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62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40年   1篇
  187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 success of sorafenib in prolonging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makes therapeutic inhibition of angiogenesis a component of treatment for HCC. To enhance therapeutic efficacy, overcome drug resistance and reduce toxicity, combination of antiangiogenic agents with chemotherapy, radiotherapy or other targeted agents were evaluated. Nevertheless, the use of antiangiogenic therapy remains suboptimal regarding dosage, schedule and duration of therapy. The issue is further complicated by combination antiangiogenesis to other cytotoxic or biologic agents. There is no way to determine which patients are most likely respond to a given form of antiangiogenic therapy. Activation of alternative pathways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progress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ntiangiogenic therapy has also been recognized. There is increasing importance in identifying, validating and standardizing potential response biomarkers for antiangiogenesis therapy for HCC patients. In this review, biomarkers for antiangiogenesis therapy including systemic, circulating, tissue and imaging ones are summarized. The strength and deficit of circulating and imaging biomarkers were further demonstrated by a series of studies in HCC patients receiving radiotherapy with or without thalidomide.  相似文献   
2.
医科院校师生对考试现状看法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科院校的考试主要是学科考试。调查显示,教师和学生对目前的学科考试模式评价均不高,存在的最主要弊端是考试方法单一,考试管理不够科学、严谨,考风不好;认为作弊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自己学习不努力、社会风气影响以及学校对教师和学生要求不够严格。因此,要搞好考试改革,提高考试质量,必须着重从改革考试方法、加强考试管理的改革与研究、整顿考风、制定科学的成绩评定方法、加强能力考核、实施教考分离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冯琦  王鸿志  冯凯祥  章静 《四川医学》2001,22(8):735-736
目的 探讨选择性动脉造影和造影时机选择在不时原因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运用Seldinger技术对32例患者进行选择性肠系膜上、下动脉及其分支造影,其中少量出血患者17例,中至大量15例。首次出血3例,2次以上反复出血29例。结果 32例中28例发现病变(87.5%),其中肿瘤性病变(n=15)非肿瘤性病变(n=13),少理出血未见造影剂外溢征,中至大量出血中造影剂外溢征占33%。结论 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下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在少量出血和出血间歇期仍有很大价值;造影显示病变部位更重要于显示出血征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肝损害等不良反应预防和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将适应证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142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口服硫普罗宁400 mg·d-1;对照组145例使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同时口服安慰剂,疗程8周。结果两组精神疾病疗效相同,实验组肝损害发生率总计为23.94%,第4,6,8周分别为6.34%,7.10%,4.96%,恶心呕吐及白细胞降低分别为2.11%,1.41%;对照组肝损害发生率总计为53.10%,第4,6,8周分别为15.49%,17.61%,12.68%,恶心呕吐及白细胞降低分别为8.28%,6.21%;实验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结论精神疾病患者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联用硫普罗宁对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肝损害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且不影响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临沂市兰山区中小学生视力状况,为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对数视力表灯箱按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实施方案》和《检测细则》细则的要求,检测学生裸眼视力。以单眼或双眼低于5.0为视力低下,并按照轻度、中度、重度视力低下进行统计。[结果]合计调查学生116970人,视力低下45788人,视力低下率为39.15%。小学生视力低下率为23.66%(16913/71480),初中生为58.46%(21295/36426),高中生为83.63%(7580/90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本次调查显示兰山区中小学生的视力低下较为严重,视力低下率较高,不同学段的视力低下率随着学段的增高而上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蓝莓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肝组织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催化亚基(GCLC)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蓝莓汁低剂量预防组(蓝低组,10.0g/kg)、蓝莓汁高剂量预防组(蓝高组,20.0g/kg)、联苯双酯预防组(联苯双酯组,0.15g/kg),每组10只,连续灌胃7d,1次/天,其后用CCl4复制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光镜下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学变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肝匀浆中丙二醛(MDA)、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活力及含量,分别采用反转录PCR(RT‐PCR)、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blot检测大鼠肝组织中GCLC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蓝低组、蓝高组和联苯双酯组大鼠肝细胞变性及坏死程度显著轻于模型组(P<0.05),血清ALT、AST及肝匀浆MDA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而肝匀浆CAT、SOD、GSH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肝组织GCLC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3组相比,蓝高组与联苯双酯组效果相似,略优于蓝低组。结论蓝莓对CCl4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有一定预防作用,可能与上调大鼠肝脏GCLC表达,减轻氧化应激性肝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血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寄生虫病。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筛查、心电图、影像学与病理学分析等临床医学领域,并有望实现血吸虫病精准防控。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应用于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异位血吸虫病临床评估,晚期血吸虫病预后预测,钉螺、虫卵、毛蚴自动检测,血吸虫病流行病学监测和药物发现等方面。本文对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在血吸虫病防控领域的应用进展与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司法精神医学鉴定案例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30例司法精神病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鉴定诊断排前3位的依次为精神分裂症(19.2%)、精神发育迟滞(15.4%)、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13.9%);进行刑事责任能力评定者占70.8%,其中评定为完全责任能力占32.6%,限制责任能力占29.4%,无责任能力占38.0%。结论司法精神病鉴定案例中以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案例居多,鉴定诊断以精神分裂症为首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对脓毒血症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该院急诊重症病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81例患者,其中61例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根据脓毒血症诊断标准分为脓毒血症组39例与SIRS组22例,非SIRS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sTREM-1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结果脓毒血症组与SIRS组血清sTREM-1及P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脓毒血症组血清sTREM-1及PCT水平均明显高于SIRS组(P0.01);sTREM-1和PCT在SIRS患者中早期诊断脓毒血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2和0.670,sTREM-1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2.3%和86.4%,PCT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1.5%和81.8%。结论血清sTREM-1是脓毒血症早期诊断的较好指标,同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优于P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