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1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1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system,LCM)在获得较单一食管鳞癌细胞中的价值,为食管癌组织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获取食管鳞癌和正常食管上皮细胞,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方法分离蛋白质,采用计算机辅助的图像分析技术比较分析凝胶图像.结果:激光捕获了较纯的目的细胞,获得到了分辨率和重复性较好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比较分析发现38个蛋白点的表达量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新增蛋白点3个,缺失5个,20个蛋白点明显上调,10个蛋白点发生明显下调.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LCM技术能较好地获取较为均一的目的细胞,并发现食管鳞癌与正常食管上皮细胞蛋白质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可能与食管鳞癌发生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并优化结肠癌肝转移患者血清蛋白质组双向电泳分离技术。方法对2-DE的各种条件进行调整、优化,通过双向电泳图谱比较各种方法对血清蛋白的分离效果。结果采用pH4~7胶条,含尿素9M、硫脲2M的上样缓冲液,12.5%的SDS-PAGE胶提高了血清蛋白的分离效果。结论血液中高丰度蛋白质的去除能提高了2-DE图谱的斑点数和分辨率。成功建立了血清蛋白质的纯化技术,为寻找疾病的血清学标志物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建立以2,3,4,6-四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基异硫氰酸酯(GITC)为手性衍生化试剂测定血浆中普萘洛尔对映体浓度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血浆样品经甲醇除蛋白。采用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Bnentnach),流动相为甲醇-20 mmol/LKH2PO4的水溶液(75∶25);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20 nm。结果:S(-)-普萘洛尔和R(+)-普萘洛尔检测浓度在1.00~277.78μg/mL浓度范围内与色谱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5%,回收率分别为98.95%和105.76%,RSD均小于7.13%。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可用于血浆中普萘洛尔对映体的分离测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别嘌呤醇对大鼠非梗死区心肌胶原重塑的影响。方法结扎冠脉前降支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和别嘌呤醇组,每组分别于7、14、21和28d时测定心肌组织胶原含量,Ⅰ、Ⅲ型胶原容积分数(CVF)、mRNA的改变及Ⅰ/Ⅲ型胶原比值,黄嘌呤氧化酶(XO)和清除活性氧活力。28d时另检测XO蛋白表达及左心室病理改变。结果心肌梗死组心肌胶原含量,Ⅰ、Ⅲ型CVF及mRNA升高,Ⅰ/Ⅲ型胶原比值先下降后升高,XO活力增加,清除活性氧活力降低(P<0.05或P<0.01)。别嘌呤醇组明显缓解了上述指标的变化。结论别嘌呤醇能够降低非梗死区胶原沉积和Ⅰ/Ⅲ型胶原比值,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肌胶原重塑。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刚地弓形虫ME49株对体外培养的孕期小鼠胎盘滋养层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小鼠胎盘滋养层细胞并分别接种于不同细胞培养板,对照组加入DMEM高糖培养液孵育,实验组加入相同体积不同密度(2×106/ml、4×106/ml、8×106/ml)弓形虫速殖子培养8h后,AnnexinⅤ-FITC/PI染色细胞后上流式细胞仪检测各个时间点细胞凋亡率变化,以蛋白质印迹法分析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弓形虫感染后的滋养层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有升高趋势(P0.05),呈量效依赖性,弓形虫密度8×106/ml组8h凋亡率最高,为28.37%;荧光显微镜观察,随弓形虫感染密度增加,滋养层细胞凋亡数目增多。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刚地弓形虫ME49株作用于滋养层细胞8h后实验组的Bax、Bcl-2蛋白表达(与β-actin比值)各为1.24±0.05、1.37±0.03、1.78±0.04与1.15±0.03、1.09±0.05、0.97±0.01,较对照组的比值(1.17±0.06和1.23±0.02)有明显的改变(P0.05)。结论刚地弓形虫ME49株可促进体外培养的孕期小鼠滋养细胞正常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滋养细胞Bax表达上调和Bcl-2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6.
曹永艳  王猛  黄开顺  阳强  丁敏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9):831-834
目的:考察复方斑蝥胶囊血清对SMMC-7721细胞蛋白质组的影响,从分子水平探讨复方斑蝥胶囊的抗癌作用机制。方法: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复方斑蝥胶囊血清并处理人肝癌SMMC-7721细胞,用双向电泳、图像分析、质谱鉴定等蛋白质组学技术测定复方斑蝥胶囊对癌细胞中有影响的蛋白质。结果:双向电泳分离到SMMC-7721细胞蛋白质组约450个点,其中47个点在对照组和实验组之间有2倍以上量变,质谱鉴定发现实验组出现膜联蛋白A5、热休克70×103蛋白表达显著上调,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和硫氧还蛋白过氧化酶2表达显著下调。结论:研究发现了4种与肿瘤的增殖、免疫、凋亡相关的差异表达蛋白质,为进一步研究复方斑蝥胶囊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线索。血清药理学与蛋白质组学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展示与药物作用相关的蛋白质,可以作为研究复方药理的一个初步技术平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美斯地浓磷脂复合物(MSPLC)对美斯地浓在大鼠体内肠吸收的促进作用.方法 制备MSPLC,并测定其复合率、理化性质及表观油/水分配系数.选择健康SD雄性大鼠6只,分为2组,利用大鼠在体肠吸收模型,研究MSPLC及美斯地浓的吸收速率常数和有效渗透率.结果 MSPLC复合率为(84.02±1.68)%;MSPLC的DSC图谱中,美斯地浓的吸收峰消失,且相变温度比磷脂低;紫外光谱与美斯地浓的紫外光谱相似;傅里叶-红外扫描图谱与美斯地浓和磷脂的物理混合物有明显的不同.MSPLC平均粒径为(204.6±0.3) nm,zeta电位为(-25.12±0.16)mV,粒径分布基本符合正态分布;肠循环液中美斯地浓回收率与精密度符合要求;MSPLC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约为美斯地浓原料药的17倍;MSPLC的吸收速率常数和有效渗透率分别是美斯地浓的2.32倍和2.52倍.结论 MSPLC能明显改善美斯地浓在大鼠小肠的吸收.  相似文献   
8.
芪苈强心对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芪苈强心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结扎冠脉前降支制作大鼠心肌梗死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n=5)、心肌梗死组(MI, n=16)和芪苈强心组(4 g·kg-1·d-1, n=15),28 d后检测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I),免疫组化法检测Fas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黄嘌呤氧化酶(XO)和caspase-3蛋白表达,比色法测定XO和清除活性氧活性。结果: MI组非梗死区心肌细胞AI升高,Fas、XO和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XO活性增加,清除活性氧活性降低(P<0.01)。芪苈强心组与MI组比较,非梗死区心肌细胞AI降低,Fas和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XO活性降低,清除活性氧活性升高(P<0.01),但梗死面积和XO蛋白表达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芪苈强心能够抑制非梗死区心肌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活性氧簇生成及降低Fas和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齐墩果酸对人肝癌细胞株Hep3B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关系.方法 将浓度分别为40、80、100 μg/ml齐墩果酸作用于肝癌Hep3B细胞24 h以后,DAPI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对照组和处理组细胞形态变化;以11组不同浓度齐墩果酸 (5~400 μg/ml)作用Hep3B...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香菇多糖预处理对弓形虫感染后BALB/c小鼠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5只周龄、体重相近的雌性BALB/c小鼠随机均分为3组,即空白对照(无菌生理盐水)、模型(无菌生理盐水)和香菇多糖组(0.5g·L-1).各组小鼠以每次1mL、每天1次腹腔注射给药,连续给药5 d后,第6天模型与香菇多糖组各用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