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应用自体瘤骨灭活再植技术重建胫骨下段骨肉瘤切除后骨缺损的操作过程中,保留踝关节功能的非融合手术效果及早期随访情况。方法对2例接受规范术前化疗的胫骨远端骨肉瘤患者实施自体瘤骨灭活再植手术,本组病例未采取常规踝关节融合,而是应用人工韧带重建等方法保留了踝关节功能。操作流程:完整切除胫骨远端肿瘤、65℃、20%高渗盐水灭活30 min后原位回植、对侧自体腓骨置于髓腔中心、钢板内固定、LARS韧带重建内踝软组织、下胫腓关节融合。术后随访患者并发症及骨愈合情况,应用MSTS评分评估术后功能。同时计算机检索1997~2017年,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公开发表的文献,并同时配合手工检索已公开发表的骨科学术论文,将其纳入文献一并进行讨论。结果 2例灭活胫骨与宿主骨均实现完全愈合,平均愈合6个月(4个月、8个月)。随访期内未见肿瘤复发、未出现深部感染。患者无局部疼痛症状,行走功能及踝关节屈伸正常。MSTS-93评分平均95%;检索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外共有12篇文献报道了外科治疗胫骨远端恶性骨肿瘤的研究。结论非融合的踝关节重建可以提供良好的早期功能。65℃、20%高渗盐水灭活30 min是一种简单、经济、有效的灭活技术。骨内活性蛋白的保存不仅有利于骨愈合,同时还有可能促进关节软骨的自身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采用鼻腔免填塞垂体瘤切除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垂体瘤病例资料,随机分为鼻腔免填塞组和鼻腔填塞组,比较鼻腔免填塞和鼻腔填塞术后病人情况差异性,观察指标包括术后头痛、脑脊液漏、颅内感染、视力视野改善、住院时间、鼻腔出血、术后影像、术后鼻中隔偏曲、鼻塞、鼻胀痛、尿崩情况。结果鼻腔免填塞组在术后头痛、术后鼻中隔偏曲、鼻塞、鼻胀痛和住院时间均优于鼻腔填塞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颅内感染、视力视野改善、术后影像、脑脊液漏、鼻腔出血、尿崩等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显微镜下经单鼻孔蝶窦入路鼻腔免填塞切除垂体瘤可减少并发症,明显减轻病人术后不适,缩短住院时间,具有一定可行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桡骨是骨巨细胞瘤好发部位,囊内刮除术后复发率高,广泛切除术后功能欠佳。本研究旨在评估Denosumab治疗桡骨GCT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Denosumab对手术方式及预后的影响。 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4月,7例复杂难治桡骨GCT患者在围手术期接受Denosumab治疗。比较应用Denosumab后手术方案的差异,监测用药过程中的副反应。随访患者的肿瘤学预后、术后功能。 结果 平均年龄28.43岁(23-33岁,中位年龄29岁),男性4例,女性3例。所有患者均有明确骨巨细胞瘤病理诊断, 2例为初次手术后复发。以手术结束为随访开始时间,末次随访时间为2017年12月。随访时间20-41个月(平均26.71个月)。用药期间无死亡病例,患者均按计划用药,用药总次数4-10次(平均7.71次)。未见下颌骨坏死。血钙、碱性磷酸酶、肝肾功能、血色素、白细胞、血小板等实验室指标未见异常。85.71 %(6/7)的病人外科手术降级(行囊内刮除术5例,瘤段广泛切除2例),7例患者随访期内均未见肿瘤复发。患者术后MSTS功能评分平均27.86(92.87%),DASH评分7.43,VAS评分1分。 结论 Denosumab是治疗桡骨骨巨细胞瘤的有效手段,围手术期用药可降低手术难度,从而实现外科降级并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估地诺单抗治疗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 of bone, GCT)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地诺单抗对手术方式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在围手术期接受地诺单抗治疗的复杂桡骨远端GCT病人7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为23~33岁,平均28.43岁。所有病人均有明确GCT病理诊断,2例为手术后复发。病人术前接受120 mg 地诺单抗皮下注射3~4次,术后根据实际手术类型安排用药。比较病人应用地诺单抗前后手术方案的差异,监测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随访病人的肿瘤学预后及术后功能恢复。结果 病人均按计划用药,用药总次数为4~10次(平均7.71次),用药期间无死亡病例,未见下颌骨坏死,实验室指标未见异常,RECIST评估结果显示:部分缓解5例、疾病稳定2例;6例病人(85.71%)实现外科手术降级(行囊内刮除术5例,瘤段广泛切除2例),术后病理结果提示组织学巨细胞清除率为85.71%(6/7);随访20~41个月,平均26.71个月,7例病人随访期内均未见肿瘤复发;病人术后的肌肉骨骼肿瘤学会(MSTS)93功能评分平均为27.86分(得分率为92.87%),平均臂肩手功能障碍(DASH)评分为7.43分,平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为1.00分。结论 地诺单抗是治疗桡骨远端GCT的有效手段,围手术期用药可降低手术难度,从而实现外科降级并降低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内镜经鼻眶内手术的关键解剖标志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 3例(6侧)新鲜尸头,颈总动脉、椎动脉以及颈内静脉硅胶灌注后,采用STORZ 内镜系统和内镜手术器械,行内镜经鼻入路眶内区的入路解剖,并应用Storz Image 1系统采集高清图像。选择两例患者采取此径路进行手术。结果 内镜经鼻入路可以暴露眶内侧壁和部分眶下壁骨质,以及深层的眶骨膜、肌锥外脂肪。并能深入暴露内直肌、上斜肌和下直肌。经内直肌和下直肌之间的潜在间隙进入肌锥内,去除眶脂体显露重要的血管神经结构:眼动脉及其分支下内侧肌干、视神经和动眼神经的分支。临床上采用内镜经鼻入路处理眶内病变,选择眶内肌锥内球后金属异物和累及翼腭窝和颞下窝的眶尖海绵状血管瘤,手术均顺利,达到了预期手术目的,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深入把握眶内关键解剖结构,选择恰当病例进行内镜下经鼻入路治疗,具有安全、有效及微创性。  相似文献   
6.
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的致病病毒为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多国流行病学研究调查表明嗅觉障碍是COVID-19的临床症状之一,甚至是部分...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