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编制大学生社会性无聊感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为研究社会性无聊感提供测量工具。方法:根据社会性无聊感定义,参考相关文献编制初始量表。选取广东省高校学生754名,分别对样本1(n=379),样本2(n=375)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形成最终问卷。另选取40名大学生间隔2周后进行重测。结果:大学生社会性无聊感量表包含25个条目,6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5.95%。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6因素模型拟合良好(χ2/df=2.07,GFI=0.90,CFI=0.91,IFI=0.91,RMSEA=0.05)。总量表Cronbachα系数为0.85,6个分量表α系数在0.55~0.85,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67。社会性无聊感量表与无聊感倾向量表效标关联效度为0.60。结论:社会性无聊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大学生社会性无聊感研究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大学生社会性无聊感、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采用无聊倾向量表、生命意义感量表、自杀意念问卷对646名大学本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生社会性无聊感得分在性别、就读地区、年级、是否独生等几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大学生社会性无聊感与生命意义感存在显著负相关(r=-0.336,P0.001),大学生社会性无聊感与自杀意念存在显著正相关(r=0.382,P0.001);3生命意义感中的部分维度如成就、快乐、信仰和人际关系等4个维度对大学生社会性无聊感有负性预测作用(R2=-0.136,P0.001;R2=-0.165,P0.001;R2=-0.179,P0.01;R2=-0.187,P0.05),大学生社会性无聊感对自杀意念有正性预测作用(R2=0.146,P0.001);4大学生社会性无聊感在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意念存在显著中介作用。结论:生命意义感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大学生社会性无聊感,减少自杀意念的出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