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MR成像对宫颈癌诊断及分期的应用价值。方法:128例(手术49例)经病理证实的宫颈癌患者(鳞癌119例,腺癌8例,鳞腺癌1例)行盆腔轴位SE T1WI,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FSE T2WI,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T2WI脂肪抑制(FRFSE),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脂肪抑制(FSPGR/70)Gd-DTPA增强扫描。分析宫颈癌MRI的表现及侵犯范围,49例MRI术前分期与手术、病理分期对照。结果:宫颈癌的MRI T2WI呈较高信号,T2WI宫颈癌与宫颈基质低信号及宫旁脂肪组织高信号有良好的对比,T1WI呈等或低信号,Gd-DTPA增强后T1WI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MRI对宫旁侵犯判断的准确率为87%,特异性为89%,敏感性为85%,Ⅰ~Ⅱa期宫颈癌MRI分期准确率为92%,对宫颈癌分期总的准确率为86%。结论:MRI能多方位清晰显示宫颈癌瘤灶及其侵犯范围,术前分期优于其它检查方法,理应成为宫颈癌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囊三角的解剖并探讨如何预防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损伤。方法 回顾分析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950例。结果 完成LC手术945例(98.95%),中转开腹10例(1.05%),术后胆漏2例,腹腔内出血1例。结论 良好的胆道外科意识、科学的解剖方法和精细的手术操作是避免LC术中胆管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在日常摄片过程中,常遇到胸骨骨折或肿瘤的患者,临床医生急需正位X线片作为诊断依据,胸骨呈扁长形,由于其密度低,又与脊柱、心脏等在投照中重叠,如倾斜角度不当,很难摄出清晰的图像.我们在工作中采用一种简单的摄影体位,操作十分方便且能清晰显示胸骨正位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霍勇军 《医学信息》2010,23(4):962-964
目的 探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的指征、术中处理、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至2008年12月共有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800例,其中中转手术26例.结果 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病例 .结论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转开腹必须及时有效.  相似文献   
5.
<正>与CT和X线相比,MRI具有软组织分辨力高、可功能成像的优势[1],3.0T MR与1.5T及更低场强的MR相比,其SNR、空间分辨力更高,扫描层厚可以更薄[2],能够对患者进行更为细致和全面的检查。因没有配备专门的下肢线圈,现探讨应用现有线圈行下肢较长部位MRI扫描的一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排粪造影对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临床检查拟诊盆底功能障碍行MRI排粪造影检查患者的图像资料,以其最终出院诊断为标准,对照分析临床检查结果及MRI表现,以评价MRI排粪造影的诊断价值。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在42例女性患者中,MRI排粪造影对直肠下降、膀胱膨出及耻骨直肠肌痉挛的诊断价值明显优于临床检查;对直肠前突及子宫膨出的诊断,两者无明显差别;对直肠套叠的诊断,临床检查明显优于MRI排粪造影。40例有盆底下降,其中中、重度下降32例,累及2盆及以上20例;在14例男性患者中,8例表现为耻骨直肠肌痉挛,其中4例伴轻度盆底下降。56例中,MRI检查与临床检查基本一致26例。28例的MRI检查相对于临床检查有新发现。结论:MRI排粪造影以其多方面的优势,对盆底功能障碍(尤其是女性患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胆结石的形成及分类作为结石形成的一般规律,它们具有胆汁成分的析出、沉淀、成核及积聚增长等基本过程。其发病机制包括以下几种要素:①胆汁中的胆固醇或钙必须过饱和;②溶质必须从溶液中成核并呈固体结晶状而沉淀;③结晶体必须聚集和融合以形成结石,结晶物在遍布于胆囊壁的黏液、凝胶里增长和集结,胆囊排空受损害有利于胆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156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78例,前者行LCBDE手术,后者行常规开腹T管引流术,比较2组主要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106.3±20.9)ml、术后恢复排气时间(16.3±4.3)h、住院时长(5.4±2.2)d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残余结石和胆漏,腹腔镜组术后疼痛和切口感染显著低于开腹组(P0.01)。结论腹腔镜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对患者创伤小,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人群所占人口比例呈不断上升趋势。据我院门诊资料显示,肥胖女性较易发生尾骨骨折。由于尾骨体积较小,周围软组织较厚,进行尾骨侧位摄影时所成影像显示效果一般不尽如人意。随着CR技术的应用,目前情况大有改善。CR技术在成像后可以对图像进行各种调节,使感兴趣的部位得到最优的显示。1研究对象收集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尾骨侧位摄影的片例,普通摄影76例,CR摄影103例。2方法由于尾骨本身及所在部位的特殊性,所以在尾骨侧位摄影时摄影条件以低kV、大mAs为宜。若kV太高,射线的穿透力较强,使尾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最佳手术时机及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时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手术时机分别选择在症状发生后48h内和超过48h,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总结中转开腹的影响因素。结果: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腹腔引流量等各项手术指标均明显优于A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中转开腹相关因素包括:体温、手术时机、胆囊肿大、右上腹肌紧张、胆囊壁厚度、胆囊颈部结石嵌顿等。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发作后48h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为最佳手术时机,能够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及中转开腹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