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1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14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27篇
口腔科学   75篇
临床医学   252篇
内科学   358篇
皮肤病学   30篇
神经病学   64篇
特种医学   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82篇
综合类   545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149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237篇
  4篇
中国医学   227篇
肿瘤学   13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82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127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44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100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业霞  Xu Donghong  刘一鸣 《护理研究》2008,22(22):2024-202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病人应用亚低温治疗仪时具体间隔多长时间翻身不发生压疮.[方法]随机选择45例颅脑损伤应用亚低温治疗的病人,采取3 h后开始翻身,侧卧位时每次均为1 h,以后平卧位时间每次逐渐递增1/2 h.[结果]在应用亚低温治疗期间除3例病人在不同时段内发生轻微紫色冻伤外,所有病例均未发生压疮,平均翻身间隔时间为11.31 h,应用单样本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t=8.867,P<0.005).[结论]颅脑损伤病人在使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翻身间隔时间可以延长至8 h不发生压疮.  相似文献   
2.
FⅧ-RAg VEGF在翼状胬肉中表达和微血管密度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第Ⅷ因子相关抗原(FⅧ-RAg)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翼状胬肉中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探讨其在翼状胬肉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20例翼状胬肉、10例正常结膜中FⅧ-RAg和VEGF的表达,并检测MVD.结果 20例翼状胬肉和正常结膜中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20%.VEGF阳性表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FⅧ-RAg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30%,FⅧ-RAg阳性表达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翼状胬肉和正常结膜中微血管密度(MVD)分别为45.85±11.06、23.64±6.8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VEGF、FⅧ-RAg在翼状胬肉中的高表达,MVD升高,提示有新生血管化的发生,可能与翼状胬肉的发生、发展和术后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曲格列酮(troglitazone,TGZ)对人卵巢颗粒细胞芳香化酶(P450arom)活性的调节作用,以不同剂量的TGZ和(或)维甲酸类X受体(RXR)激动剂(LG100268,LG)处理来源于体外受精患者的卵巢颗粒细胞24h,然后测定细胞的芳香化酶活性和P450arom mRNA水平。结果发现,TGZ处理颗粒细胞24h可引起剂量依赖性的芳香化酶活性下降;LG单独作用可以抑制芳香化酶活性,但与TGZ合用对芳香化酶的抑制作用更明显;RT-PCR结果显示,随着芳香化酶活性的下降,P450arom mRNA表达水平也降低。表明TGZ可能是通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RXR异二聚体组成的核受体系统直接抑制卵巢颗粒细胞芳香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双极射频电热固缩治疗前交叉韧带松弛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对15例前交叉韧带双极射频电热固缩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估其临床疗效。方法:从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采用双极射频对16例前交叉韧带松弛的患者进行电热固缩治疗。完整随访者15例,男性11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29岁。12例前交叉韧带部分损伤,3例为自体绳肌重建术后。电热射频设备输出功率为284W,组织内作用温度为65℃。术后患者采用支具制动,康复计划与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基本相同。结果:随访时间平均15·6个月(4~25个月)。Lysholm评分,术前74·27±5·51分(66~84分),术后3个月89·6±7·11分(72~99分),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最终评分83·33±11·81分(56~95分),虽仍显著高于术前评分(P<0·05),但与术后3个月比较有所降低。KT-1000测量结果,术前两侧胫骨前移差值为5·47mm±1·61mm(3·5mm~10mm),术后3个月为2·67mm±1·35mm(2~7mm),与术前测量值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最终测量结果为3·8mm±1·96mm(2~9mm),虽仍显著低于术前测量值(P<0·05),但较术后3个月有所增加。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术后并发症。2例患者(13·3%)术后失效,接受了二期重建手术。结论:电热固缩治疗前交叉韧带松弛可获得较好的短期主、客观疗效,但长期随访疗效有所下降。建议慎重选择手术适应症。  相似文献   
5.
磁共振成像对胸膜外脂肪显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MRI对正常及异常胸膜外脂肪显示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对21例健康志愿者进行了MRI化学位移同相位成像、反相位成像、T1WI、T2WI及STIR序列扫描,并对胸膜外脂肪的绝对信号强度及信号强度比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还对20例累及胸膜外脂肪的病人进行检查。结果:在MRI各序列中,化学位移反相位成像显示胸膜外脂肪最佳,各序列绝对信号强度没有差别,而信号强度比存在差异。异常的胸膜外脂肪可以表现为移位、受压、中断、增厚及信号改变。结论:MRI可以作为观察正常及异常胸膜外脂肪的有效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6.
1952~1987年收治15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单纯脾破裂患者,其中全脾切除135例;脾切除并自体脾组织移植21例,脾破裂缝合修补2例。治愈率为98.1%,死亡率为1.9%。脾移植组及缝合修补组无1例死亡。92例获得免疫功能检验随访观察半年至35年,发现成人切脾后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也未见脾切除后严重感染发生。认为成人除脾破裂表浅和局限易于修复或部分切除者外,均应行脾切除术,且无需行自体脾组织移植。小儿在脾切除后应行自体脾移植。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肺癌患者尿液中假尿嘧啶核苷和肌苷量比值,探讨其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肺癌患者、肺良性疾病及对照组各50例,分别收集其晨起空腹尿液,离心过滤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假嘧啶苷及肌苷,计算假尿嘧嘧与肌苷量比值。结果:肺癌患者中尿液中n(假尿嘧啶核苷/n(肌苷)比值有明显升高,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肺良性疾病组与正常组和肺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假尿嘧啶核苷对肺癌诊断并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但可以作为肺癌早期诊断的一种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常规H—E染色和组织化学方法(PAS反应和甲绿-哌洛宁法)初步观察了雌激素对幼年大鼠子宫壁肌层的细胞形态变化。最显著的变化是:平滑肌细胞体积增大;不仅在子宫壁平滑肌纤维中并且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有大量的PAS阳性颗粒;平滑肌细胞中RNA中度增多。我们也在电镜下观察了它们的超微结构改变。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与对照组相比粗面内质网增多并有池扩张。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氟康唑对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 5 3例 )口服氟康唑 15 0mg ,qd× 5d ,用药期间停用其它的口服药及外用真菌药 ;对照组 ( 4 5例 )用霉克霜外搽患处 ,bid ,连用 2W ,用药期间停用口服药。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 90 .5 7% ,总有效率为 98.11% ;对照组痊愈率为 2 .2 2 % ,总有效率为 66.67% ,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结论 氟康唑治疗念珠菌性龟头包皮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总结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复发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复发的范围限定于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证实为受累神经根与第一次手术的节段相同。回顾1990年~2001年收治的资料完整的病例38例。总结造成复发的原因,分析造成这些原因的因素以及防范措施,并提出治疗方案。结果 复发的原因为髓核再突出20例(占52.7%)、疤痕压迫5例(占13.1%)、硬脊膜及神经根四周粘连5例(占13.1%)、腰椎失稳4例(占l0.5%)、神经根管、侧隐窝狭窄4例(占l0.5%),其中经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分别为2l例(占55.3%)和17例(占47.7%),治疗优良率92%。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为髓核再突出。复发后经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取得满意疗效,治疗上首先应采用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