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12篇
  免费   3116篇
  国内免费   1920篇
耳鼻咽喉   270篇
儿科学   376篇
妇产科学   206篇
基础医学   2767篇
口腔科学   722篇
临床医学   3518篇
内科学   3569篇
皮肤病学   285篇
神经病学   1222篇
特种医学   11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0篇
外科学   2665篇
综合类   6238篇
现状与发展   7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773篇
眼科学   611篇
药学   3063篇
  42篇
中国医学   1961篇
肿瘤学   2022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396篇
  2022年   964篇
  2021年   1453篇
  2020年   1108篇
  2019年   779篇
  2018年   867篇
  2017年   949篇
  2016年   776篇
  2015年   1279篇
  2014年   1667篇
  2013年   1663篇
  2012年   2713篇
  2011年   2819篇
  2010年   2192篇
  2009年   1719篇
  2008年   1995篇
  2007年   1776篇
  2006年   1576篇
  2005年   1426篇
  2004年   1039篇
  2003年   890篇
  2002年   712篇
  2001年   550篇
  2000年   418篇
  1999年   319篇
  1998年   199篇
  1997年   168篇
  1996年   166篇
  1995年   145篇
  1994年   149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3篇
  1990年   58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9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18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7年   13篇
  1975年   3篇
  1973年   3篇
  1970年   2篇
  196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干预腹膜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检索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及靶点,并补充文献报道相关药理作用的成分作为潜在活性成分。以"peritoneal fibrosis"为关键词分别在OMIM、Genecards获取目前已知的与腹膜纤维化相关的疾病靶点,后取两者的交集靶点;对交集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筛选核心网络。基于R软件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最终采用AutoDock软件将主要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得出其结合能力。结果 筛选出20个黄芪活性成分及文献报道有相关药理作用4个, 457药物作用靶点,与674个腹膜纤维化病靶点取交集,得到86个共同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提示黄芪拮抗腹膜纤维化主要参与了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的调节、细胞对化学的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的调节等通路; 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调控肿瘤、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黄芪治疗腹膜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调节多种信号通路等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雨课堂在临床流行病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在本科阶段无流行病学学习经历的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中,使用雨课堂线上课前预习及课后随堂练习的功能,用于评价雨课堂线上功能的辅助教学效果。结果应用雨课堂线上功能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基线、阶段小测和末考卷面成绩均无统计学差异;但对于主动学习,雨课堂参与度较高的学生成绩提高明显。结论雨课堂有利于理论性较强课程的学习,但是仍不能忽略课堂教学师生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4.
5.
Oral cancer, predominantly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 is one of the most leading causes of cancers worldwide. Due to a low 5-year survival rate, highly effective methods for the early detection of OSCC are totally needed. MicroRNAs (miRNAs), as promising biomarkers, can bring insights into tumorigenesis of oral cancers. However, studies on the accuracy of miRNAs detection in OSCC have inconsistent conclusions, leading us to conduct this meta-analysis.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the articles investigating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miRNAs in OSCC.The PubMed, Embase, 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 Web of Science were searched (updated to June 11th, 2015) to identify all articles evaluating the diagnostic yield of miRNAs for OSCC. The pooled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other diagnostic parameters were used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miRNAs assays on OSCC detection.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by employing the R software.The present meta-analysis comprised 23 studies from 10 articles, including 598 OSCC patients and 320 healthy individuals, available for analysis. The summary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SROC) curve was plotted. Meanwhile, the pooled diagnostic parameters and the area under curve (AUC) were calculated based on all included studies. The pooled diagnostic parameters calculated from all 23 studies were as follows: pooled sensitivity of 0.759 (95% CI: 0.701–0.809), pooled specificity of 0.773 (95% CI: 0.713–0.823) and AUC of 0.832, which indicates a relatively high diagnostic accuracy of miRNAs in differentiating OSCC patients from healthy controls. Meanwhile, In addition, subgroup analyses were conducted to access the heterogeneity between studies, which is based on specimen (serum/plasma/blood/saliva/ tissue) and ethnicity (Asian/Caucasian).In summary, our meta-analysis suggests that miRNAs might be used in noninvasive screening tests for OSCC, which needs further large-scale studies to be validated.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对公开发表在网络和数据库的有关中医药治疗20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文献进行方、药、证的可视化分析,客观全面的对COVID-19的中医药治疗进行探讨,为现代中医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本文选用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和VOSviewer可视化软件对纳入文献中的用药情况进行数据拆分、整理和分析。结果 本研究高质量数据的主要期刊来源是核心期刊《中医杂志》;新冠临床用方以解表清热剂、开窍补益剂、辟秽祛湿剂为主;临床用药以解表药、清热解毒药、化湿祛痰药以及补益药为主;临床治病思路以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和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为指导;临床常见证型为湿、热、寒、毒相关证型;重视新冠前期预防以及后期恢复调养;治疗过程用药考究,注重养阴与祛邪并进。结论 新冠的中医临床诊治考病全面,并注重养阴与祛邪并进,可为官方制定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探索一套符合现代化医院的行政总值班管理体系,确保医院管理工作安全、稳定运行。分析国内外医院总值班现状和问题,运用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等综合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值班人员责任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等综合管理能力,使总值班管理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实现目标标准化、过程规范化、结果同质化的服务格局。  相似文献   
8.
舌癌患者手术及放化疗后会出现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口腔黏膜炎、口干、营养不良等并发症,使患者生存质量下降,甚至导致肿瘤的复发转移,影响生存期,单一方法往往顾此失彼。依托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肿瘤康复基地,杨宇飞教授在国内外调研考察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构建了一种“门诊多学科肿瘤康复模式”,在舌癌康复方面,以患者为中心,以中医肿瘤内科为主导,多学科共同参与,结合康复科、口腔科、营养科、药剂科等各科优势,形成全程个体化规范序贯康复方案,对患者及早进行康复,在放疗前进行预防性干预尤其重要,使患者能够快速缓解手术和放疗的不良反应,患者获益明显。现取两个典型案例总结其舌癌多学科康复的经验,以期为舌癌的康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人格特征对喉鳞状细胞癌(LSCC)患者术后近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湖北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119例男性LSCC患者,术后5~7 d采用SCL-90、SAS、SDS自评量表评估术后心理状态,采用EPQ问卷测评患者的人格特征。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分析LSCC患者术后近期SAS和SDS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 男性LSCC患者术后SCL-90、SAS、SDS得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5),EPQ中精神质(P)量表和神经质(N)量表得分高于中国常模(P<0.01)。男性LSCC患者术后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中国常模(P<0.05)。家庭收入、手术方式、术后近期是否行放化疗、P和N人格特征是术后SAS评分的影响因素(均P<0.01);家庭收入、手术方式、术后近期是否行放化疗和N人格特征是术后SDS评分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 LSCC患者术后近期存在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具有P和N人格特征;家庭收入、手术方式、术后近期是否行放化疗以及P和N人格特征是影响术后SAS及SDS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放射治疗全身器官剂量数据库平台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勾画软件DeepViewer?1例食管癌患者的全身CT上勾画全身器官,然后利用基于GPU加速的蒙特卡罗软件ARCHER计算相应的器官剂量分布,最后利用Lyman-Kutcher-Burman(LKB)模型评估放疗患者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TCP)。结果:针对该病例,成功建立基于DeepViewer?ARCHER和LKB模型的全身器官剂量数据库,发现距离靶区越近的器官剂量越大,其中心脏与靶区间距离最小,剂量为14.11 Gy,但因其模型参数特殊,通过LKB模型计算的NTCP为0.00%;左、右肺的剂量分别为3.19和1.16 Gy,但是NTCP值却很大,分别为2.13%和1.60%。对于距离靶区较远的头颈部器官(视交叉、视神经和眼)和腹部器官(直肠、膀胱和股骨头)剂量分别约为9和2 mGy,并且NTCP均近似为0.00%。结论:研究结果证明通过自动勾画软件DeepViewer?蒙特卡罗软件ARCHER和LKB模型建立全身器官剂量数据库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