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目的 总结臀、会阴及其周围Ⅲ度烧伤的早期切痂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 3 2例臀、会阴Ⅲ度烧伤患者于伤后 3~ 7d内行切痂 ,嵌皮、大张皮片或皮瓣修复创面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皮瓣、皮片大部分成活好 ,外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臀、会阴及周围Ⅲ度烧伤早期切痂治疗可缩短疗程 ,减少外观及功能障碍 ,近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深Ⅱ度烧伤创面转归比较复杂 ,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 ,如何促进创面尽快愈合 ,已成为影响严重烧伤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科自 1998年 5月至 2 0 0 2年 6月 ,应用重组人生长激素 (安苏萌 ,rhGH)及贝复济 (rb bFGF)治疗大面积深Ⅱ度烧伤病人 36例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72例 ,男 42例 ,女 30例 ;平均年龄32 4± 9 4岁。烧伤总面积均大于 5 0 % ,平均深Ⅱ度烧伤面积为 5 8 5± 4 2 %。随机分为治疗组 (深Ⅱ度烧伤面积5 6 2 5 %± 5 8% )和对照组 (深Ⅱ度烧伤面积 5 8 35 %±4 9% )各 36例…  相似文献   
4.
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对外来病原体产生保护性免疫应答,而对自身及环境中无害的抗原保持免疫耐受。近来研究表明,趋化因子受体CCR7(CC-chemokine receptor 7)通过参与胸腺结构和功能的构建,介导免疫细胞归巢至淋巴器官(如初始及调节性 T 细胞通过高内皮微静脉归巢至引流淋巴结、稳态及炎症状态下树突状细胞通过引流淋巴管进入淋巴结)及在淋巴器官内的准确定位,在免疫反应及免疫耐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军队医院非现役文职人员的亚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为保障其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366名文职人员进行健康体检的同时发放亚健康调查问卷,分析体检及调查结果。结果军队医院文职人员的亚健康状态发生率为62.84%,明显高于地方医院医务人员,其中从事护理专业、工作强度高、工作年限较短的人群亚健康发生率更高;影响亚健康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工作环境、生活压力、自身定位、身体锻炼等。结论军队医院文职人员亚健康状态发生率较高,应通过实施人性化管理、培养良好生活方式、定期体检、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提高心理适应能力等措施来改善其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邻近小型皮瓣在手指深度烧伤创面中的应用。方法对32例计54指深度烧伤创面彻底清创后选择不同的邻近小型皮瓣转移修复。结果32例54指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指皮瓣静脉回流欠佳肿胀,5指皮瓣下创面清创不彻底致脓性渗出,1指皮瓣转移后该指末端血供差,术后随访4个月~5年,外观满意,功能、感觉良好。结论本法操作简单,缩短病程,减轻痛苦,疗效满意,只要适应证合适,邻近小型皮瓣是修复手指深度烧伤小创面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如何处理大批量烧伤病人的早期组织抢救治疗及护理,抢救工作是否准确、及时.护理措施是否得当.是当前医院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此,总结近3年来我院对12批烧伤病人共85例的组织管理及护理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特大面积深度烧伤晚期瘢痕畸形的整形外科修复方法.方法 1994年1月-2008年5月共收治31例烧伤面积超过80%TBSA(Ⅲ度面积均超过50%TBSA)、治愈后多部位出现瘢痕挛缩、严重畸形的患者,采用软组织扩张、毛发种植、皮片、皮瓣或瘢痕瓣、复合皮、同基因异体皮等多种方法修复.结果 本组患者在全部手术完成后外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随访6个月~5年,BI评分优12例(39%),良16例(52%),中3例(10%),日常生活均能自理,无一例长期卧床需人照顾.结论 通过综合康复及手术整形等多种方法治疗,特大面积烧伤患者瘢痕畸形已能得到良好改善,大部分患者外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膝上逆行皮瓣血供及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对8具16侧成人尸体下肢新鲜标本灌注后,解剖观察大腿中下段皮肤血供情况,并应用膝上逆行皮瓣56块修复52例Guo窝部瘢痕挛缩畸形。结果:膝上前内、外侧区皮肤有丰富的血管网,并与髌周围血管肉广泛吻合。于该区设计向上的逆行皮瓣,修复Guo窝部瘢痕挛缩松解后创面,56块皮瓣成活良好,远期效果满意。。结论:膝上逆行皮瓣修复Guo窝部瘢痕挛缩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皮瓣联合悬浮床治疗截瘫后骶尾部Ⅳ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46例截瘫后骶尾部难治性Ⅳ期压疮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入院后不同处理方案分为以下2组:悬浮组(n=23)入院后即行流体悬浮床治疗;常规组(n=23)使用普通病床。2组患者均一期行创面清创负压封闭引流治疗,二期行皮瓣修复创面。比较两组患者二期术后14 d皮瓣成活率、皮瓣裂开率、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皮瓣修复术后14 d,悬浮组皮瓣22例成活,仅1例皮瓣远端小面积瘀血表皮坏死,2例缝合处局部裂开,少量渗液,均通过换药后治愈;常规组16例皮瓣成活,7例皮瓣部分坏死,9例皮瓣缝合处裂开,经再次行清创局部皮瓣转缝或清创缝合术后治愈。悬浮组皮瓣成活率、皮瓣裂开率分别为95.65%、8.69%,均优于悬浮组(72.73%、39.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悬浮组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22.35±5.53)、(24.17±5.93)d,均短于常规组[(28.56±4.60)、(30.78±4.9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