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口腔科学   3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付桂凤 《广东医学》2001,22(6):523-523
我院自 1999年 1月至 2 0 0 0年 12月共收治了 2 5例新生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2 5例中男 18例 ,女 7例 ,发病最小年龄 36h,由我院妇产科转入。发病时间 1月 10例 ,2月 2例 ,3月 1例 ,9月 3例 ,10月 2例 ,11月 4例 ,12月3例。母乳喂养 19例 ,奶粉人工喂养 6例。1.2 临床表现 全部首发呕吐 ,进食后加剧 ,随之 1~ 2d后出现腹泻有 2 1例 ,15例每天大便次数较正常时仅增加 2~ 3次 ,6例增加 4~ 6次 ,每次量 30~ 6 0g之间 ,稀水样 ,无黏液脓血。发热 5例 ,全部为低热 ,体温在 39°C以下 ,持续 …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腮腺良性肿瘤改良美容术式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 我院1992—2006年腮腺良性肿瘤患者128例,采取改良美容切口,保留腮腺主导管、耳大神经后支和大部分腮腺组织的区域性切除术。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I期愈合,术后腮腺区无凹陷畸形,腮腺分泌功能正常,4例出现暂时面瘫,1~3个月内恢复。随访3~10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 改良美容术式是治疗腮腺良性肿瘤的美容和功能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全面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对全面部骨折(panfacial fractures)患者临床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我院1991-2006年全面部骨折患者60例,15例传统方法治疗即颌间结扎牵引固定;45例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随访1-8年,包括门诊检查及电话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外伤后均出现骨质重新愈合,无骨不连现象;保守治疗患者功能基本恢复,外形较差,手术治疗患者功能、外形均得到较好的恢复;张口度总体上看保守治疗患者恢复不如手术治疗患者。结论全面部骨折手术治疗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4.
颞颌关节脱位是口腔科的常见急诊。临床复位大都采用口内法,口外法及其它方法较少用。作者自88年以来,采用改良式颞颌关节脱位口外复位法,治疗25例患者,取得较好效果。临床资料1. 本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24~82岁。双侧脱位21例,单侧脱位左3例,右1例。脱位时间1天以内20例,1~3天4例,一周1例。采用改良式口外复位法,均获成功。2. 改良式口外复位方法:患者端坐于方凳上,头部紧靠墙壁,下颌面平位于术者肘关节水平。术者立于患者右前方。待患者平静休息数分钟后,首先扪及脱位侧(一侧或双侧)突出于颧弓下方的髁状突,并将中指置于髁状…  相似文献   
5.
付桂凤  余景建 《广东医学》2002,23(5):533-534
目的:观察对比国产与进口蒙脱石散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将145例早期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随机分成口服进口蒙脱石散组,口服国产蒙脱石散组及对照组(予常规的对症支持疗法),观察并对比3组间的治疗效果。结果:国产蒙脱石散组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发热,呕吐,腹泻疗效与对照组,进口蒙脱石散组二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进口蒙脱石散组与对照组相比,发热消退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泻消失时间,进口蒙脱石散组较对照组疗效好(P<0.05),呕吐消失时间,进口蒙脱石散组较对照组效果差(P<0.01),结论:不同厂家生产的同一类药物,其临床效果可能是不一样的,临床工作者应注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Ⅰ、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提供干预措施。方法:采取前瞻性调查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方式,对医院2012年手术科室住院患者Ⅰ、Ⅱ类切口手术部位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手术病例4 285例,发生手术部位相关性医院感染共17例,感染率为0.40%;Ⅰ类切口手术1 044例,发生医院感染2例,感染率为0.19%;Ⅱ类切口手术3 241例,发生医院感染15例,感染率为0.46%。按不同手术危险指数级别统计:危险指数评分为0分病例共1 764例,未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病例;危险指数评分为1分病例共1 479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4例,感染率为0.41%;危险指数评分为2分病例共978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1例,感染率为1.12%;危险指数评分为3分病例共64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2例,感染率为3.12%。结论:对不同危险指数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主动实施全程监测跟踪,及时控制和降低危险,可有效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