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不同给药方法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以取得最佳的给药方法。方法105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A、B、C组。A组35例,予阿奇霉素每天lOmg/kg,po,连用3d,间歇4d为一个疗程,共用4个疗程(4wk);B组38例,予阿奇霉素每天10mg/kg,静脉滴注,2个疗程(2wk),后改为阿奇霉素每天10mg/kg,每周po3d,停4d,连续2个疗程(2wk);C组32例,予同等剂量阿奇霉素,静脉滴注,用3d,停4d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比较疗效。结果B、C两组2wk及4wk治愈率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B、C两组间2wk、4wk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的近期疗效,静脉给药的疗效高于口服给药。  相似文献   
2.
婴幼儿肺炎与心脏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感染性休克抗介质治疗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1和一氧化氮在感染性休克的发病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阻滞其产生,抑制其活性是研究感染性休克治疗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抗细胞因子和免疫疗法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从细胞和分子水平揭示婴幼儿肺炎合并心衰的机制。方法:健康清洁级50日龄Wistar大鼠,经气管注射金黄色葡萄球菌菌液,建立肺炎动物模型;开胸获取心脏,进行双心室灌流,测定心肌酶谱和心功能指标;酶解分离出单个右室心肌细胞后,以Fura—2/AM负载细胞并对静息和收缩状态时细胞内[Ca^2 ]i进行荧光测定;采用全细胞式膜片钳技术记录右室心肌细胞L型钙电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心肌组织腺苷酸含量。均采用气管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的同龄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结果:1、肺炎组动物心肌酶谱显著增高。2、肺炎组和对照组的左、右心室功能均随前负荷升高而增强;在同一负荷下,右心室功能均低于对照组。3、静息状态下肺炎组右室心肌细胞内[Ca^2 ]i随病程显著增高;收缩时Ca^2 含量增加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接种后24h的肺炎组L型钙通道电流峰值无显著变化;120h时显著高于对照组。5、接种后120h。心肌组织腺苷酸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气管内接种的方法所建立肺炎动物模型是有效的;肺炎可以合并心衰.尤其是右心衰竭为主;重症肺炎时心肌细胞出现能量代谢障碍;静息期心肌细胞内[Ca^2 ]i增高,而收缩状态下Ca^2 含量增加比率下降,可能是心肌细胞舒张、收缩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心衰后期,心肌细胞跨膜钙内流增大,可能是病变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深圳市新生儿、1~6岁健康体检儿童、门诊咨询儿童血铅等微量元素的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0~6岁儿童静脉血或脐血,测定血铅、锌、钙、铁、镁等微量元素的水平,对儿童进行社会环境及家庭生活因素调查.结果 (1)新生儿组与1~6岁健康体检组儿童血铅平均水平、门诊咨询组与1~6岁健康体检组儿童血铅平均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 门诊咨询儿童同时有较低平均水平血锌、钙、铁.(2)血铅水平与锌水平呈负相关,与血钙、铁、镁水平不相关. (3)高血铅与生活习惯及生活环境有关,血锌、钙、铁、镁缺乏或过剩与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结论铅中毒或体内微量元素不均衡,应给予高度重视,对不同类型儿童给予相应预防及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肺炎并心力衰竭发病机制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肺炎时心肌细胞跨膜L型钙电流与细胞内Ca2 含量的动态改变,探讨肺炎并心衰的可能发生机制。方法取50日龄Wistar大鼠,经气管注入金黄色葡萄球菌,建立肺炎模型。急性酶解分离出右室心肌细胞。1.以Fluo-3-AM标记细胞内Ca2 ,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接种后24、72h肺炎组,应用黏附细胞仪研究肺炎对静息和收缩状态下细胞内Ca2 含量的影响。2.另分接种后24、120h肺炎组及对照组,记录各组细胞膜L型钙电流。结果1.肺炎组24h静息状态心肌细胞内Ca2 含量无显著改变,而72h肺炎组显著增高(P<0.001);加入KCl后2.5min,24h肺炎组心肌细胞内Ca2 含量增加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0、7.5、10.0min,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而72h肺炎组增加比率在前10min内均低于对照组。2.肺炎组与对照组24h电流峰值无差异,120h时则显著高于对照(P<0.001)。结论重症肺炎时右室心肌细胞发生钙代谢障碍,静息期心肌细胞内Ca2 浓度增高,而收缩状态下Ca2 含量增加比率下降,可能是心肌细胞舒张、收缩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心衰后期,心肌细胞钙内流增大,可能是病变发展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粒化非诺贝特与阿托伐他汀对不同类型高脂血症的降脂疗效及耐受性。方法109例高血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5例,给予微粒化非诺贝特200mg.d-1,po;对照组54例,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1,po;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和肝、肾功能,血尿酸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降低三酰甘油(TG)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稍优于对照组;微粒化非诺贝特治疗高血脂伴高尿酸血症效果明显,优于阿托伐他汀(P<0.01)。结论微粒化非诺贝特与阿托伐他汀均是高效、安全的降脂药物,可分别用于不同类型的高脂血症治疗,短时间内使血脂达标,减少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散(培菲康)治疗婴幼儿肺炎并发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4例肺炎并发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及对症治疗.治疗组按不同年龄分别给予双歧三联活菌散,1岁以下0.5g/次,1岁以上1.0g/次,3次/d口服,观察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后第3、5、7d的有效率.结果:治疗组在循环不良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第3、5、7d的有效率分别为78.4%、86.7%和96.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4%(P<0.01)、60.3% (P<0.01)、80.2%( 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歧三联活菌散能有效减轻肺炎并发腹泻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9.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微生物之一。症状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气管炎、肺炎等,有时还伴有其他系统的并发症。目前在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就诊的病人发病率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且其传播的主要对象为易感儿童。由于其在临床和X射线表现上与病毒性及细菌性肺炎不易区分,给诊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故MP感染血清学检测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神经激肽A(NKA)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作期、缓解期的血浆含量,并与正常儿童对照,探讨NKA在毛细支气管炎发病过程中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方法,检测45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在发作期、缓解期血浆NKA含量及40例正常同龄儿血浆NKA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作期血浆NKA含量(239±146)ng/L,高于缓解期(54±22)ng/L及正常对照组(48±12)ng/L,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缓解期血浆NK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发作期NKA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