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乳浆大戟提取物诱导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乳浆大戟提取物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抑制作用;利用Annexin V-FITC/PI双染和DAPI细胞核染色法检测乳浆大戟提取物诱导细胞凋亡情况;线粒体膜电位检测凋亡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变化情况;流式细胞仪和Westernblot法分别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周期蛋白变化情况。结果①乳浆大戟提取物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显著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生长和增殖;②乳浆大戟提取物能使宫颈癌HeLa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性细胞死亡;③乳浆大戟提取物能够显著阻滞宫颈癌HeLa细胞在G0/G1期,降低Cyclin D1、Cyclin E和CDK4的表达水平,增加P21的表达水平。结论乳浆大戟提取物通过下调Cyclin D1、Cyclin E和CDK4的表达和上调P21的表达,使HeLa细胞阻滞在G0/G1期,进而显著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和增殖,诱导细胞依赖线粒体通路的凋亡性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使用雷帕霉素保护神经退行性疾病损伤模型中神经元的线粒体从而降低神经元的损伤.方法 建立帕金森氏症(PD)细胞和动物的损伤模型,在损伤模型中加入雷帕霉素,经染色后于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雷帕霉素诱导细胞自噬作用、对线粒体膜极性变化的作用、对细胞内活性氧(ROS)的清除作用以及NF-κB的入核情况.结果 雷帕霉素能诱导细胞自噬在MPP+诱导的细胞损伤中,并能维持线粒体的正常形态、降低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降低细胞ROS水平并减少NF-κB的入核.此外,雷帕霉素在MPTP诱发的斑马鱼和小鼠PD模型中对神经元有显著保护作用.结论 雷帕霉素能通过诱导细胞自噬作用于线粒体从而保护神经元免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损伤,加强对线粒体的保护是一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本研究合成了一种星型的甘露醇引发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M-PLGA),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纳米制剂用于宫颈癌的治疗.方法 这种新型的共聚物通过开环聚合合成,利用核磁共振仪进行表征.采用改进的纳米沉淀法制备载多烯紫杉醇M-PLGA纳米粒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纳米粒的形态.结果 M-PLGA纳米粒粒径分布较窄,在人宫颈癌Hela细胞中的摄取水平要高于PLGA纳米粒.载多烯紫杉醇的M-PLGA纳米粒对Hela细胞的毒性显著高于商用的泰素帝和载多烯紫杉醇的PLGA纳米粒,证明星型M-PLGA聚合物作为纳米药物载体优于线型PLGA聚合物;同时,星型M-PLGA的载药量也明显高于线型聚合物.结论 星型M-PLGA共聚物可作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用于宫颈癌治疗的纳米载体材料.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以高血糖和多并发症为特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本质是胰岛素分泌细胞受损或者胰岛素工作效率低下。通过再生医学手段将体外再生的胰岛素分泌细胞植入患者体内,重建有功能的胰岛素分泌系统不失为治疗Ⅰ型和部分Ⅱ型糖尿病的一种新途径。再生医学的研究和应用中,最有价值的细胞是干细胞。文中就干细胞诱导分化以及成体细胞重编程再生为胰岛素分泌细胞方面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能同时表达HPV16,18,58三亚型E6-E7优化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为下一步获得适合国情的宫颈癌HPV三价治疗性候选疫苗打基础.方法 常规扩增、构建HPV16,18,58的E6-E7融合基因,PCR定点突变消除其转化活性后以IRES相连并重组入pAdeno-X腺病毒载体系统;体外细胞、软琼脂培养及裸鼠成瘤实验检测突变基因转化活性去除情况;重组腺病毒电击转染293包装细胞,Western blot分析外源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三型重组融合基因序列与设计完全一致,其中突变基因的转化活性显著降低,Western blot等显示所构建重组腺病毒在293细胞中高效表达外源基因.结论 成功构建表达HPV16,18,58三型E6-E7融合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并有效消除了其转化活性,为下一步疫苗研发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包含甲胎蛋白强抗原决定簇hAFP542-550、 EGFP 和GPI锚定蛋白GPC3三者组成的融合蛋白GPC3-hAFP542-550-EGFP表达质粒pGPC3-EGFP, 确定其定位表达在真核细胞膜上, 以强化靶细胞的免疫原性.方法:①采用RT-PCR方法从人胎盘组织总RNA中调取GPC3基因, 化学合成基因片段-KOZAK-GPCN+afp542-550-, 并从pEGFP-N1质粒中扩增EGFP基因, 三者嵌合构建融合蛋白的表达质粒pcDNA3.1(+)/GPCN+afp542-550-EGFP-GPCC(pGPC3-EGFP);②以Lipofectamine 2000转染质粒pGPC3-EGFP 入肝癌细胞株HepG2(GPC3+AFP+), 转染后24 h和48 h引物GPCN-F和EGFP-r 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GPC3-hAFP542-550-EGFP表达;③对照质粒pEGFP-N1和pGPC3-EGFP转染HepG2, 荧光显微镜观察比较两种质粒EGFP蛋白表达的部位;pGPC3-EGFP转染人胚肾HEK293细胞(GPC3-AFP-), 提取细胞膜蛋白和可溶蛋白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表达.结果:①成功构建pGPC3-EGFP质粒;②融合蛋白可在 HepG2中表达;③与pEGFP-N1不同, 融合蛋白主要在胞膜上出现荧光反应, 胞质内仅见散在零星荧光;转染后HEK293细胞的膜蛋白中检测到融合蛋白表达, 而可溶蛋白中未检出.结论:pGPC3-EGFP可以在真核细胞中表达, 表达的融合蛋白GPC3-hAFP542-550-EGFP仍然定位表达在细胞膜, 是一种新型GPI再锚定蛋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