侧唇裂患儿3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5例,手术后1周开始持续佩戴鼻模3~6个月.对照组15例术后不使用鼻模.两组患儿均在术后1年复诊,由评价小组评价鼻外形.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结果:以两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患儿最终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的鼻外形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个性化鼻模符合鼻部的生物学原理和解剖特点,通过长期、持续、温和、有方向性的外力来维持手术效果,能有效改善鼻外形.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因口腔出血首诊于口腔科的血液病患儿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7例因口腔出血首诊于口腔科的血液病患儿进行临床分析处理.结果 7例患儿经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确诊为血液病,经局部和全身治疗后均止血.结论 血液病患儿首诊于口腔科的主要症状是口腔出血不止,应尽快明确病因,加强局部处理,及时转诊治疗.  相似文献   
7.
儿童疱疹性口炎的病毒检测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利琴  余乔立 《广东医学》2006,27(11):1716-1717
目的总结儿童疱疹性口炎病毒检测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49例临床诊断为疱疹性口炎患儿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取患儿咽拭子进行病毒分离,使用干扰素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首发症状多为拒食(100%)、发热(86%)、牙龈红肿(78%)。病毒分离阳性142例,经标准血清鉴定,全部为Ⅰ型单纯疱疹病毒,阳性率为57%。经干扰素治疗总有效率100%,80.7%的患儿发病年龄为0~4岁。结论儿童疱疹性口炎多由HSV-1引起,病毒培养是实验室诊断HSV感染的金标准。干扰素糖液对疱疹性口炎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