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七氟烷预处理对大鼠肢体远端缺血再灌注(IR)所诱发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用28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每组7只。假手术组(Sham组):仅分离出大鼠双侧股动静脉,不夹闭,暴露5 h后取材;七氟烷预处理+假手术组(S-S组):大鼠吸入2.5%七氟烷30 min后,同Sham组操作;肢体远端缺血再灌注组(IR组):建立大鼠下肢IR模型,分离出大鼠双侧股静脉和股动脉,夹闭双侧股动脉3 h,恢复血供再灌注2 h后取材;S-IR组:先进行七氟烷预处理,方法同S-S组,七氟烷预处理后操作同IR组。实验结束后,收集各组大鼠左心室血液和双侧肺组织,观察以下项目:(1)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的湿重与干重的比值(W/D)、总肺含水量(TLW);(2)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3)采用相应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和血清中氧化应激因子脂质氧化(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4)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磷酸化p38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AMPK)及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各组大鼠肺组织W/D、TLW水平比较:IR组、S-IR组均高于Sham组、S-S组,S-IR组均低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44.75、133.21,P值均<0.001)。(2)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改变:Sham组肺泡形态结构正常,肺泡内无炎性细胞浸润,肺泡间隔无液体积聚;S-S组肺泡结构大致正常,肺泡壁无明显增厚,肺泡间隔亦未发现炎性细胞浸润,提示无明显损伤;IR组肺泡形态结构破坏严重,广泛的肺泡间隔增厚,肺泡间质充满大量水肿液,其间浸润着大量的炎性细胞;与IR组相比,S-IR组炎性细胞浸润和水肿程度有明显减轻。(3)肺组织和血清中:IL-1β、IL-6、TNF-α、MDA含量比较,IR组、S-IR组均高于Sham组、S-S组,S-IR组均低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OD含量比较,IR组、S-IR组均低于Sham组、S-S组,S-IR组均高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S组与Sham组间IL-1β、IL-6、TNF-α、MDA及SOD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肺组织p-p38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IR组、S-IR组均高于Sham组、S-S组,S-IR组均低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AMPK、SIRT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IR组、S-IR组均低于Sham组、S-S组,S-IR组均高于I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S-S组与Sham组肺组织p-p38、p-AMPK、SIRT1蛋白相对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对于肢体远端IR所诱发的肺损伤,七氟烷预处理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p-AMPK、SIRT1蛋白表达及抑制p-p38蛋白表达,进而减轻肺部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