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了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红细胞免疫指标与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方法:分别应用免疫法、放免法和酶联免疫法对4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进行了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相关的细胞因子测定,并与35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RBC-C3bRR、IL-10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IL-4、IL-5、IL-8水平显著升高(P〈0.01),RBC-C3bRR水平与IL-4、IL-5、IL-8呈明显的负相关(r=-0.3112、-0.3415、-0.3718,P〈0.05),RBC-ICRRR水平明显地高于正常人组(P〈0.05)与IL-10水平呈正相关(r=0.3715,P〈0.05)。结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存在有红细胞免疫调节的紊乱、免疫功能的低下与细胞因子的水平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陈加宏 《黑龙江医药》2010,23(5):823-826
摘要目的:探讨有创一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严重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5例COPD急性期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患者予有创后脱机拔除气管插管序贯无创机械通气治疗,23例采用传统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记录并分析比较两组间患者治疗初基础情况和在有创机械通气时间、住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总的机械通气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等。结果:序贯机械通气治疗COPD急性期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有创通气时间、住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时间、总住院时间序贯组较传统组均缩短P〈0.05,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在患者支气管一肺部感染控制好转,痰液性状改善情况下停有创,序贯无创治疗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湖南省石门县农村地区的麻风歧视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CDC麻风病控制中心的调查表,由石门县太平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管理站医师参加的针对麻风病社会歧视及其相关因素对辖区内3个村的252名村民进行调查。结果石门县农村麻风歧视以村民对麻风患者的隐性态度歧视为主,即以拒绝或不欢迎邻近的麻风患者或其家属串门(38.49%)、不接受麻风患者及其家属赠送的粮食和蔬菜(45.24%)、也不愿意与麻风患者同桌就餐(48.81%)和一块娱乐(42.86%)、更不让自己的小孩到麻风患者家中玩耍(54.36%)等歧视行为较常见。歧视原因主要为怕传染麻风病;歧视导致病人及家属成了社区的边缘人群;通过社区干预活动促进人们对麻风病的认识。结论石门县农村麻风歧视程度与麻风新发病例有着密切的关系,病人自我歧视比较普遍。农村社区麻风歧视的干预应重点开展对麻风可防、可治不可怕的认识宣传。  相似文献   
4.
陈加宏 《黑龙江医药》2010,23(3):455-456
目的:探讨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与常规呼吸内科治疗的疗效对比。方法:7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二组,每组35例,在常规治疗一致下,治疗组加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治疗,5天为一治疗阶段,观察患者5天后的症状体征及pHPaO2PaCO3指标变化,并与对照组在血气分析各数值间做统计学分析。结果:BiPAP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和血气指标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HPaO2PaCO2 P值均〈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气指标有统计学意义(各P值均〈0.05)。结论:BiPAP通气支持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