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应用Northernblot杂交技术,观察了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在家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结果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基因在上述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均明显增加,血管紧张素Ⅱ可以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中TGF-β基因的表达,提示TGF-β可能在心血管疾病发病过程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并提高疗效。方法 随机分为治疗组A,治疗组B和对照组三个组。抗感染措施:治疗组A一个广谱β—内酰胺类药 病毒性肺炎协定方。治疗组B:一个广谱β—内酰胺类药 利巴韦林 病毒性肺炎协定方。对照组:一个广谱β—内酰胺类药 利巴韦林。全部病例常规护理,补液纠酸,退热措施相同。结果 三组123例病例入院第8天复拍胸片后评定疗效,治疗组A中好转30例,好转率78.9%,痊愈8例,痊愈率21.1%;治疗组B中好转35例,好转率76.1%,痊愈11例,痊愈率23.9%;对照组中好转37例,好转率94.9%,痊愈2例,痊愈率5.1%。结论 本文设计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病毒性肺炎方法疗效优于目前常用单纯西医方法,证明本文拟定治疗儿童毒性肺炎协定方疗效确切可靠。  相似文献   
4.
我院1982~1986年共收治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59例,并发消化性溃疡(PU,本文称肾原性溃疡)13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9例,女4例。年龄33~62岁,平均43.7岁。13例中因上腹部节律性疼痛伴反酸、暖气,经内镜检查发现胃溃疡(GU)2例,钡餐检查发现GU1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5例,胃及球部复合溃疡1例;因上腹隐痛不适,给抗酸、解痉治疗效果差,经内镜检查发现GU、DT各1例;无明显消  相似文献   
5.
随着睡眠与呼吸生理研究的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夜间睡眠期间可出现呼吸紊乱而造成严重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为了了解肺心病的病死与夜间睡眠期间的关系,我院将1980年至1985年五年来肺心病与内科其它疾病的夜间病死率作了统计(见右表)。从右表可见,五年来我院内科病人死亡,白天为45.2%,夜晚为54.8%,总的说来夜晚病死率比白天高,具体从肺心病来看,白天病死率为11.1%,夜晚为88.9%,而内科其它疾病的白天病死率为  相似文献   
6.
再狭窄(RS)仍然是影响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疗效的主要因素.血管造影随访研究提示,PTCA后1~6个月内有20%~40%的RS发生率,头1~4天有11%的病变出现RS,据认为早期 RS是由于弹性回缩、血管痉挛或血小板-纤维蛋白血栓或上述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因这一时间间期太短暂,故无明显纤维内膜增生.晚期RS  相似文献   
7.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作为介入性治疗手段对动脉粥样硬化(AS)狭窄的病变进行扩张,尽管其临床成功率不断提高,但成功的PTA及术后6个月内原扩张部位出现的再狭窄(RS)的机制仍不甚清楚。本研究用家兔制做成髂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狭窄病变进行PTA,以探讨PTA及术后RS形成的机制。  相似文献   
8.
胃复安又名灭吐灵是临床应用较为广泛的镇吐药物,但其所致的锥体外系反应,近年来屡见报道,尚未得到重视。为提高临床警惕,现综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各种阻塞性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及其合并症是廿世纪后半叶以来临床死亡的重要原因。七十年代西方为严重冠脉阻塞病人开展了冠脉搭桥手术,挽救了许多人的生命,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但这种手术需开胸及较高的技术、仪器设备,在我国至今未能在较大范围内开展。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是在无需开胸的情况下,以带球囊的心导管、经皮从肢体动脉插入,将尖端导入冠状动脉粥样斑状狭窄处,通过加压充盈球囊压缩斑块,扩张狭窄部位,使该部冠脉口径扩大,从而改善和恢复心肌血液供应,使阻塞的冠脉得到再通。此技术1977年在美国首次成功,八十年代广泛开展,目前此介入性治疗手段已达年三十万人次之多。从战略上看,PTCA由于其对设备条件的要求不像搭桥手术那样高,有可能在我国得到更广泛的开展。然而,在行PTCA冠脉再通术的过程中曾遇到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问题,过去十余年对此进行了许多研究,其发生机制得到了部分阐明,但仍未完全解决。另一个问题是十多年的临床实践说明PTCA后仍会有约1/3的病例在术后2~6个月内在成形术扩张部位发生再狭窄,小部分病例(约5~10%)在术后即刻或数天内发生原病变冠脉的急性闭塞。因此在推进PTCA临床应用的同时,积极开展对PTCA后再狭窄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