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心痛灵片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浆GMP-140的影响。方法:将64例中医辨证为气虚痰瘀阻络证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用药对照组和西药常规用药加心痛灵片治疗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中医临床证候改善、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0.63%、87.50%和75.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心痛灵片治疗后血浆GMP-140含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痛灵片能改善血液凝集状态、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陈劲云  陈彤  王行宽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524-1526
目的:观察心痛灵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方法,将64例中医辨证为气虚痰瘀阻络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基础用药对照组和基础用药加心痛灵治疗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中医临床证候改善、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0.625%、87.50%和75.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心痛灵组治疗后血浆C-反应蛋白含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临床使用亦未见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提示:心痛灵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且能降低炎症反应,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心痛灵片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4例中医辨证为气虚痰瘀阻络证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西药常规用药对照组和西药常规用药加心痛灵片治疗组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中医临床证候改善、心绞痛缓解及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90.6%、87.50%和75.0%,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心痛灵能显著升高NO,明显降低ET-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痛灵通过改善内皮功能来达到舒张血管,解除冠状动脉痉挛,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风眩病的病因、病机尚不尽明了 ,笔者以为常系在禀赋肝肾不足、血脉亏虚的基础上 ,复加后天饮食不节 ,起居失调 ,七情过用等综合因素作用下 ,长期渐积而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小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AECOPD)的疗效。方法:将8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按照AECOPD治疗指南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青龙汤口服,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48h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呼吸困难评分及治疗1周后患者圣.乔治医院呼吸问卷(SGRQ)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动脉血气指标、呼吸困难评分及SGRQ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小青龙汤联合西药治疗AECOPD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基层中医机构患者对中医治未病认知概况, 分析影响中医"治未病"的了解程度的因素, 为中医治未病在患者中的普及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22年5月至6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广州市荔湾区、天河区、白云区、花都区在基层中医医疗机构2周内看过治未病科门诊或1年内定期接受治未病服务的630例患者(年龄20~60岁)进行调查。对基本情况做描述性分析, 影响因素分析使用χ2检验, 再使用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 630例样本中有6.0%(38/630)认为非常了解中医"治未病", 24.3%(153/630)比较了解中医"治未病", 18.7%(118/630)和3.3%(21/630)不太了解和非常不了解中医"治未病", 47.1%(297/630)一般了解;影响患者接受中医"治未病"的因素包括服务内容、效果和支付费用, 影响患者对中医"治未病"的了解程度的影响因素有学历和职业。结论从卫生服务需求来看, 患者接受中医"治未病"以中医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为主, 服务形式以中医"治未病"门诊就诊和社区义诊咨询为主。  相似文献   
7.
主动脉夹层又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指血液从内膜破口进入主动脉中层形成的血肿.本病为心血管疾病中相对少见但又比较危重的疾病.半数以上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由于长期高血压而致主动脉中层坏死或退行性变,造成剥离形成本病;严重者可发生主动脉外层破裂,使血液入心包腔、纵隔、胸膜形成积液甚则死亡.笔者师从王行宽教授,见其以补心平肝、和血化饮法辨证治疗1例,获得良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吾师王行宽教授是全国第二、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其业医精勤,迄今四十余载。师精研经典,上溯歧黄之道,旁综诸家之说,学验俱丰,疗效卓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良多,兹将其治疗胃病之经验简介如下,以飨同道。王老治疗内科慢性疾病主张多脏调燮,综合治理。胃病的治疗亦不例外,他认为脾胃气机升降失常是脾胃病的根本病机,提出其治之要。贵在治“气”,调畅气机是治疗脾胃病的总则。临证采用升脾气、降胃气,疏肝气、利胆气、宣肺气等治疗方法,抓住调畅气机这一轴心,解决复杂问题,故疗效颇为满意。  相似文献   
9.
丹参饮合生脉散加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风眩病名病位及病因病机诠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眩病的病因、病机尚不尽明了,笔者以为常系在禀赋肝肾不足、血脉亏虚的基础上,复加后天饮食不节,起居失调,七情过用等综合因素作用下,长期渐积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