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3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7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23篇
妇产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40篇
临床医学   161篇
内科学   81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51篇
特种医学   66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326篇
预防医学   136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23篇
  1篇
中国医学   104篇
肿瘤学   2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58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12篇
  2007年   99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电子直线加速器照射对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直线加速器对NIH 3T3细胞进行照射,观察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的改变情况;同时测定损伤前后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照射后细胞凋亡数增加,p53蛋白表达量上升。结论 电子直线加速器照射损伤可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人B组轮状病毒WH-2株VP7蛋白并制备其兔抗血清。方法:根据B组轮状病毒(GBRV)WH-2株vp7基因的全序列设计引物,用PCR的方法扩增得到vp7基因的编码区。将其克隆到原核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KG内,转化大肠杆菌E.coliDH5α,IPTG诱导表达人B组轮状病毒WH-2株VP7蛋白,经SDS-PAGE分离纯化表达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人B组轮状病毒WH-2株VP7蛋白抗血清。结果:经鉴定确认,vp7基因以正确的方式插入到载体中,此重组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后,可表达相对分子量为53.4 kDa的GST-VP7融合蛋白。制备的抗血清经同样诱导表达的表达载体pGEX-KG表达产物吸收后1:500倍稀释后用Western Blot分析,与53.4 kDa的GST-VP7融合蛋白获得特异性显色信号。结论:人B组轮状病毒WH-2株VP7蛋白成功在大肠杆菌中GST融合表达,所表达的蛋白和制备的抗体不但为研究结构与功能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GBRV所引起的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等流行病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奠定了基础,具有重要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分析基于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FT-CMR)的心脏功能评估参数对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患者治疗后复发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26例预行冷冻球囊消融术的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均进行心脏磁共振检查,根据术后6个月内患者有无复发将其分为窦性心律组72例和房颤复发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左心房应变及应变率参数,采用FT-CMR评估患者心脏功能,并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FT-CMR心脏功能评估参数对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房颤复发组患者女性、高血压、糖尿病、非阵发性心房颤动比例显著高于窦性心律组(P<0.05)。房颤复发组患者左心房总应变(Es)、左心房正向应变率峰值(SRs)、左心房被动应变(Ee)、心室舒张早期负向应变率峰值(SRe)、左心房整体纵向应变(PLAS)参数值低于窦性心律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3.511,95%CI:1.036~11.906)、PLAS(OR=1.089,95%CI:1.039~1.141)是心房颤动冷冻...  相似文献   
4.
探讨B7-H3分子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树突状细胞(Mo-DC)体外成熟和生物学功能的影响。采用常规方法从健康人外周血单核细胞诱导DC,在诱导过程中,加入B7-H3单抗21D4共培养,经流式细胞术检测Mo-DC上B7-H3分子和其他共刺激分子的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L-10和IFN-γ的分泌量,并采用3H-TdR掺入法测定T细胞的增殖。结果:B7-H3分子在未成熟和成熟Mo-DC上均有高水平表达,抗人B7-H3单抗21D4能上调Mo-DC表面CD80、CD86和CD83的表达,提高Mo-DC的共刺激能力,促进T细胞的体外增殖,并能显著促进T细胞分泌IL-10。由此表明,B7-H3单抗21D4交联作用可以促进Mo-DC体外成熟,上调其共刺激T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研制功能性鼠抗人2IgB7-H3单克隆抗体。以人2IgB7-H3基因转染细胞L929/2IgB7-H3为免疫原,常规免疫6~8周龄的雌性BALB/c小鼠;利用B淋巴杂交瘤技术,将免疫小鼠脾脏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株SP2/0融合,L929/2IgB7-H3细胞为抗原筛选阳性细胞;经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对杂交瘤细胞进行反复筛选和多次克隆化培养;采用快速定性试纸法鉴定单抗Ig亚类;利用竞争抑制性实验分析该单抗识别的抗原表位;采用MTT法分析该单抗在体外阻断DC对T细胞的促增殖效应。结果:获得了1株持续稳定分泌鼠抗人2IgB7-H3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7D7),该单抗可特异识别L929/2IgB7-H3分子和介导有效的共刺激信号。该单抗的成功获得和其生物学特性的初步鉴定,为进一步研究B7-H3两个异构体在DC细胞及肿瘤细胞上的作用机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侯雨  朱琳  张奇镔  叶小风  柯俏颖  徐志士  魏颖慧 《中草药》2023,54(12):3815-3823
目的 研究大黄-黄芪多组分自微乳的处方与制备工艺,评价制剂质量,并考察其大鼠肠吸收特性。方法 通过溶解度实验、油相与乳化剂和助乳化剂配伍实验及伪三元相图的绘制,筛选出最优处方组成;并从自微乳的外观、形态、粒径、稳定性等方面对自微乳进行评价。通过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考察自微乳的肠吸收特性。结果 自微乳处方中油相为辛酸癸酸单双甘油酯、乳化剂为聚氧乙烯蓖麻油35、助乳化剂为乙二醇。在微乳形成区选择各辅料用量,采用适宜方法加入大黄总蒽醌及黄芪总皂苷制得的组分自微乳,外观均一透明,加水分散后形成黄色乳光的微乳液,透射电镜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下观察到微乳分散均匀,无黏连,呈大小均一圆球形乳滴;平均粒径为(33.01±0.12)nm、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on index,PDI)为0.10±0.02、电位为(-10.10±1.00)m V;自微乳中大黄总蒽醌和黄芪总皂苷质量分数分别为6.29、8.80 mg/g。自微乳中大黄总蒽醌在十二指肠、空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及表观吸收系数(Papp)较回肠段均有显著提高;黄芪...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收集2017年1月—2020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过程中是否发生低血糖,分为发生组(n=31)与未发生组(n=69),设计一般情况调查问卷,并将可能的影响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经多项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结果显示,病程>10年、使用磺脲类药物、联合使用降糖药物、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均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20.429、2.619、3.409,P均小于0.05)。结论 病程>10年、使用磺脲类药物、未进行自我血糖监测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过程中低血糖发生的危险因素,临床需予以以上人群重点关注,加强管理与教育,并实施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期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探讨古稀胶囊(主要成分有机硒 ) 对接受放疗的鼻咽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接受放射治疗的 34例鼻咽癌患者分成单纯外照射(单放组 ) 1 2例和外照射加用古稀胶囊(药放组 ) 2 2例。结果 :放疗后与放疗前比较 :药放组 :CD+ 3 细胞增加(P <0 .0 1) ,CD+ 4 细胞升高(P <0 .0 5 ) ,CD+ 4 /CD+ 8比值回升 ,无显著差别(P <0 .0 5 ) ,IgG含量下降(P <0 .0 5 ) ,B细胞百分数和IgM含量有下降趋势 ,但无显著意义(P <0 .0 5 ) 。较单放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 :古稀胶囊可拮抗放疗引起的免疫功能抑制 ,同时可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2 (COX 2 )和P -耐药糖蛋白 (P gp)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和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SP法 )检测64例胆囊癌组织标本中COX 2和P gp蛋白的表达。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COX 2和P gp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 71 9% ( 4 6/ 64 )和 65 6% ( 4 2 / 64 ) ,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中两者的阳性率 4 8% ( 2 / 42 )和 7 1%( 3 / 42 ) ,P <0 0 5 ,P =0 0 0 6。COX 2的表达与胆囊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P <0 0 5 ,P =0 0 0 0、0 0 0 0、0 0 1,而与组织学分级无关 ;P gp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P <0 0 5 ,P =0 0 0 2、0 0 0 1,而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无关 ;二者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大小均无关。COX 2与P gp的表达调控呈正相关 ,两者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性 ,r =0 42 5 ,P<0 0 5。结论 :在胆囊癌中 ,COX 2、P gp参与肿瘤发生发展过程并与患者的预后有关 ,COX 2和P gp的协同作用在肿瘤多药耐药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选择性COX 2抑制剂的应用会预防肿瘤耐药并提高化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生脉注射液具有益气养阴、复脉固脱之功效,广泛用于严重感染、血容量不足引起的血压降低.在气管插管后血压降低时,应用生脉注射液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对气管插管后血压降低应用生脉注射液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