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伴有dic(9;20)(p11-13;q11)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骨髓细胞经直接法和24h短期培养后按常规方法制备染色体,采用R显带技术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分别以9号和20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进行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结果2例患者的临床和血液学改变符合ALL诊断,免疫表型分析B淋系标志阳性(CD10+、HLA-DR+);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2例患者均为dic(9;20):例1为45,XY,der(9)t(9;20)(p11;q11),-20[20],例2为45,XX,der(9)t(9;20)(p13;q11),t(9;22)(q34;q11),-20[10]/46,idem,+8[16]/47,idem,+8,+21[14];其中1例经双色FISH检测证实9号和20号染色体之间发生了相互易位,且形成双着丝粒染色体.结论dic(9;20)(p11-13;q11)是一种少见的重现性核型异常,可能和ALL有特殊的联系.FISH技术是检测该易位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D-氨基酸氧化酶(DAAO)/D-丙氨酸(D-Ala)自杀基因系统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转录病毒转染技术获得稳定表达DAAO的高致瘤性K562e单克隆细胞KDfGC,用PCR、原位杂交技术对DAAO基因修饰的KDfGC、不同比例DAAO表达阳性与阴性混合细胞的杀伤作用;用酚红氧化法测定培养上清H2O2水平。结果 PCR和原位杂交分析证明DAAO基因已整合至细胞基因组中,并在mRNA水平表达。KDfGC与未转基因的原肿瘤细胞相比,生长速度差异无显著性。12.5/L D-Ala作用24h即可杀死近90%的KDfGC细胞,而且D-Ala达到一定有效浓度杀伤效率可成倍提高。上清的H2O2产生水平与杀伤转基因细胞作用相一致。KDfGC与不同比例的K562e细胞混合时,被15.0mmol/L D-Ala杀死的细胞比例不超过KDfGC细胞的比较。结论 DAAO/D-Ala系统可有效杀伤K652e白血病细胞,在该模型未观察到明显旁观者效应。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探讨遗传性红细胞嘧啶5'-核苷酸酶Ⅰ(P5'N-Ⅰ)缺乏症的发病机制,在纯化人红细胞P5'N-Ⅰ的基础上,分别用质谱仪和氨基酸分析仪分析其分子量及氨基酸组成,同时将该酶经胰蛋白酶水解后进行微量测序,并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结果:质谱分析表明在蛋白电泳呈一条带的纯化的人红细胞P5'N-Ⅰ中发现3种分子量成倍数关系,且质谱图曲线非常吻合的蛋白,分子量分别为26 952.9,55 476及110 938.测出1个酶解肽片段N末端的10个氨基酸序列为:I-E-G-P-T-I-R-Q-I-E.在数据库中未发现同源性片段.氨基酸分析表明该酶至少由18种氨基酸,约2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结论:人红细胞P5'N-Ⅰ可能为一种多亚基组成的变构酶,生理状态下可能存在同源二聚体或四聚体.所测氨基酸序列可作为筛选目的基因的探针.所测氨基酸组成为确定其蛋白一级结构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涉及PDGFRB基因易位的不典型慢性髓细胞白血病(CML)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1例不典型CML患者进行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PDGFRB基因易位,羟基脲和干扰素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 该例患者的骨髓细胞染色体核型为46,XY,t(5;12)...  相似文献   
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27岁,于1989年6月29日因牙齿龈出血,低热,乏力,在当地医院查血象发现血红蛋白75g/L,白细胞106×10~9/L,血片分类原始淋巴细胞0.82,血小板82×10~9/L。骨髓分类原始淋巴细胞0.72,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用VP方案治疗1个月,白细胞降至50×10~9/L。复查骨髓象,原始细胞仍占0.62。随后,继续应用VCAP,VAP方案治疗,无效。于1989年12月28日入我院。体检:体温37℃,脉搏92次/min,血压17/8kPa。神清,柯兴氏面容,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  相似文献   
6.
具有历史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的思想政治路线,在“解放思想” 的精神鼓舞下,全国开展了一个关于“生产目的”的大讨论,澄清了种种模糊认识,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党的“十五大” 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提出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重要命题。作为在卫生经济领域从事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同志,如何在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上下功夫。本文作者仅就近日来学习“十五大”文件的体会,谈一些意见,抛砖引玉,求教于卫生经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2岁,因齿龈肿痛、出血伴低热2周,于1989年1月31日入院。血红蛋白120g/L,血小板21×10~9/L,白细胞10.5×10~9/L,分类:原粒0.21,原+幼单0.61。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早幼粒0.27原+幼单0.52,嗜酸粒0.08,未见尼曼-匹克细胞,诊断为急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予HOAP、HP方案治疗后,3月25日骨髓完全缓解,但全片(2.5 cm×3cm)见尼曼-匹克细胞8个,并接受巩固强化治疗,2疗程后,于1989年6月4日出院。1989年8月18日再次入院强化治疗时,除白细胞偏低(1.6×10~9/L)外,血  相似文献   
8.
IL—12在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期细胞因子IL-12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的关系,以探讨IL-12在临床aGVHD发病中的作用。对恶性血液病26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双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GVHD发生时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IL-12浓度,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IL-12基因表达,并与未发生aGVHD患者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所有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10例发生I度GVHD,5例发生Ⅲ或Ⅳ度GVHD。发生aGVHD患者的IL-12浓度以及基因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未发生aGVHD患者,并且IL-12浓度与aGVHD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提示IL-12在临床aGVHD发生中起重要的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
核仁形成区 (NORs)是转录核糖体 RNA的 DNA片断 ,含有嗜银蛋白 ,因而可通过一种简单的银染色技术显示 ,已有研究表明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的数目和结构特征与r RNA转录水平和细胞增殖水平相关 [1 ] 。近年来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染色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细胞病理学的研究 ,发现它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 ,肿瘤的分型、分级有很大帮助 [2 ] 。本文应用该技术对 17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 L)和 2 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AML)的细胞质核仁区嗜银蛋白作了检测 ,并比较了两者的 NORs数目和形态学特征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病…  相似文献   
10.
微波法铁粒染色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临床实验诊断科(200433)周道银,马大烈,韩凤来,张佩玲微波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发展。我们将微波应用于骨髓涂片的铁粒染色,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特予介绍。一、材料1.微波炉650W,温控1~5档(50°~9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