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原发于脾脏的恶性淋巴瘤临床少见。现将笔者所在医院自1988~2006年收治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1例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1例中,男8例,女3例;年龄27-78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在现代社会的比重上升,老年患者急腹症日趋增多。文献报道占急腹症总数的26.4%[1]。因老年患者特有的生理、病理特点,其临床表现特殊,病死率及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本文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科根据“肝营养因子”学说,设计出由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肌肝、维生素C 等组成的肝营养液,在行脾切除或脾切除加门奇静脉断流术时,在脐静脉内插入一细塑料管,术后将肝营养液经此直接作用,抵消肝硬化时因侧支循环形成后胰岛素等肝营养因子的转流,避免其造成肝实质营养缺乏及肝功能损害,并且减少其全身用药的副作用。我院自1986年12月至1988年11月共观察1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A 组)运用脐静脉插管,肝脏局部高营养治疗的临床情况,并将其一般情况及疗效与14例运用传统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肝细胞癌组织中血小饭源性生长因子B(PDGPB)mRNA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之间的关系。方法用RT-PCR法柃测51例肝细胞癌和20例正常肝组织PDGF-BmRNA。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MVD的表达。结果肝细胞癌组织PDGFB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癌组织和正常肝组织的MVD值分别是29.43±4.818和14.56±1.96(P〈0.01)。结论PDGF-B作为一个血管内皮细胞生长调节因子,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促进生长和转移作用。  相似文献   
6.
脐静脉—大隐静脉转流术在重度门脉高压大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以脐静脉-大隐静脉转流术治疗重度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30例肝功能差或伴有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病人,急诊经上腹白线切口暴露并游离脐静脉,游离适当长度的右侧大隐静脉.脐静脉血流已开放者,可直接将其与大隐静脉吻合;若未开放,用F3-5胆道探子将其重新打通,再与大隐静脉吻合,并对照吻合前后门静脉压力、血流速率及血流量.结果 30例手术均成功,术后近期效果良好.术前后门静脉最大血流速率和血流量分别为18.93±7.71cm/s、17.11±6.56cm/s和1686.37±816.32ml/min、1442.35±672.34ml/min;食管钡餐造影,23例食管曲张静脉消失,7例明显好转.结论 脐静脉-大隐静脉转流术具有微创、简便、疗效确实等优点,对于肝功能差、伴有心肺肾等重要器宫功能不全的患者尤为适用.  相似文献   
7.
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运用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组病例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造影等检查后证实为布加综合征,并进行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后随访4mo~4a。结果本组病例均行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全部治愈,随访期间无一例复发。结论经皮球囊导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疗效确切、安全、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且通畅率高,并且具有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8.
下腔静脉阻塞类型和病程对PTA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腔静脉阻塞类型和病程对PTA 治疗的影响目的 评价单纯PTA 对治疗肝段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的长期疗效和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1993~1997 年间,16 例肝段下腔静脉阻塞患者实施下腔静脉血管成形术。术前对所有患者进行病史调查,常规临床体验,超声及下腔静脉造影,造影结果按Sugiura 法分类。术后随访分为A 组( 症状复发组) 和B组(症状未复发组) 。结果 16 例患者中,A 组7 例,B 组9 例,术前平均病程分别为(7 .71 ±3.04) 年(4 ~12 年) 和(2.33 ±1 .5) 年(1 ~5 年)。主要临床表现为腹胀,肝脾大,双下肢及胸腹壁静脉曲张。下腔静脉造影Surgiura 分类:A组:Ⅰa、Ⅰb 、Ⅲ型各1 例,Ⅱ型4 例( 肝静脉开放2 例,闭塞5 例)。B组:Ⅰa、Ⅲ型各3 例,Ⅰb 型2 例,未能归类1 例(肝静脉开放6 例,闭塞3 例) 。16 例PTA 均获成功,除1 例术后发生右髂股静脉血形成并发轻度的肺栓塞外,无其它并发症发生。A 组症状复发平均时间(22 .57 ±12 .85)个月。B组无症状复发平均时间(41.55 ±6.2)1 个月。结论:PTA 对病程短,至少有1支肝静脉开放的下腔静脉梗阻患者有较好的长期  相似文献   
9.
<正> 女患,62岁,因空腹时发作性出汗、昏迷四月,加重二月入院。四个月前晨6时许自感饥饿,出冷汗,遂即昏迷,静注25%葡萄糖40ml后清醒。后每当空腹均可发作。体检:上腹膨隆,腹软,无压痛,肝脾无肿大,剑突下扪及一圆形包块,质中等,表面光滑,不活动,边缘不清,有轻压痛,无移动性浊音。化验血糖3.025mmol/L,B超检查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皮下腔静脉球囊成形加支架植入术治疗布加综合征(BCS)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均经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腔静脉及肝静脉造影等检查明确诊断,并进行经皮下腔静脉球囊成形(PTA)加支架植入术(EMS)治疗。所有病例随访6-108个月。结果 扩张前静脉狭窄段内径0-6mm(平均3mm),肝静脉内径2mm。扩张并置放血管内支架后,腔静脉、肝静脉内径分别为18—20mm和8mm。扩张前下腔静脉至右房压力差为18-35cmH20(1.76-3.43Da),平均20.3cmH20(1.989kPa),扩张后压差消失,119例手术顺利,1例左肝静脉轻度损伤。术后96例主要症状及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19例明显改善。120例(100%)获1-108(平均67.35)个月随访,其中门5例在随访期间血管内支架形态良好,支架内血流通畅;3例在术后8,11,16个月发生腔静脉再阻塞,经二次PTA EMS治愈;2例于术后2—3个月发生3支肝静脉再阻塞,转为外科手术。结论 经皮下腔静脉球囊成形、支架植入术是非长段阻塞型布—加综合征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