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6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2篇
  1995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外科手术范围也不断扩大,各种麻醉技术在基层已普遍应用。但是,由于某些地区和单位麻醉人员未经过严格的训练,麻醉意外并发症的发生并不罕见。根据成都地区35,076例麻醉的统计分析,麻醉意外并发症的发生率仍占O.15%,其中6例因发生严重的麻醉意外而死亡。由于某些基层麻醉工作者缺乏对各种麻醉可能发生的意外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能力,还不能正确掌握心肺复苏的技术,以致使有的患者发生严重意外后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今年三月,我院曾发生一例硬膜外麻醉所致的严重意外,心搏停止12分  相似文献   
2.
四道胃电图对胃运动功能评价的临床研究陈莉萍,陈道志,秦良才(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中医药研究所)采用YWC-4型四道胃肠电图仪,对47例胃运动障碍患者进行空腹及进餐试验的胃电记录,同时对比观察正常人、胃溃疡及胃癌患者胃电图,结果显示:胃运动障碍患者...  相似文献   
3.
1972年——1981年十年间,我院进行了各种手术20128例,麻醉手术期及术后72小时内死亡病案92例,死亡率为0.46%,其中择期手术3例,急症手术88例,手术台上死亡4例,占死亡总数的0.43%,术后24小时内死亡52例,占死亡总数的56.52%,术后24——48小时内死亡28例,占死亡总数的30.43%,术后48——72小时内死亡8例,占死亡总数的8.7%。  相似文献   
4.
增强或抑制胃运动药对狗胃电影响的实验观察陈道志,秦良才,陈莉萍,李兰,付胜峰(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中医药研究所)以体内胃窦部腹侧浆膜表面埋植银电极的狗为慢性实验对象,观察静脉注入增强或抑制胃运动药对狗胃肌电的影响。结果观察到正常狗胃电频率约5周/...  相似文献   
5.
关于针麻效果个体差异的研究,七二年以来全国各地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条件和临床实践进行了大量的工作,并总结了不少的经验,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针麻效果术前预测的准确性。为了探索针麻胃大部切除个体差异的规律,我们对142例手术患者,进行了针麻效果术前预测,现将资料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年龄最大者7l岁,最小者20岁,男性131例,女性11例。麻醉、手术,预测人员基本固定,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病人须入院施行胃大部切除者,术前一律进行钡餐胃肠照片,诊断明确后不加选择地均在针麻下行胃大部切除术。  相似文献   
6.
急性肺水肿是麻醉手术期中一个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由于近年来手术范围的不断扩大,特别是心肺手术的增多,这种并发症就更为常见了,处理不当死亡率颇高。急性肺水肿的发病常常很迅速,一般先有胸闷,随即出现呼吸困难、烦躁、咳喘、出汗、端坐呼吸、紫绀、咳出浆液性泡沫痰或血性泡沫痰,听诊两侧肺部有水泡音。典型的肺水肿诊断并不困难,但最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是伴随呼气鼾音的水泡音。这种水泡音不只限于背肺底部,而是随着肺水肿的发展迅速地向上蔓延到整个胸部前后均可听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观察针麻在胃大部切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探讨其适应症,我们对24例施行胃大大部切除术的患者,取穴、辅助用药、手术者、麻醉者固定,统一评级标准的条件下,对针麻和局麻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辅助用药量、麻醉手术期血压、脉搏的变化、内脏牵拉反应进行对比观察,其结果如下: 本组病例麻醉效分果三级:即优(Ⅰ)、尚好(Ⅱ、)差(失败)。12例针麻手术,Ⅰ  相似文献   
8.
胃肠平滑肌的电生理现象,已有很多研究,但由于胃平滑肌细胞很小,生物电信号很弱,且胃位于膈肌附近,很容易受呼吸运动和心电的影响,因此,要准确地记录出胃电困难很多。我们经过反复实验,与亚光电工厂合作研制出了能记录胃肠平滑肌电活动的胃肠电图  相似文献   
9.
人体离体胃平滑肌电与运动关系的对照观察秦良才,陈道志,陈莉萍(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成都市中医药研究所)取人体胃切除术后的离体胃平滑肌,采用恒温浴槽灌浴的方法进行离体胃平滑肌肌电与运动的同步观测。结果胃肌电与胃运动的兴奋性活动在乙酰胆碱、五肽胃泌素、多潘...  相似文献   
10.
关于循环骤停的复苏问题,目前有了较大的进展。1960年以前文献中报导的循环骤停的抢救几乎都发生在手术台上,复苏的方法主要是开胸心脏按摩和用麻醉机行人工呼吸。1960年后这项工作逐渐有了较大的进展,抢救对象也不限于手术台上的病人,而是包括病房门诊及院外的患者,对于循环骤停的病理生理,如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心肌缺氧后的变化、脑组织缺氧后的病理改变都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针对这些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