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电刺激和化学刺激兔蓝斑(LC)对动脉血压(AP)和肾交感神经传出活动(RSA)的影响.方法:电刺激LC,LC微量注射LGlu、盐酸吗啡、GABA、电解毁损LC,记录AP和RSA.结果:电刺激LC和LC注射LGlu均引起AP升高(分别为135±03vs195±08kPa和138±04vs175±08kPa)和RSA增加.LC注射吗啡、GABA对AP和RSA无明显影响.电解毁损LC后电刺激LC区、LC区注射LGlu对AP和RSA无明显影响.结论:兔LC兴奋引起AP升高和RSA增加,但LC不是AP和RSA的紧张性中枢.  相似文献   
2.
孤束核(NLS)参与心血管和呼吸活动的调节已有详细报道。本文用记录消化间期胃综合肌电(IDMEC)为主要指标,探讨了NTS在胃功能活动调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电刺激麻醉兔一侧NTS可引起IDMEC发生明显改变,且以IDMEC增强反应为主。32只动物立体定位刺激NTS内侧区49点,出  相似文献   
3.
在27只麻醉制动的兔身上观察记录了电刺激孤束核区诱发胃电活动的变化和电针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电刺激孤束核可诱发胃窦平滑肌电活动发生明显变化,以兴奋为主,并有一定后效应。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或注射阿托品后,诱发电位增强反应消失,提示胆碱能纤维参与了这种兴奋性效应。刺激孤束接区时引起胃电抑制的途径比较复杂,在切断双侧颈迷走神经或注射心得安后,这种抑制现象仍存在。电针双“足三里”穴可使孤束核刺激所诱发的胃电增强反应受到一定程度抑制。表明孤束核可能是参与调制胃电及其功能活动的脑干内中枢结构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冯氏捏积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0例厌食症患儿运用冯氏捏积手法配合冯氏消积散及外敷冯氏化痞膏进行治疗,并进行D-木糖排泄率检测。结果:临床治愈7例(11.1%),显效29例(46.0%),有效24例(38.1%),无效3例(4.8%),总有效率为95.2%。结论:冯氏捏积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显著,且以其"简、便、验、廉"以及无创性的特点,容易被广大患儿家长所接受。  相似文献   
5.
电针可以促进腹部手术后病人的全身状态、胃肠功能的恢复已被很多临床实践所证实,但对其效果的评价不完全一致。究其原因多由于不同麻药及麻醉方式,不同的手术等因素本身就影响到内脏器官功能的恢复。为摒除上述等因素对电针效果的干扰,本文采用分组配对的办法对比分析,为电针确有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提供证据。实验以胃窦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冯氏捏积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为小儿厌食症的病例257例,采用冯氏捏积疗法治疗,疗程为6天.观察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 257例患者总有效率94.2%,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D-木糖吸收排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冯氏捏积疗法治疗小儿厌食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胃肠运动功能失调有明显的临床效果,但其机理至今尚不完全清楚。本文用胃电作为胃运动功能的一种指标,观察电针“穴位”对清醒家兔孤束核(NTS)区诱发的胃电活动变化的影响。实验共用家兔18只。实  相似文献   
8.
手术放大镜下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的普及开展 ,各种并发症的处理已成为眼科大夫面临的问题。临床上比较常见并发症是术中后囊膜破裂而影响人工晶状体的植入。近年来 ,我们在基层推广该手术的同时 ,摸索出一种因地制宜的方法 ,在手术放大镜下借助冷光源独头灯辅助照明行人工晶状体睫状沟缝线固定术。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13眼 ,其中男性 5眼 ,女性 8眼 ;9眼为白内障术中出现后囊膜破损或悬韧带断离 ,破口大于6 mm× 6 m m或悬韧带断离范围超过 1/ 2 ,4眼为无晶体状体眼 ;年龄 4 2~ 72岁 ,平均 6 3.2 6岁。人工晶状体屈光…  相似文献   
9.
兔蓝斑兴奋引起动脉血压升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电刺激和化学刺激兔蓝斑(LC)对动脉血压(AP)和肾交感神经传出活动(RSA)的影响。方法:电刺激LC,LC微量注射L-Glu、盐酸吗啡、GABA、电解毁损LC,记录AP和RSA。结果:电刺激LC和LC注射L-Glu均引起AP升高分别为13.5±0.3vs19.5±0.8kPa和13.8±0.4vs17.5±0.8kPa)和RSA增加。LC注射吗啡、GABA对AP和RSA无明显影响。电解  相似文献   
10.
陈永跃  黄仲荪 《针刺研究》1989,14(1):123-124
作用胃窦部电活动的两种波形,束状波和慢波作为胃运动功能指标观察了电针对胃运动的影响。1)在清醒家兔电针双“足三里”穴对胃电两种波形的影响都取决于电针前胃电的活动水平,即电针对话跃的胃电表现抑制作用,对低水平的胃电表现兴奋作用,而对适中的胃电则没有影响。电针“脊中”穴对胃电没有影响。2)用恒定强度电针双“足三里”穴对肌松制动家兔胃电主要表现抑制效应。3)戊巴比妥钠使胃电束状波完垒消灭,电针双“足三里”可以明显促进束状波的恢复。结果表明电针“足三里”穴对胃运动表现明显的调整作用,并促进麻醉后胃运动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