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4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2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医学影像设备CT、MR等的分辨率得到大大的提高,目前可以说达到解剖学成像的极限.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在大鼠脑内肿瘤模型中生物学染色标记脑内肿瘤的方法。方法选择F344大鼠,移植体外培养的RG2胶质瘤细胞制作脑内肿瘤模型,移植18d后经大腿静脉注射伊文氏蓝(Evans blue,EB)染色肿瘤组织,探讨生物学染色对脑内肿瘤的标示作用和手术中对肿瘤和周围正常脑组织鉴别的意义。结果EB浓度在100mg/kg时,肿瘤组织染色成鲜明蓝色,同时大鼠的皮肤和所有器官都被染色成蓝色;当浓度低于10mg/kg时,仅染色肿瘤组织而皮肤和其他器官不被染色;肉眼可鉴别的最低静注浓度为1.25mg/kg。肿瘤组织的染色效果持续到静注后96h。血清中EB浓度在静注后3h内迅速减少,之后呈缓慢代谢过程,静注后24h减少到静注浓度的38%,静注后24h EB在血清和肿瘤组织中的浓度差达到最大值。染色后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肿瘤切除手术操作较未染色对照组明显容易,手术后切片组织学观察肿瘤被完全切除。结论EB生物学染色标记脑内肿瘤效果可靠,手术中作为肿瘤的标示鉴别肿瘤和周围正常脑组织的界限有效。  相似文献   
3.
病案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与评价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第三军医大学近年在临床、预防、检验、护理等不同专业的表科、大专、中专3个层次的药理学教学中进行了病案教学法尝试与探索。488名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病案教学法是最受欢迎的教学方法。病案用药分析可用于药理学教学的课程导入、课堂举例、课堂结尾、课后作业、阶段复习等教学环节,也可用于课终考试;绝大多数学生认为病案教学法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相长,既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又可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开发学生的自学、思考和归纳能力,也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晚期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与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的相关性。方法 筛选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重庆市 巴南区人民医院肿瘤科住院的晚期肿瘤患者,调查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评分、体质指数(BMI)、血液学指标(总蛋白、 白蛋白、血红蛋白);用住院患者焦虑抑郁量表(HA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分析晚期肿瘤患者营养状况与焦 虑、抑郁之间的关系。结果 1501例晚期肿瘤患者中 22.39%(336/1501)的患者 BMI<18.5 kg/m2,NRS 2002≥3 分发生率为 56.70%(851/1501)。存在营养风险患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以及BMI更低;比较不同癌种,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营养不 足及存在营养风险比例最高。焦虑症状阳性率为78.61%(1180/1501),抑郁症状阳性率为69.62%(1045/1501),NRS 2002评分 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BMI与焦虑、抑郁呈负相关。结论 晚期肿瘤患者营养不足、营养风险发生率高,焦虑、抑郁不良情绪普 遍,NRS 2002评分越高,BMI越低,焦虑抑郁程度越重。针对营养风险高、营养不足的晚期肿瘤患者我们应加强营养治疗以及 对焦虑、抑郁不良情绪的干预。  相似文献   
5.
<正>几十年来,我国近视与高度近视发生率持续上升,问题还在继续恶化。如上海市中学生近视患病率从1975年的20%飙升至2004年的62%。大学生中高度近视率也在一路走高,2012年的调查显示,每5名大学生中就有1人是高度近视。我国台湾地区也存在类似情况。由于近视人数之多,已让近视成了"正常"人群,大家对近视的问题已习以为常,到了不以为然的地步,忘记了高度近视是我国失明与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其危害性仅次于白内障和青光眼。在此,我们要向大家提醒一下,近视问题不容小觑,防治近视应作为我国防盲治盲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6.
目的:引进Buss-Perry攻击性量表(BPAQ),并在大学生群体中进行修订,用来测量我国大学生的攻击性水平.方法:在不同行政区域的9所综合型大学抽取1722名在校大学生.对样本编号后,奇数组(n =864)被用于探索性因素分析以确认因子结构;偶数组(n=858)被用于对所得维度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用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ChUSSI)和羞涩量表(RCBS)为效标.抽取其中一所大学的165名学生于初评后2周进行重测.结果: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由敌意、身体攻击、冲动、易怒性4个分量表(共22个项目)构成的中文大学生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CC-BPAQ);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数据拟合良好(GFI=0.917,AGFI=0.896,CFI=0.899,RMSEA=0.059);CC-BPAQ的敌意、身体攻击和易怒性分量表得分与ChUSSI得分呈负相关(r=-0.23、-0.19、-0.20,均P<0.01),CC-BPAQ的4个分量表得分均与RCBS得分呈正相关(r=0.45、0.21、0.11、0.32,均P<0.01).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 α系数为0.89,4个分量表的α系数为0.73 ~0.85;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1,4个分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75 ~0.80.结论:修订后的中文大学生版Buss-Perry攻击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于大学生的攻击性测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壮骨通痹丸口服治疗肾阳虚型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确诊膝骨关节炎,且具有肾阳虚主要证侯表现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每组45例。治疗组45例予口服壮骨通痹丸,每次6 g,2次/d;对照组45例予口服西乐葆,每次200 mg,1次/d;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周。分别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周、第3周、第6周、3个月、6个月的VAS评分、WOMAC评分,评价壮骨通痹丸的临床疗效。结果:服药后,两组膝关节VAS评分及WOMA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治疗后第1周时,对照组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用药时间延长,第3周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6周、3个月、6个月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治疗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2例胃肠道不适,1例心前区闷痛。结论:壮骨通痹丸治疗肾阳虚型KOA疗效确切,且疗效维持时间长,药物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淋巴管肌瘤病(lymphangiomyomatosis,LAM)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10例LAM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复习HE切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α-SMA、HMB-45、D2-40、PR、ER,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女性9例,年龄17~53岁,平均39岁,男性1例,年龄19岁,6例影像考虑为肺LAM,胸部CT平扫+高分辨显示:双侧肺野内可见弥漫型分布大小不一小囊样透过度增高影,9例有乳糜胸水或腹水。1例纵隔肿物,4例腹膜后肿物,上腹部CT平扫+增强+三维重建显示:腹膜后可见多个囊状低密度影。4例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1例肠系膜淋巴结肿大,1例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1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病理学检查显示淋巴管周围不同成熟度平滑肌细胞和上皮样细胞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显示10例LAM增生的细胞均表达α-SMA和D2-40,其中8例HMB-45阳性,5例PR阳性,3例ER阳性。结论组织学形态结合临床、影像及免疫组化染色(D2-40、HMB-45、SMA)可确定LAM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宫腔超声造影诊断宫腔内病变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在临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宫腔超声造影可清晰的显示子宫腔内的病变,在对子宫异常出血、宫腔及粘膜下占位性病变、慢性炎症、先天畸形的检查中,具有重要价值。本文概括了宫腔超声造影对子宫腔内病变的诊断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