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比较分析聚凝胺法、微柱凝集法及试管抗球蛋白法在输血相容性检测中的优势和不足。方法应用聚凝胺法、微柱凝集法及试管抗球蛋白法对100例血液标本进行ABO和RHD同型血液相容性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种方法交叉配血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组间两两比较显示,阳性检出率以微柱凝集法最高、试管抗球蛋白法其次、聚凝胺法最低。41例聚凝胺法交叉配血试验阳性中其他2种方法均为阳性有58.53%(24/41),微柱凝集法为阳性有92.68%(38/41),试管抗球蛋白法为阳性有85.36%(35/41)。结论不同方法交叉配血试验均有其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运用在ABO新生儿溶血病(ABO–HDN)患儿输血前检验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江门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90例ABO–HDN患儿为研究对象,采集血样,分别运用微柱凝胶技术(MGT)和凝聚胺技术(MPT)进行主侧交叉配血实验,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所有患儿顺利完成检验,均确诊为ABO–HDN;与MPT检验相比,MGT的放散液和血清检验不合格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MPT检测阳性患儿的MGT结果均为阳性,并且相比较直抗阴性患儿而言,直抗阳性患儿的放散液和血清交叉配血不合格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时,经Kappa检验,MGT和MPT在放散液和血清交叉配血检验中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临床上将MGT技术运用在ABO–HDN患儿输血前检验中能够使配血的安全性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携带ABO*BW.11等位基因的家系成员ABO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共9人的ABO血型表型。采用PCR方法扩增ABO基因第6、7外显子并对扩增产物直接测序,同时克隆测序先证者及其父亲的标本。结果血清学检测初步判断先证者及其弟弟为AB亚型,先证者的父亲及其两女儿为B亚型。克隆测序发现先证者ABO等位基因第7外显子在B101的基础上第695位碱基发生T>C变异,表明为ABO*BW.11等位基因。先证者的父亲、弟弟及其两个女儿均携带该变异等位基因。A基因与BW.11以及BW.11与O基因同时遗传时竞争现象存在明显差异。结论ABO基因c.695T>C变异可能会导致Bw11亚型存在等位基因竞争现象。分子生物学方法结合血清学方法有助于精准鉴定ABO疑难血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