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2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3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4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国 《大众健康》2004,(2):10-11
银屑病患者在就诊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误区,须引起患者及其家人和朋友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同步直流电复律治疗167例二尖瓣置换术后心房颤动的疗效分析广东省澄海市人民医院内科(515800)林绍贤湖南省人民医院省心防办宁来忠广东省南海市人民医院内科陈国任心房颤动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常见并发症,在低温麻醉下行心脏手术也可诱发房颤(1)。...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CD146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周血CD146水平在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CD146(ELISA法)和U-MAlb(散射比浊法)的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后外周血CD146、U-M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尿蛋白定性阳性组CD146与U-MAlb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伤后外周血CD146水平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4.
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 调查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rtosa,Pa)β-内酰胺类耐药相关基因的流行状况。方法 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系统对26株临床分离的Pa进行抗生素敏感试验,PCR方法检测11种β-内酰胺酶和外膜蛋白oprD2编码基因。结果 26株PaTEM、IMP、OXA的阳性率分别为42.3%、30.8%、3.8%,oprD2基因缺失高达92.3%,而SHV、CTX-M-1、PER、VEB、GES、VIM、DHA、MIR基因均阴性。结论 我院临床分离Pa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原因为产TEM、IMP型β-内酰胺酶和缺失外膜蛋白oprD2。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IL-2与IL-10的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Th1/Th2细胞因子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采集 7例急性病毒性肝炎、12例慢性乙型肝炎、1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和 10例健康献血员血清 ;分离 15例慢性乙型肝炎、1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和 10例健康献血员PBMC ,在PHA P刺激下培养 72h ,收取培养上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IL 2与IL 10水平。结果 急性肝炎血清IL 2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高于慢性乙型肝炎 (P <0 .0 5 )、高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 (P <0 .0 5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血清IL 2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1) ,慢性重型乙型肝炎PBMC培养上清IL 2高于正常对照 (P <0 .0 5 )。血清IL 2与ALT呈正相关 (P <0 .0 1) ,PBMC培养上清IL 2与ALT呈正相关 (P <0 .0 5 )。血清IL 10与PBMC培养上清IL 10与ALT无相关性 ,血清IL 2与IL 10呈正相关 (P <0 .0 1)。结论 Th1型细胞因子IL 2上调与乙型肝炎肝脏的炎症活动相关 ,IL 2的分泌低下可能造成细胞免疫力低下 ,与HBV的持续感染有关。IL 10可能作为IL 2的拮抗因子随IL 2分泌增加而升高。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8岁,62 kg.因车祸伤、失血性休克入院,拟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体检:血压82/40 mmHg、心率121次/min,呼吸20次/min、浅晕迷,无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自身抗体(AT1-A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表达水平与斑块易损性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第一医院行择期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84例,经造影核实,易损斑块患者36例,非易损斑块患者48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利用酶联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脂多糖(LPS)诱导后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释放的影响。方法:以100μg/L的LPS激活培养巨噬细胞株RAW 264.7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观察1、5、25μmol/L丹参酮ⅡA对巨噬细胞HMGB1释放和HMGB1 mRNA表达的影响。通过腹腔内注射LPS建立内毒素血症小鼠模型,观察使用10mg/kg剂量的丹参酮ⅡA后对内毒素血症小鼠血清HMGB1水平的影响。HMGB1含量和mRNA表达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分析和RT-PCR检测。结果:5、25μmol/L丹参酮ⅡA明显抑制LPS诱导后巨噬细胞HMGB1的释放(P<0.05,P<0.01),丹参酮ⅡA明显降低内毒素血症小鼠(注射LPS后24、48h)血清HMGB1水平(P<0.01),但丹参酮ⅡA对巨噬细胞的HMGB1 mRNA表达水平没有显著性影响。结论:丹参酮ⅡA对LPS诱导后HMGB1释放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建立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定量分析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的方法.方法 以基因重组的带有PreS1抗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作标准品,应用双抗体夹心免疫荧光分析方法,用抗PreS1单克隆抗体和抗-HBs分别作为固相抗体和铕标记抗体,若样本中含有PreS1抗原,则形成抗体-抗原-铕标记抗体复合物,加增强液解离铕离子,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测量技术,对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进行检测.结果 自制TRFIA试剂检测PreS1抗原,单侧95%参考范围为0~0.26 ng/ml;自制TRFIA试剂与ELISA试剂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中PreS1抗原的检测,TRFIA方法灵敏度高于ELISA方法,250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中有3例标本ELISA方法结果为阴性,而用TRFIA方法可检测到PreS1抗原;对于弱阳性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不到时,TRFIA方法仍可检出.ELISA方法在一阳性标本1:4 096倍稀释时结果为阴性,而TRFIA方法在1:16 384倍稀释时仍为阳性;高、中、低三个浓度,批内和批间精密度测试变异系数(CV,%)均小于10%,平均回收率为103.3%;TRFIA方法检测PreS1抗原与HBsAg及HBeAg无交叉反应;50份我院正常体检者血清标本进行PreS1抗原的检测,结果均正常,特异性100%.结论 TRFIA方法定量检测PreS1抗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够准确及时敏感地反映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10.
<正>嵌甲是外科常见病,它主要由趾甲边缘甲体嵌入甲沟皮肤引起甲沟炎症,常见于足拇趾。临床上治疗方法较多,~(1,2)由于近半数病例最终复发,被认为是足部的"顽症"之一。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我们使用剥脱性点阵激光大功率、小间距治疗嵌甲,取得了很好的疗效。病例和方法我们选择外科和皮肤科门诊确诊的嵌甲患者,无合并甲沟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