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52例行MHD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治疗组27例和非厄贝沙坦治疗组25例,并设28例健康对照组作为比较,检测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尿毒症MHD组CRP,IL-6,TNF-α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治疗6个月后,厄贝沙坦治疗组CRP,IL-6,TNF.d的水平均有所下降,厄贝沙坦治疗组CRP,IL-6,TNF-α下降的水平与治疗前及非厄贝沙坦治疗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非厄贝沙坦治疗组CRP,IL-6,TNF-α的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上升(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体内存在微炎症状态,厄贝沙坦可改善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肝素注射液封管对尿毒症患者永久性颈内静脉留置双腔导管血栓形成后溶栓的疗效。方法:尿毒症血液透析永久性颈内静脉导管内血栓形成患者15例,进行尿激酶溶栓联合肝素封管治疗,以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6m L在动、静脉端分别缓慢推注1.3m L、1.4m L,半小时后回抽丢弃,再分别注入1.3m L、1.4m L,半小时后回抽丢弃,然后用肝素40mg/m L的浓度分别注入1.3m L、1.4m L停留封管治疗。测定溶栓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和纤维蛋白原(Fib)定量,观察不良反应。结果:15例静脉端溶栓成功率85.7%,动脉端成功率90.0%,总成功率88.2%,血栓复发率13.3%。溶栓治疗前APTT、PT、Fib分别为10.9±0.7s、22.2±1.6s和2.2±0.5g/L,溶栓后分别为11.2±1.2s、23.62±1.3s和2.3±0.7g/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对凝血功能无明显影响,无出血、栓塞、皮疹、发热等不良反应。结论:使用尿激酶联合肝素进行溶栓封管,可以有效治疗颈内静脉留置双腔透析导管血栓形成,恢复导管功能,方法简便,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长期血液透析伴皮肤瘙痒的尿毒症患者46例,随机分为3组:针灸联合血液透析滤过(针灸 + HDF)组15例,血液透析滤过(HDF)组15例,每周透析2次,血滤1次,对照组血液透析(HD)组16例,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皮肤瘙痒情况及甲状旁腺激素(PTH)、血磷(P3-)的变化.结果:针灸 + HDF组、HDF组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情况明显改善,缓解率分别为86.6%、66.7%,对照组缓解率为18.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分别为(P<0.001、P<0.05),而两组治疗组相比,针灸 + HDF较HDF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 + HDF、HDF是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有效方法,前者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来氟米特(leflunomide,LEF)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NS)的疗效及其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方法:24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给予来氟米特联合中等剂量的泼尼松治疗;分别于用药前及用药后每3月检测24h尿蛋白、肝功能、肾功能和血常规,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4例患者24h尿蛋白定量用药3月时明显下降,血白蛋白上升与治疗前比较(P〈0.05)。患者治疗12月,完全缓解率明显提高(达62.5%),减少复发;而血白细胞、肝功能、尿素氮及肌酐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LEF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疗效可靠,同时具有副作用小的特点,值得临床应用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对尿毒症患者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价值.方法:慢性肾功能不全(CKD5期)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彩超定位组(A组)和体表标志定位组(B组),记录两纽首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次数及操作时间,随访观察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透析充分性.结果:彩超定位组首次穿刺的成功率,穿刺次数,操作时间均明显优于...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3种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维持性血透患者毒素的清除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维持性血透患者随机分为血液透析滤过组(HDF)、高通量透析组(HFHD)、低通量透析组(LFHD)3组。观察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肌酐(Scr)、血钙(Ca2+)、磷(P3-)和甲状旁腺素(PTH)的变化。结果 (1)3种透析方式治疗后BUN、Scr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1)。(2)P3-、PTH在HFHD、HDF组治疗后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HDF组血PTH明显低于HFHD组;HFHD、HDF组Hb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FHD组P3-、PTH、Hb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透析方式均能很好地清除BUN、Scr。清除P3-的效果,HDF、HFHD优于LFHD。清除PTH的效果,HDF最佳,HF-HD次之,LFHD效果不明显。HDF、HFHD可以改善尿毒症患者贫血状态。HFHD是一种高效、经济的透析模式,可作为尿毒症患者长期维持血透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静脉补铁与口服补铁治疗肾性贫血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尿毒症患者36例随机分成蔗糖铁组和琥珀酸亚铁组。采用蔗糖铁针剂100mg稀释于100m L生理盐水中,每周2次静滴或口服琥珀酸亚铁0.2/次、3次/日。同时联合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结果:蔗糖铁组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清铁蛋白(SF)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上升速度明显快于琥珀酸亚铁,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静脉补铁治疗肾性贫血优于口服补铁,且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Rho激酶(ROCK2)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中的活化情况,探讨Rho/Rho激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0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36人(A组),诊断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31人(B组);选取同院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32人为对照组(C组),分别抽取各研究对象静脉血2ml置于EDTA管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浆中ROCK2的水平,所有研究对象均检测C反应蛋白及尿酸(结果由青海大学附属医院生化室提供).结果 3组研究对象中A组和B组血浆中ROCK2含量显著高于C组血浆中ROCK2水平(P<0.05).A组血浆中ROCK2水平较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研究对象中A组及B组患者CRP及尿酸均高于C组(P<0.05),ROCK2活性与CRP呈正相关(r=0.603,P<0.01);ROCK2活性与尿酸呈正相关(r=0.299,P<0.01).结论 Rho激酶(ROCK2)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中水平增高,表明其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发展,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炎性因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与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的预后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9年12月北海市人民医院烧伤外科收治的47例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病情恢复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9)和预后不良组(n=28)。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烧伤后入院时间、烧伤面积、烧伤深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法分别检测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NLRP3炎性小体mRNA、Caspase-1 mRNA水平。数据行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烧伤后入院时间、烧伤面积、烧伤深度、IL-6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预后良好组患者IL-1β、IL-18、NLRP3炎性小体mRNA、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37.28±6.54) pg/mL、(38.26±8.79) pg/mL、1.75±0.35、1.15±0.27,预后不良组患者IL-1β、IL-18、NLRP3炎性小体mRNA、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49.46±8.87) pg/mL、(76.83±10.58) pg/mL、2.23±0.41、1.94±0.36, 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11、13.10、4.17、8.13,P值均小于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1β、IL-18、NLRP3炎性小体mRNA、Caspase-1 mRNA表达水平是导致烧伤合吸入性损伤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β=1.56、0.87、1.05、1.11,P值均小于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L-1β、IL-18、NLRP3炎性小体mRNA、Caspase-1 mRNA水平与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预后不良呈正相关(r=0.42、0.39、0.52、0.56,P值均小于0.05)。 结论IL-1β、IL-18、NLRP3炎性小体、Caspase-1的水平异常升高可作为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特征指标,可根据上述指标指导临床进行早期救治,有助于降低烧伤合并吸入性损伤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