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4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视网膜中央血管在前部视神经的解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老年人前部视神经视网膜中央血管的解剖特征。 方法:通过组织连续切片和计算机影像分析,观察60~82岁老年人的18只眼球标本中无解剖变异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15条,视网膜中央静脉(CRV)23条在筛板前、筛板区及筛板后的管径变化。 结果:老年人筛板前、筛板区、筛板后CRA平均面积的均值分别为(12.70,17.40,18.00)×10-3mm2;平均周长的均值分别为0.56,0.56,0.57mm,平均周长之间相比无显著差异。CRV平均面积的均值分别为(7.00,5.40,7.90)×10-3mm2;平均周长的均值分别为0.44,0.38,0.41mm;CRV平均周长筛板前与筛板区相比,筛板区与筛板后相比均有显著差异。 结论:老年人CRA眼球内外管径一致;CRV在筛板区管径最小。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7,13:213-214)
  相似文献   
2.
本刊连续二期发表了马志中医师的眼外伤调查发展概况等文章,包括一些记录表格,我们除了建设有条件的医院眼科可以试用外,更希望广大读者对刊出的内容展开讨论,发表意见,加以完善,欢迎对此来稿.  相似文献   
3.
目的:报告了因汽车安全气囊造成的眼外伤及化学性烧伤。希望引起眼科同仁的高度重视.方法:4例病人均是进口高档小卧车,在发生碰撞时因汽车安全气囊高速膨胀打开及气囊破裂所致的眼损伤及化学烧伤.分析了汽车型号及种类,事故发生时的速度,眼损伤的类型和视力情况.结果:第一例病人为碱性化学性角膜炎伴虹膜根部离断及瞳孔括约肌破裂而造成瞳孔扩大;第二例病人为近视镜片致角巩膜板层撕裂伤;第三例病人为广泛角膜擦伤伴前房出血;第四例病人为视网膜水肿出血伴后极部脉络膜裂伤.结论:安全气囊能保护生命降低致伤率,但因气囊的冲击力量引起的机械损伤和气囊中强碱性气体导致的化学烧伤更要引起国内眼科医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视神经(optic nerve,ON)损伤后的自然修复再生和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互补辅助再生的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VEP)变化特征,寻找ON有效再生的新途径。方法:将40只猫作为实验对象,术前随机平均分4组:正常对照组,球后ON半径切断组(ON1/2I)、ON半径切断并定时向玻璃体内玻璃体内注射BDNF和CNTF复合因子辅助再生组(ON1/2I+BF)。经眶外侧入路行手术开眶,在球后5mm处测量ON直径数值,并用宝石卡尺刀行ON半径切断术。ON1/2I+BF组在术后即日注射BDNF和CNTF复合液(10ng),并在以后注射等量BDNF和CNTF复合液,2次/w。在ON损伤后1个月、4个月和8个月,3次行PVEP动态检测,结果:在ON1/2损伤后1个月时,与N组相比,ON1/2损伤各组PVEP的N1-P1振幅显著降低和P1潜时延迟;ON1/2IT ON1/2I+PS组与ON1/2I+BF组比较,也出现了PVEP的N1-P1振幅降低和P1潜时的延迟。在ON1/2损伤后第4个月时,ON1/2I组和ON1/2I+PS与N组比较,其PVEP的P1潜时显著延迟(P<0.001,P<0.001)和N1-P1幅度显著降低(P<0.001,P<0.001)。而ON1/2I+BF组与N组比较,两者PVEP的P1潜时和N1-P1幅度差异虽然具有显著性(P<0.05),但与ON损伤后1个月时同组动物的PVPEP测试结果比较,已开始出现恢复型曲线图谱,两者的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P<0.01)。在ON1/2损伤后8个月后,ON1/2I组和ON1/2I+PS组的PVEP的P1潜时仍然显著延迟,N1-P1幅度仍然显著降低,未见明显的恢复型曲线图出现。而ON1/2I+BF组PVEP的P1潜时和N1-P1幅度与ON损伤后4个月时的PVEP测试结果比较,差异却具有显著性(P<0.01);与ON1/2切断组和ON1/2I+PS组比较,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1),与N组比较,其PVEP的P1潜时未见延迟(P>0.05),但N1-P1幅度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1)视神经1/2损伤后可以添加条件因素辅助其再生,BDNF和CNTF对促进视神经损伤后的再生有调节局部微环境和互补促生长作用。(2)视神经1/2损伤前后,其有视觉电生理学的动态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在ON损伤后,PVEP的P1潜时重度延迟和N1-P1波幅值大幅度衰减,而当应用神经营养因子拮抗视神经损伤效应后的1个月、4个月和8个月时,则逐渐出现PVEP的P1潜时恢复和N1-P1波幅值的提高。这说明1/2损伤的ON在BDNF和CNTF的互补作用下,可以修复再生和恢复其视觉信息的传导功能。BDNF和CNTF对促进视神经损伤后的轴突再生有互补促生长作用。  相似文献   
5.
Traumaticopticneuropathyisavision threateningdisorder Autopsiesafterheadtraumahaveshownthattheopticnervesareoftendamagedmostseverelywithintheopticcanal 1 Althoughvariouskindsofmicrosurgicaldecompressionoftheopticcanalhavebeenadvocatedastheeffectivemeth…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IL 1β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及复位状态下的表达改变及在实验性视网膜脱离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方法 应用HealonGV (14 g·L-1透明脂酸钠 )注入SD大鼠的视网膜下。放射免疫法检测脱离后不同时间点及复位后视网膜神经上皮的IL 1β蛋白含量。通过免疫组化定位IL 1β的表达。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分析脱离区色素上皮、未脱离区及复位区色素上皮IL 1β表达的差异。 结果 在正常情况下 ,视网膜不表达IL 1β。视网膜脱离后表达于Muller细胞、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色素上皮细胞的胞浆。IL 1β的表达在视网膜神经上皮于脱离后的第 7天达到高峰 ,然后下降。只要视网膜脱离存在 ,IL 1β的表达将维持在较低的水平上。视网膜复位后 ,视网膜神经上皮IL 1β的表达比未复位组下降。在色素上皮 ,IL 1β在脱离区的表达明显高于未脱离区及复位区。 结论 视网膜神经上皮与色素上皮之间的脱离导致视网膜表达IL 1β ,视网膜复位时表达下降。IL 1β是视网膜脱离过程中起关键因素的因子  相似文献   
7.
改良大鼠视网膜节细胞逆行标记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建立一种易于规范的、简易准确的视网膜节细胞 (retinalganglioncell,RGC)计数方法。方法 根据大鼠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双侧上丘和外侧膝状体在颅骨表面的投影 ,在投影处钻 4或 8个骨孔 ,用血管钳夹住微量进样器的尖端控制注射深度 ,注入 10g·L-1荧光金。 2周后取视网膜铺片在荧光显微镜下计数视网膜后极部、赤道部、远周部及背侧、尾侧、腹侧、嘴侧各象限RGC的数目 ,同时将视网膜铺片行甲苯酚紫染色后RGC计数。结果 所有动物均开颅手术标记成功。 4点、8点标记法标记的正常RGC的数目分别为 (2 2 19± 2 82 )个·mm-2 和 (2 2 0 7± 2 6 7)个·mm-2 ,2者无显著差异 ;四点法标记的大鼠RGC后极部、赤道部、远周部分别为 (2 4 99± 36 7)个·mm-2 、(2 2 15± 2 87)个·mm-2 、(194 4± 2 10 )个·mm-2 ,八点法标记的大鼠RGC后极部、赤道部、远周部分别为 (2 5 2 1± 35 7)个·mm-2 、(2 181±2 86 )个·mm-2 、(192 0± 190 )个·mm-2 ,其中后极部与远周部有显著差异 ;四点法标记的大鼠RGC背、尾、腹、嘴侧各象限RGC的数目分别为 (2 2 88± 30 3)个·mm-2 、(2 189± 2 77)个·mm-2 、(2 2 4 2± 2 6 7)个·mm-2 、(2 15 9± 30 5 )个·mm-2 ,八点法标记的大鼠RGC背、尾、腹、嘴侧各象限RGC的数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猫视网膜脱离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的形态学改变及行为变化。方法 28只猫利用微穿刺技术将0.25%Healon注入到视网膜下腔造成视网膜脱离。脱离0.5~90d的视网膜用3%戊二醛固定,加工成组织切片,光镜和电镜下观察RPE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视网膜脱离24h,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顶端突起被短而均匀的指样突起所取代,RPE细胞顶端表面开始出现耸起。随着脱离时间的延长,细胞表面的这种耸起变得更加明显。脱离14d,RPE细胞开始向视网膜下腔迁移,1~2个月后,在视网膜下腔可以观察到一些小的RPE细胞团簇。结论 视网膜脱离后,RPE细胞的形态发生迅速改变,并且依赖视网膜脱离的时间呈进行性进展。视网膜脱离能诱导RPE细胞形状发生变化,这种形状改变可能与细胞的增殖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9.
硅油支持眼的人工虹膜膈植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硅油支持眼的人工虹膜膈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11例硅油支持眼人工虹膜膈植入手术适应症,手术效果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11例人工虹膜膈植入眼原发眼病中,7例(7/11,64%)为严重外伤眼,2例(2/11,18%)为增埴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眼,1例(1/11,9%)为严重PVR后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眼,1例(1/11。9%)为Coats病眼;7例(/11,64%)人工虹膜膈有效地防止了硅油接触角膜,11例人工虹膜膈植入眼。均未引起视力的进一步下降;其手术后并发症主要为低眼压和人工虹膜膈表面的纤维膜形成。结论 硅油支持眼的开放性人工虹膜膈植入可通过自然隔断,建立房水循环来维持眼压,有效地防止硅油接触角膜引起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性黄斑变性(AMD)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吻合(RCA)与视网膜色素上皮脱离(PED)的关系。 方法 回顾分析2000年10月~2003年12月诊治的渗出型AMD患者70例75只眼的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资料,观察有无RCA形成以及与PED 发生的关系。 结果 75只渗出型AMD患眼中,34只眼有RCA形成,占45.3% ;41只眼未见RCA ,占54.7%。有RCA形成同时存在PED者30只,占88.2%;不伴有PED者4只眼,占11.8%。无RCA 形成但存在PED者33只眼,占80.5%;不伴有PED者8只眼,占19.5%。有无RCA形成的患眼PED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χ2=0.83,P=0.5290)。无RCA形成的33只PED患眼中,发生PED裂孔者17只眼,占51.5%;有RCA形成的30只PED患眼中,发生PED裂孔者26只眼,占8 6.7%,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χ2=8.9612,P=0.0030)。 结论 RCA形成在渗出 型AMD患眼中并不少见;RCA多与PED并存,但两者之间无直接的因果关系;PED裂孔发生与RCA形成密切相关。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20:295-2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