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药学   1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3D打印假体复合β-TCP生物陶瓷重建下肢骨肉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的可行性,评估其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1月在我院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下肢骨肉瘤者6例。结合术前薄层CT数据设计手术方式及3D打印假体。于肿瘤切除后,将β-TCP生物陶瓷颗粒复合于3D打印假体进行安装固定。术后定期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及影像学评估。以国际骨骼肌肉肿瘤保肢功能评分系统(MSTS)对肢体的功能状态进行评估并详细记录肿瘤学结果以及假体并发症。结果 6例均手术成功,术后平均随访9.5个月。术后影像学结果显示所有安装假体均稳定,未发生假体周围感染、无菌性松动、假体断裂等并发症。至末次随访,患者均存活且无肿瘤复发及转移。至术后9个月,可见假体断端与骨整合良好。患者术后末次随访平均MSTS评分85.33%(60.00%~96.67%)。结论 3D打印假体复合β-TCP生物陶瓷重建下肢骨肉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其短期随访临床疗效满意。为下肢恶性肿瘤切除后大段骨缺损的重建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氟尿嘧啶类药物导致心脏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概况,并进一步探索不同肿瘤和不同治疗方案对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数据库,搜集关于氟尿嘧啶类药物相关心脏缺血并发症的前瞻性或回顾性临床研究文献,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1年3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采用R软件对氟尿嘧啶类药物相关心脏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Meta合并、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分析。采用敏感性分析和Egger检验评估Meta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文献125篇,包括47 39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氟尿嘧啶类药物相关心脏缺血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为2.24%[95%CI(1.65%,2.93%)],3级及以上并发症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30%[95%CI(0.88%,1.8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肿瘤类型的患者氟尿嘧啶类药物相关心脏缺血的发生率存在差异,乳腺癌患者发生率最低(0.21%),而食管癌患者发生率最高(4.68%);(2)治疗方案与心脏缺血发生密切相关,合并治疗的发生率高于单药治疗(P<0.01),卡培他滨相关心脏缺血的发生率低于氟尿嘧啶(P<0.01)。敏感性分析和Egger检验证实本Meta分析结果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论:氟尿嘧啶类药物相关心脏缺血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且不同肿瘤类型和治疗方案间存在差异。受纳入研究间各种潜在异质性因素的影响,上述结论尚需进一步开展更多大样本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
<正>骨是一种高度血管化的组织,其再生过程需要成骨和血管化的协同作用~([1])。近年来,血管在骨缺损修复、骨移植物成活过程中的作用也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因此,对骨内血管化水平进行精确检测尤为重要。目前检测骨内微血管的方法主要有:血管灌注、墨汁染色、microCT扫描重建、硬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医学生培养的迫切需求。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医务人员作为提供救治工作的主体,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焦虑、抑郁、失眠等心理问题发生率明显升高。尤其是青年医务人员往往冲锋在一线,需要面临大量危重甚至死亡病例,但专业技术有限、缺乏临床经验,因此成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过程中心理问题高发的脆弱群体。由此反思,健全和完善我国医学教育中的生命教育体系,有助于提高青年医务人员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心理韧性,保持正常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热情,发挥其火线上的中流砥柱作用,实现其救死扶伤的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方法评估个性化3D打印截骨模板辅助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前瞻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60例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30例,在个性化3D打印截骨模板辅助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B组30例,行传统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影像学资料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 special surgery,HSS)评分,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并获得有效随访,两组均未出现严重术后并发症。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4.03±13.90)min,B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87.47±10.9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A组手术出血量(239.47±42.93)mL,B组手术出血量(388.57±38.81)mL,A组显著少于B组(P=0.000);A组术后股骨与胫骨机械轴夹角(mechanical femoral tibal angle,mFTA)为(0.98±0.27)°,B组术后mFTA为(2.02±0.4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3个月HSS评分,A、B两组分别为(90.53±6.89)分和(85.33±8.7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个体化3D打印截骨模板辅助下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出血,获得更精确的下肢力线,其近期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 :系统评价中国人脊柱原发肿瘤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Ovid、Science Direct、Embase、Web of Science、万方、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维普(vip citation databases,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CBM)数据库,检索时间为1980年1月~2017年6月,收集有关中国地区脊柱原发肿瘤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病例分析的研究,对文献所报道的各肿瘤占比、男女比例、年龄分布、解剖学部位分布等数据进行提取,按照澳大利亚循证护理中心推荐的标准(JBIcriteria)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Rev 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符合标准的中英文文献23篇,文献质量评分均在7分以上。对文献中报道的3462例脊柱原发肿瘤进行Meta合并分析,结果显示:(1)在脊柱原发肿瘤中,良性肿瘤所占比例为61%(95%CI:56%~66%),恶性肿瘤所占比例为39%(95%CI:34%~44%)。(2)良、恶性肿瘤分类中,男性所占比例均高于女性,但骨巨细胞瘤中女性所占比例为52%(95%CI:47%~58%),男性为48%(95%CI:42%~53%)。(3)良性肿瘤21~40岁患者占40%(95%CI:35%~45%),恶性肿瘤41~60岁患者占44%(95%CI:40%~48%),超过70%的脊柱原发肿瘤患者年龄在21~60岁。(4)颈、胸、腰、骶椎肿瘤分别占25%、26%、22%、27%,良性肿瘤好发于颈椎,恶性肿瘤以骶椎多见。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Meta分析结果可靠,除解剖学分布外漏斗图基本对称,不存在较大发表偏倚。结论:中国人脊柱原发肿瘤中,良性肿瘤比例高于恶性,男性比例高于女性;良性肿瘤好发于21~40岁,恶性肿瘤好发于41~60岁;脊柱原发肿瘤在颈、胸、腰、骶节段的分布大致相当,良性肿瘤颈椎居多,恶性肿瘤骶椎居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