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老年人肌肉与骨骼系统相互调节作用的机制, 揭示肌肉和骨骼质量和力量丧失的关键突破口, 从而抑制其进展是减少老年人由于跌倒导致骨折以后出现致残和致死现象的关键途径。当前针对肌肉和骨骼系统的研究大多是独立存在的, 往往忽视了两者之间的相互调节与联系。本文综述了现今对于肌肉与骨骼系统相互调节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为老年人失用性相关疾病的预防和诊疗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一种新型双向可撑开型融合器进行体外生物力学评价。方法:将20具新鲜小牛脊柱L3/4节段标本随机分为4组进行造模,分别为正常组(完整状态)、不稳组(髓核摘除组)、传统融合器组[置入传统子弹型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融合器]和新型融合器组(置入自行研制的双向可撑开融合器),每组5具标本。利用MTS多自由度(脊柱运动)模拟测试系统在实验标本上施加400N预载荷,同时在前屈、后伸、左弯、右弯、左旋和右旋等方向依次施加8Nm载荷,测试各方向运动范围(range of motion,ROM)。另外选择20具新鲜小牛脊柱L3/4节段标本,其中10具进行融合器的沉陷实验,10具进行融合器的拔出实验,每种实验均分为传统融合器组和新型融合器组,分别置入融合器,采用Bose Electroforce动态力学测试系统进行测试,比较分析两种融合器在椎间隙内的稳定性。结果:不稳定组和传统融合器组与正常组比较,各方向ROM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融合器组与正常组比较,在后伸、左弯、左旋和右旋工况下ROM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  相似文献   
3.
股骨头坏死是骨科领域常见的疑难疾病,其中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随社会的发展正在逐年攀升,该疾病的主要病因为跌倒或外界的高能量创伤对髋关节周围造成伤害,进而诱发出现股骨头坏死。该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因此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研究该疾病的首要任务是需要建立一种理想可靠的动物模型来模拟临床中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该文归纳总结了当前关于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的建模方法,并分析对比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今后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相关研究提供动物模型的基础,助力在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研究领域早日实现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不同动作对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生物力学的影响,为术后康复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取天津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术后评价复位质量良好患者30例,首先利用三维重建方法建立股骨颈模型,并对复位质量进行定量化测量.其次通过AnyBody软件建立股骨肌肉模型,在Geomagic Studio软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填充块材料和尺寸对胫骨截骨模型应力分布的影响。方法 建立3种不同材料(髂骨、松质骨和聚醚醚酮)、5种不同尺寸填充块,分别植入胫骨截骨模型,对模型进行力学加载,分析模型的应力分布和边缘位移。结果 就3种材料而言,植入髂骨材料的填充块模型在胫骨近端、钢板的应力和边缘位移低于松质骨和聚醚醚酮材料,但髂骨材料的填充块应力最高;在不同尺寸填充块植入截骨间隙时,胫骨截骨各部分应力分布和边缘位移存在差异,特别是填充块宽度从30 mm减小到10 mm,胫骨近端、钢板和填充块应力峰值平均分别增加了49.3%、92.7%、54.4%。结论 不同的填充块参数会影响胫骨截骨不同部位的应力分布。研究结果为临床胫骨截骨填充块参数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大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ONFH)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为SONFH的预防和早期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低剂量DHA组(1.0 mg·kg-1·d-1)以及高剂量DHA组(5.6 mg·kg-1·d-1),每组6只.采用肌肉注射甲泼尼龙(20 mg...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后处理技术重建CT值与终板抗压强度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常规CT扫描5具小牛腰椎后,利用CT后处理技术重建终板并测量5个标准化测试位点的平均CT值,接着将腰椎分解成30个游离椎体,在骨性终板的标准化测试位点上使用直径5 mm的平底压头,以12 mm/min的速率进行单轴压缩实验,并根据载荷位移曲线确定每个测试位点的失效载荷值以计算抗压强度,使用组内相关系数验证测量结果一致性,应用相关性检验分析重建CT值与终板抗压强度的相关性。结果 小牛椎体测试位点的重建CT值与抗压强度的观察者内和观察者间的组内相关性系数均大于0.9,对应测试位点的重建CT值和抗压强度具有强相关性(r>0.8, P<0.01)。结论 CT后处理技术重建终板CT值与终板抗压强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可以作为术前评估终板强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膝骨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方式有多种。全膝关节置换术作为晚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方法,虽然是公认的金标准,但是仍存在术后感染、假体松动、下沉、位置不良等风险。现就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阶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指导临床上选择合适方法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股骨颈骨折术后不同复位质量的力学特性.方法 选用Sawbones人工合成股骨模型3例,将2例造模成为Pauwel Ⅲ型股骨颈骨折,并在骨折模型上以倒三角方式置入3颗空心螺钉,用以固定骨折,并保持不同复位质量(定义为模型1、2);另外1例模型为无骨折模型,即不进行任何造模操作(定义为完整模型);在力学试验机上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制作股骨颈骨折复位后轴向旋转移位模型并依据X线投照探讨评估股骨颈骨折旋转移位的最佳指标。方法取6具干燥成人完整股骨标本, 男2具、女4具。设计并制作股骨近端正侧位和斜位X线投照卡具和支架。对股骨标本进行股骨颈骨折造模, 根据Pauwells分型制作成Pauwells 30°、50°和70°模型(各2具), 手法复位并残留旋前20°、40°和60°轴向旋转移位。对每种骨折模型进行不同角度(足侧40°、足侧20°、垂直0°、头侧20°、头侧40°)的投照, 测量模型的骨小梁夹角和Garden对线指数, 观察内斜位和外斜位X线片骨折线的影像特点。结果股骨颈骨折复位后存在旋前20°和40°轴向旋转移位时, 在不同投照体位下旋转移位组的骨小梁夹角与解剖复位组相比差异较小。残留旋转移位为60°时, 在Pauwells 30°和50°骨折模型中大部分投照角度下骨小梁模糊不清, 未能测量出骨小梁夹角;Pauwells 70°骨折模型中旋转移位组的骨小梁夹角与解剖复位组相比差异较大。正位X线片中, 当Pauwells 70°组旋前移位为60°时, Garden对线指数显示复位不满意(15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