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2132篇
  免费   101390篇
  国内免费   7306篇
耳鼻咽喉   19003篇
儿科学   43107篇
妇产科学   38995篇
基础医学   197021篇
口腔科学   36731篇
临床医学   118485篇
内科学   262481篇
皮肤病学   27487篇
神经病学   103407篇
特种医学   52982篇
外国民族医学   419篇
外科学   205505篇
综合类   37065篇
现状与发展   22篇
一般理论   320篇
预防医学   97279篇
眼科学   31934篇
药学   105916篇
  66篇
中国医学   6641篇
肿瘤学   75962篇
  2021年   11439篇
  2018年   14816篇
  2017年   11396篇
  2016年   12632篇
  2015年   15360篇
  2014年   20592篇
  2013年   28398篇
  2012年   39545篇
  2011年   42408篇
  2010年   25202篇
  2009年   23034篇
  2008年   39132篇
  2007年   41961篇
  2006年   42616篇
  2005年   41784篇
  2004年   39053篇
  2003年   37836篇
  2002年   36935篇
  2001年   59712篇
  2000年   61212篇
  1999年   52622篇
  1998年   15476篇
  1997年   14028篇
  1996年   14010篇
  1995年   13229篇
  1994年   12510篇
  1993年   11321篇
  1992年   41529篇
  1991年   40803篇
  1990年   40310篇
  1989年   39071篇
  1988年   36434篇
  1987年   35612篇
  1986年   33945篇
  1985年   32319篇
  1984年   24030篇
  1983年   20895篇
  1982年   12412篇
  1979年   22690篇
  1978年   15896篇
  1977年   13738篇
  1976年   12983篇
  1975年   14209篇
  1974年   16708篇
  1973年   16093篇
  1972年   15313篇
  1971年   14234篇
  1970年   13207篇
  1969年   12732篇
  1968年   1197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2.
目的 应用可视化方法分析代谢组学在中医药领域的现状及趋势。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和Web of Science 核心合集数据库2021年3月15日之前收录的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的相关文献,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关键词、作者、研究机构等内容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文文献247篇,英文文献350篇。文献数量在波动中迅速上升。中、英文文献作者合作网络显示,张爱华是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并形成了核心研究团队。发文机构显示,中国医学科学院是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机构,机构间合作紧密。中、英文文献关键词分析显示,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核磁共振、代谢标记物、冠心病、质谱技术、代谢通路等相关领域。结论 中医药领域代谢组学研究的热点主要为中医药治疗代谢性疾病的机制研究。研究趋势为卵泡代谢组学研究及中药有效成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4.
5.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蓬勃兴起为现代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在中医药领域的科技创新中崭露头角,二者的融合不断加深,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发展前景、争议挑战也引发了诸多思考。本文将从人工智能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入手,对人工智能辅助中医诊断、智能决策与数据挖掘、健康管理及中草药现代化研究等方面,就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与分析,以期为AI视域下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智能化赋能。  相似文献   
6.
7.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某二级公立医院员工满意度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探寻提升员工满意度路径提供依据。方法:按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医院276名员工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对搜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院员工满意度为(71.26±8.57)分;各维度评分中得分最高的是"领导与管理"维度,为(15.52±2.02)分;最低的是"薪酬与福利"维度,为(12.57±2.77)分。学历和岗位是影响该院员工满意度的主要因素。结论:医院员工满意度处于一般水平,医院应从健全薪酬福利机制、做好职业规划、重视不同群体需求、营造文化氛围等路径入手,提升员工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9.
Vaccination is a vital health care initiative to prevent individual and population infection. To increase vaccination rates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mplemented the ‘No Jab, No Pay’ policy, where eligibility for several government benefits required children to be fully vaccinated by removing ‘conscientious objections’ and expanding the age range of children whose families receive benefits. This study assesses the impact of this policy at a local area within a single medical practice community in NSW, Australia. A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udit was performed between 2012 and 2017 on a single general practice's vaccination records for children ≤19 years. Catch-up vaccinations were assessed based on age at vaccination. Incidence of catch-up vaccinations was assessed for each of four years before and two year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o Jab, No Pay’ policy in January 2016, along with the age of children and vaccination(s) given. Catch-up vaccinations were assessed temporally either side of implementation of ‘No Jab, No Pay’. Comparing the average annual vaccination catch-up incidence rate of 6.2% pre-implementation (2012–2015), there was an increase to 9.2% in 2016 (p < .001) and 7.8% in 2017 (p = .027). Secondary outcome measurement of catch-up vaccination incidence rates before (2012–2015) and after (2016–2017) ‘No Jab, No Pay’ implementation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creases for children aged 8–11 years (3.2%–5.6%, p = .038), 12–15 years (7.5%–14.7%, p < .001) and 16–19 years (3.3%–10.2%, p < .001) along with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children aged 1–3 years (11.4%–6.2%, p = .015). Also, catch-up rates for DTP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program implementation.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the Australian federal government vaccination policy ‘No Jab, No Pay’ was coincident with an increase in catch-up vaccinations within a rural NSW community served by one medical practice, especially for older children.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老年人生命晚期获知疾病相关信息意向及影响因素。方法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采用生命晚期疾病信息意向问卷,利用方便抽样法对福州市中心城区7所养老机构及15个社区的414例年龄≥60岁的老年人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与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对疾病相关信息的需求水平、获知程度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结果414例老年人疾病相关信息需求得分为(17.1±4.9)分;48.8%(202/414)希望详尽知晓,30.7%(127/414)希望选择性了解,20.5%(85/414)不想知道任何信息;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是否接受/见过其他生命维持治疗(LSTs)是影响老年人疾病相关信息需求水平的主要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分别为-0.141、0.116、0.115,均P<0.05);有序多分类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以60~69岁为参照,70~79岁:OR=0.544,95%CI:0.310~0.957;80~89岁:OR=0.526,95%CI:0.289~0.956)、文化程度(以小学及以下为参照,大专及以上:OR=2.166,95%CI:1.093~4.290)、主要生活费来源(以其他补贴为参照,家人支持:OR=7.303,95%CI:1.157~46.108;退休金:OR=9.288,95%CI:1.502~57.415;公积金/储蓄:OR=15.676,95%CI:2.122~115.793)、是否接受/见过其他LSTs(以是为参照,OR=1.985,95%CI:1.150~3.425)是影响老年人疾病相关信息获知程度意向的主要因素。结论老年人生命晚期获知疾病相关信息的意向程度较高,年龄、文化程度、主要生活费来源、是否接受/见过其他生命维持治疗等是其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