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农村家庭病床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方法 36例家庭病床组与同期36例住院组进行对照,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在治疗前,治疗后第4、8周评定临床疗效,6个月末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定社会功能。结果两组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低(P<0.01)。家庭病床组有效率69.4%,住院组66.7%,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家庭病床组SDSS评分明显低于住院组(P<0.01)。结论家庭病床是农村社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途径,且能较好地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3.
妊娠糖尿病(GDM)系指在妊娠首次发现或发生的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1%~5%[1].GDM属高危妊娠,对母婴均有较大的危害.妊娠糖尿病易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糖过高易出现羊水过多、巨大胎儿,胎儿窘迫等,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都很高.如何使GDM孕妇平安度过妊娠期,确保母婴健康是产科护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6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4例,对照组32例,研究组口服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口服阿普唑仑治疗,观察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6周末,研究组显效率61.76%,有效率85.29%;对照组分别为56.25%,81.25%,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两组治疗1周末起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1),并随治疗时间的延续均呈持续性下降;同期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副反应量表评分研究组自主神经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西酞普兰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肯定,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07年收治的80例经腹腔镜行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针对护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本组80例患者经精心、细致的护理,均治愈出院。护理要点包括:心理护理,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结论在围术期给予正确的指导和护理有利于患者加深对疾病和手术的认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收治的50例宫颈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针对护理要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本组50例患者经精心、细致的护理,均治愈或好转出院。护理要点包括:心理护理,加强对引流管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预防。结论在围手术期给予科学性、预见性、条理性的护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7.
家庭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家庭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家庭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药物治疗和家庭综合干预,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评估。结果3年末干预组BPRS分及SDSS分、复发率、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家庭综合干预可以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预防疾病复发,改善患者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庭综合干预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和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家庭综合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药物治疗和家庭综合干预,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中自知力因子和自制依从性评分表等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BPRS自知力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而治疗依从性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综合干预可以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恢复,改善其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我们用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期器质性精神障碍,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为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门诊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共21例,其中阿尔茨海默病6例,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1例,帕金森病所致精神障碍1例,脑梗塞所致精神障碍13例.男9例,女12例;年龄60~ 80岁,平均年龄(70.5±6.6)岁;病程(10.8±7.6)个月.主要精神症状有意识障碍(谵妄)3例,幻觉6例,妄想12例,抑郁1例,焦虑10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北京市密云区精神卫生防治院2016年4月—2017年8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依照计算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试验组,各20例。参照组予以利培酮治疗,试验组予以氨磺必利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分、社会功能缺陷量表(GAS)评分、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PANSS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SDSS评分、BPRS评分和G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SDSS评分、BPRS评分、TESS评分低于参照组,GAS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利培酮比较,氨磺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更优,其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提高社会功能,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