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现代无菌技术的充分发展,临床开展碘伏消毒皮肤做静脉穿刺效果对比目前报道尚少,而我科自2001年以来用碘伏消毒与碘酒消毒皮肤做静脉穿刺,实践对比结果表明,用碘伏消毒皮肤效果的确无可非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代谢综合征(MS)是指伴有胰岛素抵抗的一组疾病的聚集.1999年WHO专家委员会对MS的工作定义是:葡萄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和/或胰岛素抵抗,并伴有另外2项或2项以上的成分,例如高血压、高三酰甘油(TG)血症和/或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血症、中心性肥胖、微量白蛋白尿[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与血小板膜GPⅡb/Ⅲa复合物纤维蛋白原受体(PAC—1)和P选择素(CD62P)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标记技术来测定45例40岁以下初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组的PAC-1、CD62P的表达率和糖化血红蛋白A1(GHbA1)比率,同时进行治疗前后及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初发的2型糖尿病组PAC-1(12.38±3.15%)、CD62P(8.74±2.01%)、GHbA1(9.53±2.73%),其表达分别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的2.67±1.52%(P〈0.001)、1.07±1.41%(P〈0.001)、6.21±1.05%(P〈0.001)。降糖治疗6月后糖尿病组血糖达标,PAC-1(7.38±3.25%)、CD62P(6.26±3.01%)、GHbA1(6.33±1.46%),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2型糖尿病血小板活化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密切相关。严格控制血糖可以抑制血小板活化,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人类骨髓成纤维样细胞系HFCL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增殖、迁移和归巢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建立RPMI8226细胞和HFCL细胞共培养体系,锥虫蓝拒染法测定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和黏附分子CD49d的变化;RT-PCR检测CXCR4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HFCL细胞抑制 RPMI8226细胞生长,且与HFCL细胞直接接触组的抑制作用大于非直接接触组(Transwell)组。RPMI8226细胞与HFCL细胞共培养后,直接接触组G1期细胞增高,S期细胞减少;HFCL细胞下调RPMI8226细胞的CXCR4和CD49d的表达,单独培养组明显高于直接培养组;Transwell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人类骨髓成纤维样细胞HFCL能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的增殖,抑制CXCR4和CD49d的表达,影响骨髓瘤细胞的迁移和归巢。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s2O3)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分子机制。方法用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RPMI8226细胞作为体外实验对象。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凋亡峰、死亡受体DR4和DR5分子及黏附分子VLA4(CD49d)的表达;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靶细胞CXCR4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染色和荧光显微镜检测DR4和DR5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5μmol/L的As2O3可以明显上调RPMI8226细胞DR4、DR5分子的表达(P<0.01),明显下调CXCR4基因和VLA4分子表达;还可以诱导RPMI8226细胞凋亡、增加G1期细胞比例,出现明显凋亡峰。结论As2O3诱导RPMI8226细胞凋亡,可能与死亡受体DR4、DR5分子过度表达有关;As2O3抑制靶细胞CXCR4基因和黏附分子VLA4的表达,从而影响细胞的增殖、迁移与归巢能力。  相似文献   
6.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我国常见的一种血液病之一,有资料统计,我国再障的发病率为7·4/10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青壮年居多,老年人发病也有增多的趋势,男性略多于女性。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但与化学药物、化学物质、放射线、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等有关。病人常常产生一些负性情绪,这些负性情绪对疾病的转归及愈后影响很大。现将我们近几年对再障病人心理护理的体会介绍如下:1忧郁、孤独心理护士应热情接待,以一个同事、一个亲友的身份,用热诚和善良的眼光正视病人,避免斜视或不屑一顾,并用亲切诚恳的语言向患者介绍病区的环境,规章制度,工作人员和本室的病员,使患者尽快成为新集体中的一员,并帮助患者料理生活,鼓励进食,使患者感到医院就是自己的家自然可使患者的孤独、忧郁心理消除。2焦虑心理护士应通过耐心与其交谈,充分的关心和同情,了解患者所担心的问题。例如:病情是否就此进一步恶化,是否能够治愈,生命还能延长多少时间,医务人员和家属是否隐瞒了疾病的严重程度或是医务人员能否给予精心治疗等等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通过良好的语言,表情和行为,去解除患者所担心的种种问题,稳定情绪,避免不良刺激,化担心、疑心为舒心、安心。3悲观、失望、甚至想...  相似文献   
7.
1临床资料 本组选择2005—01~2006—07七里村采油厂职工医院收治的9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60例,女30例,年龄13—80岁,平均年龄54.83岁。Ⅰ型糖尿病11例,Ⅱ型糖尿病79例,伴有并发症的18人。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8人、中专21人、中学25人、小学26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周血CD3、CD4、CD8、CD19细胞亚群在过敏性紫癜(HSP)、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患病组和健康组外周抗凝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CD19比例的变化。结果HSP患者CD4+细胞比例和CD4/CD8(1.13±0.08)均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CD8+细胞比例增高(P<0.05),CD4/CD8比值下降至(1.02±0.26)(P<0.05)。结论CD4+细胞数量和CD4/CD8减少导致的免疫调节效应不足以及B细胞数量增多,可能是造成HSP免疫失衡的重要原因。ITPCD4/CD8比例减少、CD8细胞数量增多导致的免疫抑制效应过强,可能是ITP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白细胞低于4×10^9/L称白细胞减少;白细胞高于10×10^9/L称白细胞增多。白细胞数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均有变异。由于外周血中白细胞的组成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尤其以中性粒细胞为主,故在大多数情况下,白细胞的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的影响。白细胞增多或减少与中性粒细胞的增多或减少有着密切关系和相同的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