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床旁快速检测(POCT)危急值在急诊科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该院急诊科行POCT危急值检验的患者90例为研究组,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该院实验室行POCT危急值检验的患者9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危急值检验周转期(TAT)、复检准确率、报告临床处置时间及抢救成功率.结果 ①研究组TAT[(15.20±7.66)min]明显少于对照组[(59.71±49.9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5,P<0.01);②研究组复检准确率为69.57%,对照组为73.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研究组危急值报告临床处置时间[(9.34±4.99)min]少于对照组[(11.58±6.59)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6,P <0.05);④研究组抢救成功率(93.33%)较对照组(83.3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4.37,P<0.05).结论 急诊科POCT危急值快捷可靠,在缩短危急值TAT和报告临床处置时间方面有较大优势,值得在急诊科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血浆白细胞介素-33(IL-33)在不同严重程度脓毒症中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2年1月- 2015年4月该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收治的12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器官功能、感染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一般脓毒症组(36例)、严重脓毒症组(36例)和感染性休克组(48例),并选取同期在该院行健康检查的12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比较患者ICU各时间的APACHE Ⅱ评分、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33(IL-33)、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人基质裂解素2(sST2)的变化;比较患者ICU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比较不同预后脓毒症患者ICU各时间的IL-33水平变化。结果  脓毒症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PCT和IL-33水平高于对照组,且脓毒症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PCT和IL-33水平随患者病情加重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脓毒症患者的ICU住院和机械通气时间随患者病情加重而延长,且感染性休克组的死亡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脓毒症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PCT、IL-33、IL-6、IL-1β、TNF-α、sST2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脓毒症患者的APACHE Ⅱ评分,PCT、IL-33、IL-6水平随ICU住院时间延长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脓毒症患者的IL-1β、TNF-α、sST2水平随ICU住院时间延长,变化不明显(P >0.05)。入ICU 30 d后有9例患者死亡为死亡组,111例患者存活为存活组。死亡组患者的IL-33水平随ICU住院时间延长而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存活组患者的IL-33水平随ICU住院时间延长而下降,死亡组患者入ICU 3 h内IL-33水平较存活组低,入ICU 24 h和5 d时IL-33水平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入ICU时血浆IL-33水平升高,而后随ICU住院时间延长而降低,且随患者病情加重而升高,因此血浆IL-33水平能提示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伤患者急诊抢救与护理的临床效果,并针对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为重伤患者的快速救治及临床治疗提供便利。方法:从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急诊科收治的重伤患者中选取120例,其中包括男性76例,女性44例,对重伤患者在急诊抢救与护理过程中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护理的所有重伤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选取的120例重伤患者中,有2例腹腔脏器破裂及6例重型颅外伤患者经过抢救无效而死亡,除此之外,所有的患者都已经送至相关的科室进行抢救,通过及时的抢救与护理,已经有102例患者的病情有了很大程度的好转,并且已经出院。另外10例患者也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其急诊的成功率达到90%以上。结论:及时的对重伤患者采取有效的急诊抢救与护理对于患者病情的好转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地佐辛对急诊创伤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急诊创伤患者150例,均为我院就诊,时间段为2016.6.21-2017.6.21,分组给不同的药物进行镇痛治疗,将其应用效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与常规组分别为94.67%与82.67%,P0.05;实验组止痛1h与2h后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急诊创伤患者给予地佐辛干预可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掌侧单点皮下阻滞术在手指外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采用掌侧单点皮下阻滞术对187指手指外伤患者进行手术。麻醉药物用量单指平均2mL,麻醉范围为手指掌指横纹以远部分。结果 187指麻醉起效时间平均140s。麻醉持续时间平均2.5h。麻醉效果以手指掌侧及食、中、环指中末节背侧最佳,小指背侧及食、中、环指近指节背侧较差,拇指背侧几乎无麻醉作用。结论掌侧单点皮下阻滞术适用于手指掌侧及食、中、环指中末节背侧的手指麻醉;对于损伤累及拇指背侧、小指背侧及食、中、环指近指节背侧的患者则需辅以指背神经阻滞或采用传统的指根神经阻滞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总结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516例,探讨提高急救效率与规范急救模式的途径。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51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取迅速而规范的院前急救措施,减少各种中间环节,优先保持呼吸及血压稳定,有个别的采取降颅压措施。结果:现场死亡16例(3.10徇;中途死亡41例(7.95%),主要死于失血性休克,脑疝所致的呼吸心跳骤停、窒息。516例入院后,急诊CT发现有颅内血肿、广泛性脑挫裂伤、原发性脑干损伤、弥漫性轴索损伤和颅骨粉碎性骨折,由急诊室医护人员护送至神经外科病房住院或急诊手术。结论:重型颅脑损伤院前急救专业性强,对参与急救人员素质要求较高,迅速而规范的院前急救对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心脏性猝死72例进行统计分析.男女之比为1.3:1,发病平均年龄58.6±13.9岁,院外复苏成功率0%,院内12%.结果表明:心脏性猝死(SCD)抢救的关键在于有健全完善的急救医疗体系(EMSS)及其网络建设.缩短急救距离和急救时间,普及民众,特别是与高危人群密切生活的人群对该病的认识和现场心肺复苏术的培训,并积极搜寻高危人群加以预防,将电除颤及基本CPR作为SCD的首选抢救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指屈肌腱鞘浸润麻醉进行急诊手指外伤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9年11月~2010年10月,187例253指手指外伤采用指屈肌腱鞘浸润麻醉进行手术,其中拇指32指,食指84指,中指92指,环指38指,小指7指.结果 麻醉起效时间平均1.5 min;麻醉效果持续时间平均2 h;麻醉药物用量单指平均2 ml.麻醉范围:拇指掌指关节以远部分,第2~5指掌指关节以远部分及相邻各半指.麻醉效果以手指中末节最佳,手指近节指背侧较差,拇指近节指背侧几乎无麻醉作用.结论 指屈肌腱鞘浸润麻醉具有操作简单、起效迅速、用药安全、副作用小、效果满意等优点,特别适用于手指外伤患者的掌指关节以远掌侧及中末节指背侧的麻醉.对于损伤累及拇指背侧或手指近节指背侧的患者则最好采用传统的指背神经阻滞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Hippo-YAP信号通路与自噬在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中的作用关系及其机制。方法:(1)培养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选取第4~8代用于实验,使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10-7mol/L)处理24 h构建VSMCs表型转换模型,对照组细胞以同浓度的二甲基亚砜(DOSO)处理。(2)使用Western Blot、qRT-PCR技术在蛋白质及mRNA水平对YAP,VSMCs表型标志物OPN、α-SMA,以及自噬相关标志物LC3、P62、Beclin1进行检测。(3)分别构建YAP与Beclin1的小干扰RNA(siRNA)对其进行敲减,构建YAP的过表达质粒(pcDNA-YAP)对其进行过表达,使用WB与qRT-PCR验证各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AngⅡ处理后VSMCs收缩型标志物α-SMA表达下调、合成型标志物OPN表达上调,YAP及自噬相关标志物LC3Ⅱ、Beclin1表达上调、P62表达下调,在蛋白质及mRNA水平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与对照组相比,YAP siRNA转染后,VSMCs中YAP在蛋白质与mRNA水...  相似文献   
10.
儿童重型颅脑损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方法:对139例儿童颅脑损伤的患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男86例,女53例,入院时GCS评分:3~5分21例,6~8分118例。按出院时GOS治疗结果评分,本组恢复良好98例,中残11例,重残6例,死亡24例。结论:儿童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与成人相较有明显差异,而预后较成人好。准确判断、及早治疗和早期预防各种并发症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