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13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在缝合的基础上局部应用纤维蛋白胶治疗损伤的周围神经,观察纤维蛋白胶对周围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07在大连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完成。实验材料:纤维蛋白胶(广州倍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要成分:纤维蛋白原50~70mg/支和凝血酶400U/支,从哺乳动物血中提纯,经过灭菌消毒,冻干制成,不含致热源)。实验分组:选择健康SD大鼠4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4只:单纯缝合 纤维蛋白胶组、单纯缝合组。实验方法:大鼠麻醉后,于左大腿后外侧做2cm纵切口,显露坐骨神经。距梨状肌下缘远侧约1.5cm处切断坐骨神经,切除远端1~2mm,采用10-0无创伤线缝合神经外膜,使远近端保留约1~2mm间隙。单纯缝合 纤维蛋白胶组:对称缝合2针,将纤维蛋白胶注入缝合周围在神经对合端生成凝胶环,混合物固化形成再生室。单纯缝合组:单纯外膜缝合。实验评估:①术后连续观察动物行为学:手术侧后肢及足趾的运动情况,有无溃疡形成,足趾、趾甲的溃疡愈合情况,观察展爪反射。②术后8周两组各取4只大鼠行神经电生理检查,检测神经传导速度、潜伏期。③术后2,4,6,8周两组各取2只大鼠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后光镜下观察神经再生情况。④术后8周两组各取4只大鼠采用LUZEX-F彩色图像分析仪对甲苯胺蓝染色神经组织切片中轴突数目及轴突直径进行分析。⑤术后8周两组各取4只大鼠行醋酸铀枸橼酸铅染色,Phlip-10型透射电镜下观察轴突再生情况。⑥术后8周两组各取4只大鼠行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情况。结果:纳入大鼠48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术后大鼠行为学观察:术后8周单纯缝合 纤维蛋白胶组大鼠除足趾略见下垂、屈曲现象外,步态基本正常,展爪反射基本正常,下肢活动已接进正常,单纯缝合组下肢活动略差。②神经电生理检查:术后8周单纯缝合 纤维蛋白胶组神经传导速度快于单纯缝合组[分别为(11.13±0.37),(9.26±0.44)m/s],潜伏期短于单纯缝合组[分别为(1.83±0.18),(2.17±0.19)ms],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27.78,5.53,P<0.05)。③光镜下神经再生情况:单纯缝合 纤维蛋白胶组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厚、直径较大、数量多、排列规则,再生良好。单纯缝合组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薄、直径较小、数量少、排列不规则,再生较差。④轴突数目及轴突直径:单纯缝合 纤维蛋白胶组在轴突数目、轴突直径大于单纯缝合组[分别为(2187±107),(1847±96)个/400倍视野;(2.79±0.15),(2.05±0.17)μm],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80.70,42.92,P<0.05)。⑤透射电镜下轴突再生情况:术后8周单纯缝合 纤维蛋白胶组大鼠再生轴突发育良好,排列有序,轴突直径大小相差小,髓鞘厚薄一致,轴突染色均匀,雪旺细胞核呈卵圆型。单纯缝合组大鼠轴突发育差,排列不规则,髓鞘薄,可见扩张血管,部分区域有出血水肿。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情况:单纯缝合 纤维蛋白胶组在实验侧腰骶段前角可见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大型运动神经元,且数目较多。单纯缝合组标记的数量较少。结论:在修复神经过程中应用纤维蛋白胶,可明显促进损伤的周围神经修复与再生,优于单纯缝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谷康泰灵对犬骨关节炎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谷康泰灵对动物骨关节炎的修复作用。方法 实验用家犬 16只 ,将动物分成A、B两组。用Hulth法建立动物模型 ,实验组 (A组 ) 8只犬 ,术后当日开始给药 ,每日 1次肌注谷康泰灵注射液 2ml,共 8周 ;对照组 (B组 ) 8只狗 ,术后当日开始肌注生理盐水 2ml,每日 1次 ,共 8周。术后观察动物膝关节活动情况 ,并分别于用药 4周、 8周后 ,实验组及对照组各处死 4只动物 ,对膝关节标本进行犬体观察、光镜观察、电镜观察。结果 动物跛行情况 :实验组较对照组轻。膝关节标本肉眼观察 :实验组 4周时 ,关节面光滑有光泽 ,无明显缺损和新生物 ,至 8周时关节面不光滑 ,色泽暗 ,软骨透明度低 ,有细小缺损和少许新生物 ,这些变化均比对照组轻。光镜及电镜所见显示随时间延长 ,实验组结构逐渐坏变 ,但较对照组轻 ,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谷康泰灵注射液能明显减缓骨关节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现将非创伤性骨化性肌炎误诊为骨旁骨肉瘤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55岁。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左上臂发现逐渐增大的肿块4个月,伴有局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受限。专科检查:左上臂近端外侧皮下可触及一约7 cm×8 cm的包块,质硬,压痛,与皮下组织无粘连,皮肤表面未见静脉怒张,肩关节外展及后伸受限。影像学检查:X线示左肱骨近端外侧软组织内可见一约7 cm×8 cm大的骨性致密影,云雾状,其边缘清晰但不规整,骨性致密影紧贴肱骨干皮质并包绕肱骨干前外侧;CT示左肱骨干皮质清晰完整,未见明显破坏,骨髓腔正常。影像学诊断:左肱骨干近端骨旁骨肉瘤可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雪旺细胞基底膜(SCBM)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成鼠32只,脊髓左半横断,随机分4组(1)8只单纯SCBM移植(A组);(2)8只SCBM浸于1000U/mlNGF后移植(B组);(3)8只SCBM浸于2000U/mlNGF后移植(C组);(4)8只作对照(D组).术后每周行斜板试验;术后8周测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结果A、B、C组可测出CSEP波形,D组未测出.斜板试验A、B、C组与D组差异显著,B、C组与A组亦差异显著,而B、C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雪旺细胞基底膜移植对脊髓再生有修复作用,而神经生长因子明显促进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体施万细胞神经膜管(SCNC)移植对脊髓半横断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成鼠30只,随机分3组:1O只造模后行SCNC移植(A组);10只造模但不移植(B组);10只不造模也不移植作正常对照组(C组)。下段胸髓半切法造模。术后8周每周行动物行为测试和斜板试验;术后6周测定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术后8周行组织学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A组、C组可测出CSEP波形,B组未测出。行为测试、斜板试验及图像分析A组、C组与B组差异显著,A组与C组之间斜板试验有显著差异。A组通过脊髓损伤处的再生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多于B组。结论自体施万细胞神经膜管移植有助于引导再生轴突生长通过,对损伤脊髓再生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许旺细胞基膜管与骨骼肌基膜管两种桥接体对脊髓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实验于2005-08/2006-01在大连医科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①选取3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4组: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许旺细胞基膜管移植组、骨骼肌基膜管移植组,10只/组。②许旺细胞基膜管移植组动物麻醉后,沿左上肢屈侧切开,取正中神经节段约1.0cm,经蒸馏水浸泡、液氮冷冻、生理盐水浸润再复温,挤出胞浆和崩解组织,修整成待移植的许旺细胞基膜管。骨骼肌基膜管移植组动物于左上肢三角肌取材后按类似过程制成待移植的骨骼肌基膜管。③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建立脊髓损伤模型。鼠尾呈痉挛性扑动,麻醉苏醒后左下肢完全瘫痪标志造模成功。④许旺细胞基膜管移植组将许旺细胞基膜管按走行方向植入脊髓切损处。骨骼肌基膜管移植组同法植入骨骼肌基膜管。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材料移植。观察动物存活情况、一般状态、伤口愈合、后肢溃疡情况及运动功能恢复等情况。⑤术后通过斜板试验观察大鼠左后肢负重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动物行为测试评分(满分7分,左后肢失去负重和行走功能为0分);测定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组织学观察和计算机图像分析半薄切片中轴突数目、直径以及石蜡切片中脊神经节细胞数。结果:40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移植术后一般情况:术后3周许旺细胞基膜管移植组、骨骼肌基膜管移植组左后肢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恢复。术后8周动物全部存活,切口愈合较好。非正常对照组动物均发生胸腰段脊柱轻度侧弯畸形。②术后斜板试验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跌落时的木板倾斜度数比较,术后8周许旺细胞基膜管移植组、骨骼肌基膜管移植组大鼠跌落时的木板倾斜度数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2.378,P<0.05),但低于正常对照组(t=2.421,P<0.05)。③术后行为学测试结果:术后8周许旺细胞基膜管移植组、骨骼肌基膜管移植组行为评分与正常对照组基本相似(t=2.034,P>0.05),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3.647,P<0.01)。④术后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可记录到潜伏期为(16.15±1.23)ms、波幅为(30.76±2.61)μV的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波形。术后6周许旺细胞基膜管移植组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但均优于骨骼肌基膜管移植组[(21.48±2.17),(26.72±1.83)ms;(23.74±2.02),(19.14±1.38)μV;P均<0.05];而假手术组未记录到相应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波形。⑤术后大体及组织学观察结果:许旺细胞基膜管移植组其基膜管与脊髓交界处无明显瘢痕组织形成,移植物中再生轴索较多,辣根过氧化物酶示踪在宿主-移植物交界面头侧的正常脊髓前角内见较多标记神经元,再生轴突直径较粗,髓鞘较厚。骨骼肌基膜管移植组情况与其基本相似,但骨骼肌基膜管与脊髓交界处有少许瘢痕组织形成。⑥术后8周末轴突数目、轴突直径和脊神经节细胞数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许旺细胞基膜管移植组的轴突数目、轴突直径和脊神经节细胞数目与正常对照组基本相似(t=2.116,P>0.05),但明显高于骨骼肌基膜管移植组、假手术组(t=2.494,P<0.05;t=3.573,P<0.01)。结论:许旺细胞基膜管比骨骼肌基膜管更适宜作为治疗脊髓损伤的桥接体材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局部给药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的影响.方法 SD大鼠48只,采用1%戊巴比妥钠30 mg/kg腹腔内麻醉.距梨状肌下缘远侧约1.5 cm处切断坐骨神经,切除远端1~2 mm,采用无创伤线(10/0)做神经外膜+束膜缝合.A组:局部注入2.5s神经生长因子0.3 μL.B组:坐骨神经缝合处注入生理盐水0.3 μL.术后2、4、6、8周进行动物行为学观察,光镜观察,8周时神经电生理检测、电镜观察,观察局部给药对周围神经损伤后修复与再生的影响.结果 A组术后患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优于B组,在取材时发现A组缝合处神经愈合良好,B组有1例神经瘤和1例感染.A组神经传导速度快[(11.04±0.34)m/s]、潜伏期短[(1.84±0.16)ms],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厚、直径较大、数量多、排列规则,再生良好.B组神经传导速度慢[(8.94±0.37)m/s]、潜伏期长[(2.19±0.25)ms],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薄、直径较小、数量少、排列不规则,再生较差.A组优于B组(P<0.05).结论 NGF局部给药具有明显的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硫酸盐加大蒜局部治疗阑尾周围脓肿的疗效及硫酸镁和硫酸钠在疗效方面的差别。方法 将局部使用硫酸镁和硫酸钠的出院病人资料整理作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 局部采用硫酸盐加大蒜贴敷治疗的病人包块吸收、消散或缩小,用硫酸镁和硫酸钠疗效无显著差别。结论 阑尾周围脓肿是临床常见病,也是急性阑尾炎的一种常见发病类型,一旦明确诊断,原则应及时手术治疗。基层医院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有部分患者患病后不能及时到医院就医,延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到医院就诊时大部分已出现包块,形成阑尾周围脓肿;而又拒绝手术治疗,可以采取全身应用抗生素抗感染,补充水、电解质,纠正酸碱平衡,对症治疗的措施;局部采用硫酸盐加大蒜贴敷的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9.
背景:目前已有研究证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
  目的:评价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效果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
  方法:应用文献检索的方法获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相关研究文献,对符合研究标准的文献进行深入的数据分析,文章选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进行分析,实验研究中,建立大鼠糖尿病足溃疡模型,给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观察创面溃疡的愈合情况,并分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临床应用研究中,对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患者进行观察随访,观察创面溃疡的愈合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与结论:实验研究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创面溃疡的愈合快于常规治疗,但是与正常足溃疡愈合相比仍较慢,且移植治疗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升高,但是低于正常足溃疡对照的水平。临床应用研究显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创面溃疡基本均可完全愈合,且无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损伤以及出凝血时间改变等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局部连续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对周围神经修复与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vergrowthfactor,NGF)局部连续给药对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分4组;A组采用术后局部连续注射NGF0.3μL3周。B组:手术同侧腓肠肌处连续肌肉注射NGF0.3μL3周。C组:于术中单次给予NGF0.3μL于吻合处。D组:实验用生理盐水代替NGF。术后2,4,6,8周进行动物行为学观察,光镜观察,8周时行图像分析、神经电生理检测、电镜观察、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逆行追踪观察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标记情况。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测发现,A组和B组神经传导速度快、潜伏期短,C组和D组神经传导速度慢、潜伏期长(F=27.775,P<0.05)。光镜观察见,A组和B组再生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厚、直径较大、数量多、排列规则,再生良好,均优于C组和D组(F=5.53,P<0.05)。电镜观察见A组和B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厚、直径较大、C组和D组有髓神经纤维髓鞘较薄,直径较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表明各组均见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前角运动神经元,但A组和B组的数目优于C组和D组。结论:①NGF局部连续给药具有明现的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修复与再生作用。②NGF局部连续给药优于局部单次给药。③半槽式硅胶管放置简单,取出方便,克服了晚期硅胶管对神经生长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