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PL)患者NK细胞毒性和子宫动脉血流灌注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162例RP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妊娠结局分为流产组(n=30)和分娩组(n=132),比较两组的NK细胞毒性和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U-RI)变化。结果:流产组的孕前NK细胞毒性高于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两组的孕前U-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早孕期流产组各孕周的NK细胞毒性均高于分娩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RI在早孕期较孕前明显降低(P0.001),且分娩组U-RI随孕周增加逐渐降低;与分娩组相比,孕7、8、9周时流产组的URI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01,P=0.043)。结论:孕前NK细胞毒性增高,孕7~9周子宫动脉血流灌注量下降的患者再次自然流产风险增高,两者为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反复妊娠失败合并遗传性易栓症患者外周血NK细胞百分数及其杀伤活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于Chicago Medical School at Rosalind Franklin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Science就诊的178例反复妊娠失败合并遗传性易栓症患者,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孕前及孕期外周血NK细胞百分数及杀伤活性,分析比较其与患者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外周血NK细胞百分数与其杀伤活性呈正相关;妊娠结局为流产组的患者各孕周NK细胞百分数及杀伤活性均高于活产组,其中孕前及孕6周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调整包括年龄、BMI、NK细胞杀伤活性在内的协变量后,多元回归方程提示:孕前外周血NK细胞百分数≥12%的患者发生流产风险是NK细胞百分数12%的患者的4.75倍(OR 4.75,95%CI 1.57~14.32,P=0.01);而在孕6周时,外周血NK百分数≥12%的患者发生流产风险是NK细胞百分数12%患者的6.77倍(OR 6.77,95%CI 1.06~43.11,P=0.04)。结论:外周血NK细胞百分数及其杀伤活性均与遗传性易栓症患者妊娠结局相关,孕前和孕6周时NK细胞百分数≥12%是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ICSI)中成熟卵细胞第一极体位置、形态对受精和胚胎质量的影响。 方法 6~ 10周龄雌性小鼠经促超排卵 ,收集成熟卵细胞 ,按第一极体形态不同分三级 ,将同一级别极体随机分 7组 (1、2、3、6、10、11、12点位 )分别行ICSI,观察其受精及卵裂情况。 结果 Ⅰ级极体在 11点位受精率最高 (P =0 .0 0 2 4 ) ,3点位最低 (P =0 .0 0 01) ;I级极体在 11点位产生的高评分原核最多 (P =0 .0 0 0 1) ,3点位最少 (P =0 .0 0 0 1)。Ⅰ级极体的受精率最高、高评分原核最多 ,II级和III级之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 ICSI时卵细胞第一极体位置及形态对正常受精和胚胎质量会产生影响 ,尽可能将第一极体远离固定针、注射针及精子 ,卵细胞的第一极体呈圆形、光滑且完整 ,才能产生高受精率和高质量原核  相似文献   
4.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异位表达于肿瘤细胞,HCG 具有生长因子作用和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作用,从而在肿瘤的发生、发展、预后中发挥一定作用。HCG 作为天然的免疫调节剂是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潜在药物,本文对HCG 在非妊娠期的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 肝昏迷是严重肝病导致肝细胞衰竭,或门-体静脉分流引起的以精神-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为首发症状或为主要症状的一组综合征.我科在1996年11月曾使用血液灌流术成功地治疗了1位肝昏迷Ⅳ期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男54岁,因反复乏力、纳差、性格行动异常1月余,神志不清20小时入院.体检:T38.3℃,P96次/分,R22次/分,BP19/11.5kPa,昏迷,时有躁动,谵妄喊叫,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强,锥体束征阳性,腹水征阳性.实验室检查:HBsAg(+),HBeAg(+),抗-HBC(+),血氨64.99μmol/L,TBIL68.6μmol/L,O-BIL14.5μmol/L,诊断: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活动型)乙型,肝昏迷Ⅳ期,伴腹水感染.治疗上采用保肝、利尿、抗炎、抗昏迷处理,另行血液灌流术3次,28天后病愈出院.  相似文献   
6.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剖宫产术后切口瘢痕妊娠不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方法:90例切口瘢痕妊娠分为3组:甲氨蝶呤(MTX)组30例、穿刺组30例、介入组30例。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血β-hCG值,B超监测切口瘢痕血流指数,比较各组治疗后血β-hCG、切口瘢痕血流指数、血细胞的变化情况,以及各组的住院时间和转经时间。结果:①介入组血β-hCG下降最快,治疗1周后比原基础值下降80%,而以后则下降缓慢。其次是穿刺组,MTX组血β-hCG下降最慢。②介入组治疗后1~2周,切口瘢痕血流指数明显小于术前。③各组治疗前平均血红蛋白为116.4±8.74g/L、白细胞为6.56±1.99×109/L;治疗后2周平均血红蛋白为113.4±11.6g/L、白细胞为7.35±2.77×109/L,各组血细胞的变化均无明显差异(P>0.05)。④各组住院时间:MTX组38.4±8.4d、穿刺组33.5±4.0d、介入组16.4±7.9d,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⑤转经时间:MTX组60.0±9.6d、穿刺组50.7±6.5d、介入组36.7±16.7d,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加刮宫术的介入方法明显比单纯MTX或孕囊穿刺术的效果好,缩短了住院时间,月经恢复也较快,子宫动脉栓塞术加刮宫术是目前值得推广应用的技术。  相似文献   
7.
8.
目的:用高灵敏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技术建立尿总睾酮快速准确检测方法.方法:将人睾酮包被微孔板,加入高亲和力的羊抗人睾酮抗体,然后用Eu3 -DTTA标记的猴抗羊抗体作检测抗体,建立基于竞争法反应原理的TrFIA.按常规方法对该法的特异性、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及线性等指标进行考核.用该法检测260例(男137,女123)正常成人尿液总睾酮含量,并与放射免疫分析(Radioimmunoassay,RIA)方法进行比较.结果:TrFIA检测尿总睾酮的灵敏度为5.1pmol/L,特异性、精密度、准确度、线性等指标都达到临床检测试剂盒的要求,且在4℃可稳定保存半年以上.用该法测定正常成人尿液中总睾酮浓度,男性为(40~233.82)nmol/L(5%~95%区间),平均值为(134.26±60.39)nmol/L;女性为(9.44~67.1)nmol/L(5%~95%区间),平均值为(32.18±18.00)nmol/L.TrFIA法检测结果与商用RIA kit检测结果相关系数为0.992,回归方程为:RIA=0.075 0.971TrFIA.结论:TrFIA测定尿总睾酮快速且准确,可用于临床尿总睾酮常规检测.该法的最大优点是样本无需作前期处理,便可直接测定.  相似文献   
9.
来曲唑对大鼠子宫内膜α_vβ_3和HOXA10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来曲唑促排卵对大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和HOXA10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雌鼠随机等分为3组:来曲唑组(letrozole,LE组),克罗米芬组(clomiphenecitrate,CC组),生理盐水组(NS组),分别进行促排卵。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腺上皮整合素αvβ3的表达变化;应用RT-PCR和Westenblot方法观察大鼠围着床期子宫内膜HOXA10表达情况。结果:LE组大鼠子宫内膜αvβ3表达与NS组无差异(P>0.05),但LE组显著高于CC组(P>0.01);NS组HOXA10表达高于LE组(P>0.05),LE组HOXA10表达高于CC组(P>0.01)。结论:来曲唑促排卵对大鼠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抑制作用比克罗米芬小,有可能成为较为合适的促排卵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体外受精技术是输卵管因素引起不孕的治疗措施,自1992年以来,相继有许多关于胞浆内精子注射(ICSI)技术成功的报道。ICSI是否可以代替体外受精(IVF)仍有争议,下面的前瞻性随机化实验比较ICSI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