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艳丽  孙云玲  龙顺兰 《当代医学》2021,27(24):113-114
目的 探讨中药配合超短波生物电刺激预防产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分娩的8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自拟方五苓散联合超短波生物电刺激进行预防性治疗.比较两组产妇尿潴留发生率、首次排尿时间和排尿量、产后6h残余尿量和盆底肌收缩功能.结果 研究组尿潴留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首次排尿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后6 h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盆底肌收缩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配合超短波生物电刺激预防产后尿潴留效果显著,可明显缩短首次排尿时间,减小残余尿量,改善盆底收缩肌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龙艳丽 《当代医学》2010,16(36):43-44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心电图的改变、原因及对诊断的价值。方法对8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电图进行观察,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 8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心律失常共70例(87.5%),包括单纯心律失常48例,伴ST改变11例,伴T波低平5例,伴T波倒置3例,伴Q-T间期延长3例;ST改变14例(17.5%);T波低平7例(8.75%);T波倒置6例(7.5%);Q-T间期延长5例(6.25%)。结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以各种心律失常最常见,少部分病例可有ST-T改变及Q-T间期延长;心电图改变是诊断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一个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甘酯(GMI)、胞二磷胆碱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8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新生儿科就诊的80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高压氧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高压氧组在生后78h-96h内给予高压氧治疗,两组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其余治疗措施相同。观察和比较两组患儿头颅CT检查,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及Geseell测定等指标。结果治疗后高压氧组头颅CT正常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1疗程前后,28天行NBNA评分,3个月及6个月行Gesell测定,高压氧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MI、胞二磷胆碱联合高压氧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明显的近期和远期神经保护作用,减少HIE患儿脑部后遗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法,归纳我国互联网医疗的现状特点,并系统分析互联网医疗对构建新型医患关系的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互联网医疗有助于推动转变医患关系模式,促进医患关系多元化发展,降低就医成本,增进医患沟通,但其在医疗质量、数据隐私、行业监管和负面效应方面的风险也亟待重视.在互联网医疗中保持医患关系良性发展的策略需要政府...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别检测正常胃黏膜、低分化胃癌细胞株BGC-823及使用去甲基化药物后胃癌细胞株BGC-823中KAI1基因的表达情况,对胃癌细胞中KAI1基因甲基化对KAI1基因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做一个初步的探讨.方法 首先采用BSP法分别检测了正常胃黏膜与去甲基化药物使用前后胃癌细胞株BGC-823中KAI1基因甲基化的水平.其次,采用RT-PCR法分别检测正常胃黏膜与去甲基化药物使用前后胃癌细胞株BGC-823中KAI1基因mRNA量的变化.结果 BSP法检测结果显示BGC-823细胞中KAI1基因出现明显甲基化,正常胃黏膜组织中KAI1基因则未见甲基化;RT-PCR结果显示正常胃黏膜中KAI1基因mRNA表达量达66.68%,而未使用去甲基化药物的BGC-823细胞中KAI1基因mRNA表达量与使用去甲基化药物的胃癌细胞株BGC-823组比较提高了3倍.结论 KAI1基因在胃癌细胞中表现出明显去甲基化,使用去甲基化药物可使胃癌细胞中KAI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
患男,43岁。因“反复心悸、胸闷6个月”于2006—03—09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72次/分,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晰。心界无扩大,心率72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ST—T改变。X线胸片示右上肺少许细纤维条索状影,主动脉结凸,肺动脉段凹.各房室不大,心胸比率0.45。心脏彩超示右心房稍大.心房腔内见一大小为4.1cm×5.4cm的不均匀强回声瘤体反射,界线清晰.不规整,瘤体有蒂附着于房间隔中部,附着面为2.0cm,随心动周期摆动.左心房、右心室、左心室不大,见图1。[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的诊断及手术效果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的诊断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2000年1月至2008年5月之间行手术治疗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损害者共119例,术前均进行血培养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急诊手术32例,择期手术82例,所有病人经外科手术彻底清除感染病灶及周围坏死组织,纠正心内畸形,施行瓣膜置换。结果:术前超声发现赘生物115例(96.6%),瓣膜穿孔20例(16.8%),血培养结果阳性32例(26.9%);术中发现心内赘生物115例,穿孔21例,与术前超声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死亡5例(4.2%),其中急诊术后早期死亡2例(6.25%),择期术后早期死亡3例(3.66%),两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作为临床上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依据,对已确诊的患者应努力控制感染并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分析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儿科护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儿科住院患儿122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使用风险防范式护理措施,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患纠纷和护理过失、家属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在各方面的差异都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防范式护理与常规儿科护理相比,其能够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减少护患纠纷以及护理过失,提高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有助于提高医院儿科的临床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口服阿托伐他汀降脂药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术后患者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控制。方法298例行CABG术连续患者,根据围手术期是否予以阿托伐他汀药物分为他汀组及对照组各149例,分析比较两组术后心房颤动发生情况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水平变化。结果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处理,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或校正χ2,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P值〈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他汀组和对照组在病史特点、手术操作及围手术期参数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房颤65例,总发生率21.8%,他汀组(14.8%)和对照组(28.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8.677,P=0.003)。两组相比,他汀组症状性房颤发生率及房颤持续时间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71,P=0.019;t=4.142,P=0.014)。Hs-CRP在两组中变化相似,术后3d水平最高,术后1周逐渐降低,术后3个月均能控制在正常低水平。对照组术后3d及1周较术前相比均有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746和2.818,P〈0.05)。同期比较,他汀组术后3d及1周hs-CRP显著低于对照组(t=16.344和6.029,P〈0.05)。他汀组和对照组血总胆固醇浓度在术后1周及3个月较术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t=1.675和1.376,P〈0.05;t=1.413和1.472,P〈0.05)。结论围手术期口服阿托伐他汀除对CABG术后患者的血脂有效调节外,对全身炎症反应有明显减轻,并可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率并缩短持续时间,且无肝肾功能损伤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